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致因纯合突变的矮脚黄鸡品系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1921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5
一种致因纯合突变的矮脚黄鸡品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矮脚黄商品肉鸡中挑选错鉴公鸡,这些公鸡为胫长正常、含有dw基因的杂合子,将这些公鸡与矮脚黄母鸡杂交,得到杂交F1代,通过PCR技术进行dw基因型的缺失突变检测和点突变检测,选择dw基因纯合突变的F1代公鸡与黄花母鸡进行杂交,得到母鸡全为dw基因纯合突变的个体;将之与上述dw基因纯合突变的F1代公鸡进行杂交,得到F2代dw基因纯合突变的矮脚黄鸡品系。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矮脚黄品系不仅保留矮脚黄鸡的矮脚特性,而且配套生产的肉鸡均匀度更好,其体重更有优势;同时基因检测技术提高了筛选的准确性和效率,避免下一代出现基因型的分离,加快育种的进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致因纯合突变的矮脚黄鸡品系的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鸡的培育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致因纯合突变的矮脚黄鸡品系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肉鸡育种和生产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早期增重快引起种鸡耗料多、成活率低、繁殖率低,这三者与早期增重呈遗传负相关。现有研究表明,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是在肉鸡配套系中引入矮小(dw)基因。鸡性连锁矮小型基因(dw)是鸡的已知8种矮小型基因中的一种,为隐性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也是唯一对鸡的健康无害而对人类有利的隐性突变基因。dw基因能够抑制鸡生长发育,成年母鸡体重减轻30%,成年公鸡体重减轻40%,胫骨缩短1/3左右。由于矮小型基因鸡具有代谢低,耗料小,产蛋多,饲养密度大,适应性及抗热应激性强等优点,其经济效益明显,因此为降低饲养成本,国内外鸡育种工作者将性连锁矮小基因引入蛋、肉鸡商品化生产。但矮小型纯合子、矮小型杂合子与正常型个体在幼龄时无法通过体型、外貌进行区分,需至8周龄左右时通过体重、胫长等指标加以区分矮小型纯合子鸡与正常型杂合子鸡和正常型纯合子鸡,此外,对于正常型杂合子鸡与正常型纯合子鸡在成年鸡中也不能通过体尺外貌加以准确区分。但在矮小品系的育种过程中也发现,经常会出现群体脚胫长度不一,生长速度不均匀等问题,可能是不同品系的dw鸡产生的遗传背景不相同,一方面是矮小品系中含有矮小杂合子个体,另一方面可能是分布在常染色体上的其它矮小基因或育种环境等因素导致的矮小个体呈现,导致仅通过外观表型的选择来进行选育会导致育种进程缓慢,耗时费力,并影响到杂交配套后代的均匀度。dw基因伴Z染色体遗传基因,位于无翼基因与肝坏死基因之间,靠近快慢羽基因和金银羽基因。现有研究表明,dw是由于GHR基因上的突变造成的,这些突变分为缺失突变和点突变,点突变是cGHR基因外显子5上的一个碱基的改变(T335C),缺失突变是cGHR基因外显子10和3’UTR区域存在的大片段碱基序列的缺失,这两种突变一起存在可能产生加性效应,导致群体均匀度差。因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培育致因纯合突变的矮脚黄品系可有效提高商品肉鸡的均匀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提高矮脚肉鸡均匀度、重量且可加快育种进程的致因纯合突变的矮脚黄鸡品系的培育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致因纯合突变的矮脚黄鸡品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从矮脚黄商品肉鸡中挑选错鉴公鸡,这些公鸡为胫长正常、但含有dw基因的杂合子,将这些公鸡与矮脚黄母鸡进行杂交,得到杂交F1代,在56日龄后将F1代的公鸡进行dw基因突变类型的检测,根据变异类型的检测结果,选择dw基因纯合突变的个体留种使用;步骤二、将步骤一中dw基因纯合突变的F1代公鸡与黄花母鸡进行杂交,得到母鸡全为dw基因纯合突变的个体;步骤三、将步骤一中dw基因纯合突变的F1代公鸡与步骤二中dw基因纯合突变的母鸡进行杂交,得到F2代dw基因纯合突变的矮脚黄鸡品系。进一步地,步骤一中的错鉴公鸡是从以纯合矮脚黄公鸡为配套父本得到的矮脚黄商品肉鸡中挑选出的。矮脚黄商品肉鸡为母鸡,同一批商品鸡里出现公鸡则可以用于本次专利技术。要获得矮脚黄商品母鸡,其配套父母代公鸡必须是纯合的矮脚公鸡,母鸡为正常胫(如黄花鸡等),所以商品代里公鸡必然会含有dw基因。进一步地,步骤一中dw基因突变类型检测的方法为:抽提F1代的矮脚黄公鸡的抗凝血,抽提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进行GHR基因的缺失突变检测或/和点突变检测。筛选缺失突变纯合或点突变纯合的个体,或者根据情况选择缺失突变和点突变同时纯合的个体,留种使用。进一步地,所述缺失突变检测的方法为:引物序列分别为QS-F1:5'-GGCAGAAACCCCAAGTATG-3';QS-F2:5'-TGACGTGAACAGAAGTGCATGAC-3';QS-R:5'-TCGGGACAGATCAAAGACAAT-3'。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8℃退火30s,72℃延伸30s,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进一步地,所述缺失突变检测的标准为:当PCR产物大小为500bp时,则表示没有缺失突变;当产物大小为250bp时,则表示缺失突变纯合子;当产物出现两条条带时,则表示为缺失突变杂合子。进一步地,所述点突变检测的方法为:引物序列分别为DW-F:5'-ACACATCCTACACCTCGATTTGG-3';DW-R:5'-CCCAAGGGCATATAGCATTCT-3';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8℃退火30s,72℃延伸30s,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PCR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检测,条带为300bp,产物进行测序,以鉴定点突变情况。进一步地,所述点突变检测的标准为:测序结果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当335位点为TT基因型时则为野生型纯合子,表现为正常型胫长;当335位点为CC基因型时则为突变型纯合子,表现为矮脚;当335位点为CT基因型时则为杂合子,表现为正常型胫长。进一步地,步骤一中的矮脚黄商品肉鸡来自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地,步骤一中的矮脚黄母鸡来自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地,步骤二中的黄花母鸡来自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利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矮脚黄品系不仅保持矮脚黄鸡的矮脚特性,而且致因突变纯合,配套生产的肉鸡均匀度更好,利用新制备的矮脚黄品系生产的商品肉鸡上市均匀度可达到75%,比未经过基因纯合的矮脚黄品系所生产商品肉鸡上市均匀度提高9%以上。此外,由于级进了快大类黄花鸡的血缘,其体重比原有矮脚黄品系更有优势,新配套全年平均上市天龄73,均重达到2.90斤以上,比旧配套上市天龄提前3天以上,上市均重提高0.20斤以上。本专利技术利用PCR技术分别对dw基因进行缺失突变和点突变的检测,有效筛选出矮脚基因纯合子作为育种素材,相比于通过表型进行筛选的方法,提高了筛选的准确性和效率,避免下一代出现基因型的分离,从而产生性状分离现象,提高矮小鸡品种的均匀度,大大加快了新品系育种的进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致因纯合突变的矮脚黄鸡品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矮脚公鸡的制备从温氏矮脚黄商品肉鸡(母鸡)中挑选错鉴公鸡,这些公鸡胫长为正常型,但含有dw基因杂合子,将这些公鸡与温氏矮脚黄母鸡进行杂交,获得杂交1代。在杂交一代中矮脚个体占50%,正常型个体占50%。(2)矮脚黄公鸡dw基因纯合型公鸡的鉴别在56日龄时,抽提杂交1代的矮脚黄公鸡的抗凝血进行dw基因突变类型的检测,根据两种变异类型的检测结果,选择dw基因点突变纯合的个体留种使用。个体选择综合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等各项指标。(3)点突变纯合矮脚黄母鸡的制备将点突变为纯合子的矮脚黄公鸡与温氏黄花鸡进行杂交,即可得到矮脚黄母鸡,矮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致因纯合突变的矮脚黄鸡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从矮脚黄商品肉鸡中挑选错鉴公鸡,这些公鸡为胫长正常、但含有dw基因的杂合子,将这些公鸡与矮脚黄母鸡进行杂交,得到杂交F1代,在56日龄后将F1代的公鸡进行dw基因突变类型的检测,选择dw基因纯合突变的个体留种使用;/n步骤二、将步骤一中dw基因纯合突变的F1代公鸡与黄花母鸡进行杂交,得到母鸡全为dw基因纯合突变的个体;/n步骤三、将步骤一中dw基因纯合突变的F1代公鸡与步骤二中dw基因纯合突变的母鸡进行杂交,得到F2代dw基因纯合突变的矮脚黄鸡品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致因纯合突变的矮脚黄鸡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从矮脚黄商品肉鸡中挑选错鉴公鸡,这些公鸡为胫长正常、但含有dw基因的杂合子,将这些公鸡与矮脚黄母鸡进行杂交,得到杂交F1代,在56日龄后将F1代的公鸡进行dw基因突变类型的检测,选择dw基因纯合突变的个体留种使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dw基因纯合突变的F1代公鸡与黄花母鸡进行杂交,得到母鸡全为dw基因纯合突变的个体;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dw基因纯合突变的F1代公鸡与步骤二中dw基因纯合突变的母鸡进行杂交,得到F2代dw基因纯合突变的矮脚黄鸡品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致因纯合突变的矮脚黄鸡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错鉴公鸡是从以纯合矮脚黄公鸡为配套父本得到的矮脚黄商品肉鸡中挑选出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致因纯合突变的矮脚黄鸡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dw基因突变类型检测的方法为:抽提F1代的矮脚黄公鸡的抗凝血,抽提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进行GHR基因的缺失突变检测或/和点突变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致因纯合突变的矮脚黄鸡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失突变检测的方法为:
引物序列分别为QS-F1:5'-GGCAGAAACCCCAAGTATG-3';
QS-F2:5'-TGACGTGAACAGAAGTGCATGAC-3';
QS-R:5'-TCGGGACAGATCAAAGACAAT-3';
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8℃退火30s,72℃延伸30s,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建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