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SCADA系统的自动转电集中投退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177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SCADA系统的自动转电集中投退系统,包括自动转电功能投退模块、配网自动化装置、交换机、SCADA系统,其中,自动转电功能投退模块与配网自动化装置相连接;配网自动化装置内设置有第一通信模块,配网自动化装置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与交换机数据交互;交换机与SCADA系统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自动转电功能投退模块、配网自动化装置、交换机、SCADA系统对配网自动化装置的自动转电功能软压板信息进行数据交互,并通过SCADA系统进行集中显示,实现调度员的远程监控和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SCADA系统的自动转电集中投退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自动化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SCADA系统的自动转电集中投退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配网自动化开关自动转电的投切仍然需要作业人员现场操作,当遇到配网线路方式调整或带电作业时,均需要作业人员到现场进行手动投切压板的操作。由于配网设备分布地点不定,作业人员从工作单位出发,到达待运维的配网设备地点可能存在交通、环境因素影响,导致作业时间较长,存在作业效率低、工作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对配网设备进行手动投切压板的作业效率低、工作量大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SCADA系统的自动转电集中投退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SCADA系统的自动转电集中投退系统,包括自动转电功能投退模块、配网自动化装置、交换机、SCADA系统,其中,自动转电功能投退模块与配网自动化装置相连接;配网自动化装置内设置有第一通信模块,配网自动化装置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与交换机数据交互;交换机与SCADA系统相连接。本技术方案中,自动转电功能投退模块与配网设备连接,通过控制字1和0使得具备配网自动化装置的延时合闸功能的有效和无效;SCADA系统用于以图元的形式实时显示配网自动化装置自动转电功能的投入状态和配网自动化装置自动化转电功能的退出状态,调度员通过改变图元的形状来控制配网自动化装置自动转电功能的投入和配网自动化装置自动转电功能的退出。在使用过程中,自动转电功能投退模块的控制字状态以报文形式通过传送给配网自动化装置,配网自动化装置通过其第一通信模块将报文传送到交换机,交换机以报文发送的形式传输给SCADA系统,SCADA系统再将报文信息通过图元形式显示,调度员可通过SCADA系统进行远程操控;当调度员在SCADA系统中输入控制命令后,即调度员在SCADA系统中改变了图元形态,图元的形态的改变以报文信息的形式经SCADA系统传输给交换机,交换机再将数据传输到配网自动化装置,配网自动化装置根据报文信息改变自动转电功能投退模块的控制字状态使得配网自动化装置的延时合闸功能有效和无效。优选地,第一通信模块为光纤通信模块,配网自动化装置与交换机通过光纤通信模块进行光纤通信以及数据交互。优选地,交换机包括配电房交换机、变电站交换机、调度自动化交换机,配网自动化装置通过光纤通信模块与配电房交换机进行数据交互,配电房交换机通过光纤网络与变电站交换机进行数据交互,变电站交换机通过光纤网络与调度自动化交换机进行数据交互。优选地,第一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配网自动化装置与交换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无线通信以及数据交互。优选地,交换机包括调度自动化交换机。优选地,SCADA系统包括处理器和显示模块,其中,处理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作为SCADA系统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交换机相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处理器和显示模块组成SCADA系统的投退控制与监控模块,分别用于调度员输入投退控制指令以及显示以图元形式表示的报文信息从而实现监控功能。优选地,处理器采用微型处理器。优选地,显示模块包括LCD显示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自动转电功能投退模块、配网自动化装置、交换机、SCADA系统构成转电集中投退自动化系统,将配网自动化装置的自动转电功能软压板信息通过SCADA系统进行集中显示,实现调度员的远程监控和操作,能够有效提高投切压板的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基于SCADA系统的自动转电集中投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基于SCADA系统的自动转电集中投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SCADA系统的自动转电集中投退系统,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基于SCADA系统的自动转电集中投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出的基于SCADA系统的自动转电集中投退系统中,包括自动转电功能投退模块1、配网自动化装置2、交换机3、SCADA系统4,其中,自动转电功能投退模块1与配网自动化装置2相连接;配网自动化装置2内设置有第一通信模块21,配网自动化装置2通过第一通信模块21与交换机3进行数据交互;交换机3与SCADA系统4相连接。本实施例中,SCADA系统4包括处理器41、显示模块42,其中,处理器4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作为SCADA系统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交换机3相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显示模块42的输入端与处理器41的输出端连接。本实施例中,处理器41采用微型处理器,显示模块42采用LCD显示屏。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模块21采用光纤通信模块,配网自动化装置与交换机通过光纤通信模块进行光纤通信以及数据交互。本实施例中,交换机3包括配电房交换机31、变电站交换机32、调度自动化交换机33,配网自动化装置2通过光纤通信方式与配电房交换机31进行数据交互,配电房交换机31通过光纤通信方式与变电站交换机32进行数据交互,变电站交换机32通过光纤通信方式与调度自动化交换机33进行数据交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自动转电功能投退模块1的控制字状态以报文形式通过传送给配网自动化装置2,配网自动化装置2通过其第一通信模块21采用光纤通信方式将报文传送到交换机3,其中,配电房交换机31、变电站交换机32、调度自动化交换机33依次通过光纤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调度自动化交换机33以报文发送的形式传输给SCADA系统4,SCADA系统4中的处理器41将报文信息转换为图元形式发送到显示模块42中进行显示,调度员可通过SCADA系统4实现远程监控。当调度员在SCADA系统4中输入控制命令后,即调度员通过显示模块42改变了界面的图元形态,图元的形态的改变经处理器41转换为报文信息并传输给交换机3,交换机3再通过光纤通信方式将数据传输到配网自动化装置2,配网自动化装置2根据报文信息改变自动转电功能投退模块1的控制字状态使得配网自动化装置的延时合闸功能有效和无效。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SCADA系统的自动转电集中投退系统,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基于SCADA系统的自动转电集中投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出的基于SCADA系统的自动转电集中投退系统中,包括自动转电功能投退模块1、配网自动化装置2、交换机3、SCADA系统4,其中,自动转电功能投退模块1与配网自动化装置2相连接;配网自动化装置2内设置有第一通信模块21,配网自动化装置2通过第一通信模块21与交换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SCADA系统的自动转电集中投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转电功能投退模块、配网自动化装置、交换机、SCADA系统,其中,所述自动转电功能投退模块与所述配网自动化装置相连接;所述配网自动化装置内设置有第一通信模块,所述配网自动化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交换机数据交互;所述交换机与所述SCADA系统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SCADA系统的自动转电集中投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转电功能投退模块、配网自动化装置、交换机、SCADA系统,其中,所述自动转电功能投退模块与所述配网自动化装置相连接;所述配网自动化装置内设置有第一通信模块,所述配网自动化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交换机数据交互;所述交换机与所述SCADA系统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电集中投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光纤通信模块,所述配网自动化装置与所述交换机通过所述光纤通信模块进行光纤通信以及数据交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转电集中投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电房交换机、变电站交换机、调度自动化交换机,所述配网自动化装置通过所述光纤通信模块与所述配电房交换机进行数据交互,所述配电房交换机通过光纤网络与所述变电站交换机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变电站交换机通过光纤网络与所述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欢欢白一鸣阮志杰吴敏熙梁少明王淞平刘鑫胜彭镇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