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脚麻鸡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3857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脚麻鸡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黑瑶公鸡为父本,中速麻鸡为母本,杂交得到F1代,选留F1代中青脚母鸡为F1代母本;以黑瑶公鸡为父本,F1代母鸡为母本,进行二次杂交得到F2代;以F2代中青脚的公母个体进行闭锁繁育,以体重、早熟性、毛色外观为选育指标,连续选育至少3个世代,得到成熟的青脚麻鸡新品系,即深麻羽瑶鸡新品系。本发明专利技术引入中速麻鸡进行杂交,然后闭锁选育固定体型外貌特质,培育出了一长速更好、毛色更均匀的瑶鸡品种,该品系比原有黑瑶鸡长速更快,早熟性更好,起冠更一致,胸腿肌发达,同时保持了黑瑶鸡的外貌特征,即青脚、深麻羽,部分个体上带脚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脚麻鸡的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鸡的培育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青脚麻鸡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瑶鸡原产于广西南丹县的里湖、八圩两个民族乡海拔800~1000米的瑶族村寨中,南丹瑶鸡盛名已久,为广西四大名鸡之一。原生瑶鸡有红瑶、黑瑶之分,红瑶公鸡金黄色羽、母鸡麻黄色羽,黑瑶公鸡黄黑色羽、母鸡麻黑色羽,目前市场上以黑瑶为主。原生瑶鸡是典型的“瘦肉型”鸡种,具有体型紧凑、肉质结实细嫩、肉味鲜美、觅食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但同时其具有长速慢、胸骨突出的问题,产业化生产缺陷明显,为了改良原生瑶鸡生长性能,同时保留其品种特质,需要对其进行选种培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体重大、长速更好、毛色更均匀且胸腿肌发达的瑶鸡品种。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青脚麻鸡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青脚母本的制备:以黑瑶公鸡为父本,中速麻鸡为母本,杂交得到F1代,选留F1代中青脚母鸡为F1代母本;步骤二、二次杂交:以黑瑶公鸡为父本,F1代母鸡为母本,进行二次杂交得到F2代;步骤三、闭锁繁育:以F2代中青脚的公母个体进行闭锁繁育,以体重、早熟性、毛色外观为选育指标,连续选育至少3个世代,得到成熟的青脚麻鸡新品系,即深麻羽瑶鸡新品系。步骤一中的黑瑶公鸡可为普通深麻羽瑶鸡,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黑瑶公鸡选自广西港丰农牧公司的深麻羽瑶公鸡。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步骤一中的中速麻鸡为外观特征符合要求、长速中等的通用麻鸡黄脚深麻羽品种。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速麻鸡选自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黄脚深麻羽品种。步骤二中的黑瑶公鸡可为普通深麻羽瑶鸡,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黑瑶公鸡选自广西港丰农牧公司的深麻羽瑶公鸡。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步骤三中体重、早熟性、毛色外观的选育标准为选择体重大、早熟性好、毛色均匀的个体。本专利技术引入中速麻鸡进行杂交,然后闭锁选育固定体型外貌特质,培育出了一长速更好、毛色更均匀的瑶鸡品种,该品系比原有黑瑶鸡长速更快,早熟性更好,起冠更一致,胸腿肌发达,同时保持了黑瑶鸡的外貌特征,即青脚、深麻羽,部分个体上带脚毛。以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培育的青脚深麻羽瑶鸡新品种的特点为:新黑瑶鸡42日龄公鸡平均体重724g,比普通黑瑶公鸡重34g;母鸡平均体重650g,比普通黑瑶母鸡重30g。在早熟性方面,新黑瑶鸡42日龄公鸡早熟性占比50%,比普通黑瑶公鸡高10%。105日龄体尺方面新黑瑶鸡公鸡胫围4.6厘米,母鸡胫围3.9厘米,与普通黑瑶差异不明显,但公鸡冠高5.18厘米,母鸡冠高2.57厘米,分别比普通黑瑶高0.65厘米和0.78厘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青脚麻鸡的培育方法的配套系配套模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青脚麻鸡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青脚母本的制备:以普通深麻羽瑶鸡为父本,中速麻鸡为母本进行杂交,得到F1代,F1代公鸡为黄脚,不作选留;母鸡为青脚,留作使用;二、二次杂交:以普通深麻羽瑶鸡为父本,F1代母鸡为母本,进行二次杂交,得到F2代,F2代中公母鸡均为青脚;三、闭锁繁育:F2代闭锁繁育,以体重、早熟性、毛色外观为选育指标,连续选择3个世代,得到成熟的黑瑶鸡新品系。该品系比原有黑瑶鸡长速更快,早熟性更好,起冠更一致,胸腿肌发达,同时保持了黑瑶鸡青胫,部分个体带脚毛的特征。上述普通深麻羽瑶鸡父本为广西港丰农牧公司培育产品,中速麻鸡选自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黄脚深麻羽。交配制度与方法:采用避免近亲繁殖的随机交配和品系间杂交,人工授精,每4d输精一次,每只输精量为0.02mL原精,公母比例1:10。品系选育方案:从基础群中选留优良个体组建核心群,然后进行世代繁殖和选育,每世代间隔10~12个月。0世代和1世代的公鸡于6周第一次选种,3世代于6周时先选留啼鸣、冠高脸红、体重在群体均重以上,胫大小颜色均符合要求的公鸡作为早熟核心群,6周再按同样方法选留一般群的后备公鸡;第二次选种于配种前,从第一次选留的公鸡中再选出体格健壮,冠大红润等雄性特征明显的个体作为种用。母鸡于开产前选留健康、体重适中、羽色、胫大小和胫色基本一致的个体上笼;从二世代起,产蛋率达5%时选留开产早的母鸡作为早熟核心群;以后分别于全部开产时和高峰期前后进行选择,每次将抱窝、低产、病、残、弱鸡剔除,留下的作为健康高产母鸡。每个世代选留产蛋率超过平均数的家系繁殖核心群。选育方法:产蛋、早熟、早期增重等性状采用家系与个体结合的选择方法,羽色、胫长、胫围和胫色等性状采用表型选择。以上述方法培育的新黑瑶鸡42日龄公鸡平均体重724g,比普通黑瑶公鸡重34g;母鸡平均体重650g,比普通黑瑶母鸡重30g。在早熟性方面,新黑瑶鸡42日龄公鸡早熟性占比50%,比普通黑瑶公鸡高10%。105日龄体尺方面新黑瑶鸡公鸡胫围4.6厘米,母鸡胫围3.9厘米,与普通黑瑶差异不明显,但公鸡冠高5.18厘米,母鸡冠高2.57厘米,分别比普通黑瑶高0.65厘米和0.78厘米。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专利技术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青脚麻鸡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青脚母本的制备:以黑瑶公鸡为父本,中速麻鸡为母本,杂交得到F1代,选留F1代中青脚母鸡为F1代母本;/n步骤二、二次杂交:以黑瑶公鸡为父本,F1代母鸡为母本,进行二次杂交得到F2代;/n步骤三、闭锁繁育:以F2代中青脚的公母个体进行闭锁繁育,以体重、早熟性、毛色外观为选育指标,连续选育至少3个世代,得到成熟的青脚麻鸡新品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脚麻鸡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青脚母本的制备:以黑瑶公鸡为父本,中速麻鸡为母本,杂交得到F1代,选留F1代中青脚母鸡为F1代母本;
步骤二、二次杂交:以黑瑶公鸡为父本,F1代母鸡为母本,进行二次杂交得到F2代;
步骤三、闭锁繁育:以F2代中青脚的公母个体进行闭锁繁育,以体重、早熟性、毛色外观为选育指标,连续选育至少3个世代,得到成熟的青脚麻鸡新品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脚麻鸡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黑瑶公鸡选自广西港丰农牧公司的深麻羽瑶公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建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