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207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装置,其包括竖直布置的隔离板(10),隔离板(10)采用透明材质制成,隔离板(10)的一侧为观察侧,隔离板(10)的另一端侧为检查侧,隔离板(10)的检查侧固定有垂直于隔离板(10)的托板(20),隔离板(10)上还安装有位于托板(20)上方的压舌板(30),隔离板(10)上还安装有位于压舌板(30)上方的采集管(40);现有的咽拭子采集装置不能有效的应付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样本采集检验工作,由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高传染性,对工作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工作带来一定风险,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咽拭子采集保护装置实现了一定的隔离,降低气溶胶传播的风险,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安全提供了一定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咽拭子采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各大医院对疑似患病人群以及确诊病患需要通过咽拭子样本采集法采集痰液样本,以评估身体状况;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的记载,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存在气溶胶的传播可能,由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高传染性,现有的咽拭子采集设备已经无法有效应付现状。采用咽拭子采集样本时,需要病患人员长大嘴巴并发出“啊”的声音,病患人员在发音过程中向外吐出的气体即可产生气溶胶,现有的咽拭子采集设备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样板采集时,容易造成医护人员的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以提高对医护人员的防护并且降低在进行咽拭子样本采集过程中被感染的风险,对控制疫情的传播以及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具备重要意义。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装置,其包括竖直布置的隔离板,隔离板采用透明材质制成,隔离板的一侧为观察侧,隔离板的另一端侧为检查侧,隔离板的检查侧固定有垂直于隔离板的托板,隔离板上还安装有位于托板上方的压舌板,隔离板上还安装有位于压舌板上方的采集管。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采集管与隔离板之间安装有呈环状结构的弹性连接件,弹性连接件由柔软透明材质制成;弹性连接件的中心处设置有环形结构的中心连接部A,中心连接部A的中心处同轴固定有采集管,中间连接件A的外环表面与隔离板之间设置有呈波纹状结构的波纹连接部;弹性连接件由聚乙烯材料制成。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压舌板与隔离板之间安装有呈环状结构的弹性连接件,弹性连接件由柔软透明材质制成;设置于压舌板与隔离板之间的弹性连接件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连接部B;中心连接部B的中心处设置有避让凹槽,压舌板与避让凹槽相固定;中心连接部B的外环表面与隔离板之间设置有呈波纹状结构的波纹连接部。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托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凹陷面;通过增设凹陷面可以使得病患的下巴在托起过程中,更加的舒适。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采集管位于压舌板的左上角位置。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的托板上铺设有若干层一次性薄膜,压舌板上铺设有若干层一次性薄膜。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工作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咽拭子采集装置不能有效的应付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样本采集检验工作,由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高传染性,对工作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工作带来一定风险,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咽拭子采集保护装置实现了一定的隔离,降低气溶胶传播的风险,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安全提供了一定保障。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图3为采集管与弹性连接件相匹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采集管与弹性连接件相匹配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示为:10-隔离板;20-托板;30-压舌板;40-采集管;50-弹性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如图1、2所示,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装置,其包括竖直布置的隔离板10,隔离板10优选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例如隔离板10由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隔离板10的一侧为观察侧(图2中的A端侧),隔离板10的另一端侧为检查侧(图2中的B端侧),隔离板10的检查侧固定有垂直于隔离板10的托板20,隔离板10上还安装有位于托板20上方的压舌板30,隔离板10上还安装有位于压舌板30上方的采集管40。隔离板10的底部还可设置有底座,通过底座与工作台的固定,从而实现对咽拭子采集保护装置进行锁紧固定。医护人员指导病患坐立于隔离板10的检查侧(图2中的B端侧),医护人员在隔离板10的观察侧(图2中的A端侧)观察,并指导病患将下巴托放于托板20上,并将压舌板深入至病患口腔深处,再由医护人员通过位于压舌板上方的采集管40进行咽拭子的样本采集。如图1、2所示,更为优化的,托板20的上端面设置有凹陷面;通过增设凹陷面可以使得病患的下巴在托起过程中,更加的舒适。如图1、2所示,更为优化的,采集管40位于压舌板30的左上角位置;其意义在于,医护人员在进行咽拭子样本采集时,通过咽拭子对两腭弓、咽等部位进行擦拭以获得样本,将采集管40设置于压舌板30的左上角,可以更加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咽拭子样本采集。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以及提高本设计方案的实用性,上述的托板20上铺设有多层一次性薄膜,压舌板30上铺设有多层一次性薄膜;当对一个病患完成咽拭子样本采集后,先进行消毒处理,再撕下一次性薄膜,以方便下一位病患使用。如图1-4所示,采集管40与隔离板10之间安装有呈环状结构的弹性连接件50,弹性连接件50由柔软透明材质制成,优选的,弹性连接件50由聚乙烯材料制成,弹性连接件50的中心处设置有环形结构的中心连接部A,中心连接部A的中心处同轴固定有采集管40,中间连接件A的外环表面与隔离板10之间设置有呈波纹状结构的波纹连接部。当将咽拭子放置于采集管40内,可通过拨动采集管40以调整采集管40在空间范围内的位置(包括采集管40的倾斜角度、径向的偏移量等),当咽拭子到达指定位置时,既可采用咽拭子快速的进行样本采集,当取出咽拭子并松开采集管40时,在波纹连接部的作用下恢复形变并恢复至初始状态。更为优化的,压舌板30与隔离板10之间安装有呈环状结构的弹性连接件50,弹性连接件50由柔软透明材质制成,优选的,弹性连接件50由聚乙烯材料制成。设置于压舌板30与隔离板10之间的弹性连接件50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连接部B,中心连接部B的中心处设置有避让凹槽,压舌板30与避让凹槽相固定;中心连接部B的外环表面与隔离板10之间设置有呈波纹状结构的波纹连接部。当将压舌板放置于病患口腔内时,需要医护人员对压舌板进行按压操作,当医护人员对压舌板进行按压时,在弹性连接件50的作用下,改变压舌板在空间范围内的位置(包括压舌板30的倾斜角度、径向的偏移量等),当病患口腔离开压舌板并且松开压舌板时,在弹性连接件50的作用下,压舌板将复位至初始状态。以上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竖直布置的隔离板(10),隔离板(10)采用透明材质制成,隔离板(10)的一侧为观察侧,隔离板(10)的另一端侧为检查侧,隔离板(10)的检查侧固定有垂直于隔离板(10)的托板(20),隔离板(10)上还安装有位于托板(20)上方的压舌板(30),隔离板(10)上还安装有位于压舌板(30)上方的采集管(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竖直布置的隔离板(10),隔离板(10)采用透明材质制成,隔离板(10)的一侧为观察侧,隔离板(10)的另一端侧为检查侧,隔离板(10)的检查侧固定有垂直于隔离板(10)的托板(20),隔离板(10)上还安装有位于托板(20)上方的压舌板(30),隔离板(10)上还安装有位于压舌板(30)上方的采集管(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采集管(40)与隔离板(10)之间安装有呈环状结构的弹性连接件(50),弹性连接件(50)由柔软透明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连接件(50)的中心处设置有环形结构的中心连接部A,中心连接部A的中心处同轴固定有采集管(40),中间连接件A的外环表面与隔离板(10)之间设置有呈波纹状结构的波纹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连接件(50)由聚乙烯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咽拭子采集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瑜罗家祥杜勇卢震辉丁向春余英姿陈桂英田进海锁志刚何学仙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