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组件及使用该转子组件的串激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7300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组件及使用该转子组件的串激电机,包括转子铁芯和对称设于转子铁芯的轴向的两个端面上的一对端部绝缘件,转子铁芯包括若干个依次轴向叠压的第一转子冲片形成的第一铁芯组,以及对称地叠压在第一铁芯组的轴向两端的若干个第二转子冲片形成的第二铁芯组;第一转子冲片和第二转子冲片均包括铁芯轭部,以及沿着铁芯轭部的周向间隔地设有的多个铁芯齿部;端部绝缘件包括绝缘件本体,以及在绝缘件本体的周向边缘设有的沿着垂直于绝缘件本体所在面的倒钩部;在倒钩部设有适于嵌装第二转子冲片的铁芯齿部远离铁芯轭部的端部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降低转子组件的绝缘部件偏移或断裂以及绝缘耐压不良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组件及使用该转子组件的串激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转子组件及使用该转子组件的串激电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用于食品搅拌机的串激电机,虽然工艺成熟,但是在生产中,特别是在使用自动化设备对转子进行绕线过程中,漆包线在滑入冲片槽时,由于绕线张力的影响,转子冲片端面绝缘部件受到外力冲击,易出现偏移,同时由于该类绝缘部件一般采用酚醛树脂制作,材料本身韧性不足,常常会出现一定比例的断裂,致使漆包线与转子冲片接触,或爬电距离过小,导致转子绝缘耐压不良,这种问题一般只有在转子组件绕线等全部工序完成后,对转子组件进行绝缘耐压检查时才会发现,这就使得整个转子组件报废,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对于槽数较多,齿宽较小的转子冲片,由于绝缘部件的端部的伸出结构更窄,受漆包线的张力冲击,出现偏移或断裂的风险更大,出现问题的比例更高,质量损失更大。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转子冲片端面所使用的绝缘部件结构,现有技术中绝缘部件结构主要用于保护转子组件在进行绕线时,在转子冲片端部形成足够的爬电距离,同时配合槽绝缘在漆包线与冲片之间形成有效的绝缘。图2和图3为现有技术中端部绝缘部件与转子冲片装配后的立体图和俯视图,从图中可清晰的看出转子冲片端面绝缘部件的端部具有伸出结构K,在对转子组件进行机械化绕线时,如图3,绝缘部件伸出结构受到漆包线绕线张力F的作用,张力F在绝缘部件伸出结构的垂直方向有个分力Fx,由于该类串激电机转子漆包线较粗,绕线张力F较大,其分力Fx也同样较大,而转子冲片端面又没有定位,导致绝缘部件在分力Fx的作用下,有转动偏移的风险,严重的,绝缘部件伸出结构会出现断裂,致使漆包线与转子冲片接触,或爬电距离过小,导致转子绝缘耐压不良,这样会导致较大的质量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子组件,以解决降低转子组件的绝缘部件偏移或断裂以及绝缘耐压不良的风险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串激电机,以解决降低转子组件的绝缘部件偏移或断裂以及绝缘耐压不良的风险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转子组件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包括若干个依次轴向叠压的第一转子冲片形成的第一铁芯组,以及对称地叠压在所述第一铁芯组的轴向两端的若干个第二转子冲片形成的第二铁芯组;所述第一转子冲片和第二转子冲片均包括铁芯轭部,以及沿着所述铁芯轭部的周向间隔地设有的多个铁芯齿部;以及所述第一转子冲片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转子冲片的铁芯齿部远离铁芯轭部设有的沿铁芯轭部的周向延伸的突起延伸部;一对端部绝缘件,一对所述端部绝缘件对称地分别设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的两个端面上;所述端部绝缘件包括绝缘件本体,以及在所述绝缘件本体的周向边缘设有的沿着垂直于所述绝缘件本体所在面的倒钩部;在所述倒钩部设有适于嵌装位于所述第一铁芯组的轴向一端的第二铁芯组所包括的所有第二转子冲片的铁芯齿部远离铁芯轭部的端部的凹槽。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本体包括适于与所述铁芯轭部对应的绝缘轭部,以及沿着所述绝缘轭部的周向间隔地设有的分别适于与多个所述铁芯齿部对应的多个绝缘齿部;在所述绝缘轭部的中心处设有凸台段,所述凸台段具有中空贯通的适于与电机的电机轴上的刻筋位置配接的内孔;以及所述倒钩部由所述绝缘齿部远离绝缘轭部的端部朝向第二转子冲片一侧方向伸出。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由所述倒钩部远离绝缘齿部的端部向该倒钩部与绝缘齿部相连部分的方向延伸;所述凹槽的槽底与所述绝缘齿部朝向第二转子冲片的端面齐平;以及所述凹槽的槽口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转子冲片的铁芯齿部的宽度;在所述第二转子冲片的铁芯齿部远离铁芯轭部的端部嵌入所述凹槽中后,所述凹槽的两个槽内壁分别与所述第二转子冲片的铁芯齿部长度方向的侧端面的垂直间距相同;且所述凹槽的任一槽内壁距离与该槽内壁邻近的第二转子冲片的铁芯齿部长度方向的侧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1~0.2mm。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两个相对的槽内壁远离槽底的端部对称设有倒角;所述倒角为C0.1~C0.2。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倒钩部相对于所述绝缘齿部伸出的高度比所述第二铁芯组包括的所有第二转子冲片的总厚度小0.1~0.2mm。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绝缘齿部远离绝缘轭部的端部背离所述第二转子冲片一侧方向还伸出有与所述倒钩部相连的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相对于绝缘齿部伸出的高度为所述绝缘齿部厚度的1~1.2倍;以及在所述加强部远离绝缘齿部的端部的两侧设有圆角,所述圆角为R2~R3。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子冲片的铁芯轭部与铁芯齿部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转子冲片包括的铁芯轭部与铁芯齿部的厚度相同;以及所述第一转子冲片的铁芯轭部和第二转子冲片的铁芯轭部的外径相同,且所述第二转子冲片和第一转子冲片远离其相应的铁芯轭部的周向外侧端面齐平;在所述第一转子冲片和第二转子冲片的铁芯轭部上开设有适于与电机的电机轴的刻筋位置过盈配合的中心孔。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分布在所述第一铁芯组轴向一端的第二铁芯组包括的第二转子冲片的数量为2~3片。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子组件还包括在转子铁芯的每相邻的两个铁芯齿部之间形成的若干个嵌线槽,以及在所述铁芯齿部上绕设有电枢绕组;所述嵌线槽的内壁面上铺设有槽绝缘,所述槽绝缘的长度L1不超过转子铁芯轴向两端的端部绝缘件的端面高度H,H与L1的差值为0~0.5mm;以及在嵌线槽的槽口处还设有槽楔,所述槽楔的长度L2不低于转子铁芯轴向两端的端部绝缘件的端面间距L3,L2与L3的差值为0.5~1mm。本技术的串激电机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串激电机,包括:所述转子组件。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转子组件及使用该转子组件的串激电机,通过在端部绝缘件上设有的凹槽与第二铁芯组的配合以实现端部绝缘件相对于转子铁芯的端面定位,使得整体的转子组件进行机械化绕线时,端部绝缘件受到绕线张力的作用,相应的第二铁芯组包括的第二转子冲片会给端部绝缘件一个反作用力,两个力可以实现平衡,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子铁芯端部无定位,端部绝缘件受到绕线张力冲击发生偏移或断裂的问题,解决了漆包线与转子铁芯接触或爬电距离过小或转子绝缘耐压不良的问题,提高了转子组件的合格率,避免了质量损失,进而提高电机的可靠性。进一步来说,在绝缘齿部远离绝缘轭部的端部还设置有与倒钩部相连的加强部,更增加了倒钩部的强度,降低了倒钩部断裂的发生概率,减少质量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转子组件所使用的端部绝缘部件结构;图2为现有技术中转子组件的端部绝缘部件与转子冲片装配后的立体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转子组件的端部绝缘部件与转子冲片装配后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包括若干个依次轴向叠压的第一转子冲片形成的第一铁芯组,以及对称地叠压在所述第一铁芯组的轴向两端的若干个第二转子冲片形成的第二铁芯组;所述第一转子冲片和第二转子冲片均包括铁芯轭部,以及沿着所述铁芯轭部的周向间隔地设有的多个铁芯齿部;以及所述第一转子冲片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转子冲片的铁芯齿部远离铁芯轭部设有的沿铁芯轭部的周向延伸的突起延伸部;/n一对端部绝缘件,一对所述端部绝缘件对称地分别设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的两个端面上;所述端部绝缘件包括绝缘件本体,以及在所述绝缘件本体的周向边缘设有的沿着垂直于所述绝缘件本体所在面的倒钩部;在所述倒钩部设有适于嵌装位于所述第一铁芯组的轴向一端的第二铁芯组所包括的所有第二转子冲片的铁芯齿部远离铁芯轭部的端部的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包括若干个依次轴向叠压的第一转子冲片形成的第一铁芯组,以及对称地叠压在所述第一铁芯组的轴向两端的若干个第二转子冲片形成的第二铁芯组;所述第一转子冲片和第二转子冲片均包括铁芯轭部,以及沿着所述铁芯轭部的周向间隔地设有的多个铁芯齿部;以及所述第一转子冲片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转子冲片的铁芯齿部远离铁芯轭部设有的沿铁芯轭部的周向延伸的突起延伸部;
一对端部绝缘件,一对所述端部绝缘件对称地分别设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的两个端面上;所述端部绝缘件包括绝缘件本体,以及在所述绝缘件本体的周向边缘设有的沿着垂直于所述绝缘件本体所在面的倒钩部;在所述倒钩部设有适于嵌装位于所述第一铁芯组的轴向一端的第二铁芯组所包括的所有第二转子冲片的铁芯齿部远离铁芯轭部的端部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本体包括适于与所述铁芯轭部对应的绝缘轭部,以及沿着所述绝缘轭部的周向间隔地设有的分别适于与多个所述铁芯齿部对应的多个绝缘齿部;
在所述绝缘轭部的中心处设有凸台段,所述凸台段具有中空贯通的适于与电机的电机轴上的刻筋位置配接的内孔;以及
所述倒钩部由所述绝缘齿部远离绝缘轭部的端部朝向第二转子冲片一侧方向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由所述倒钩部远离绝缘齿部的端部向该倒钩部与绝缘齿部相连部分的方向延伸;
所述凹槽的槽底与所述绝缘齿部朝向第二转子冲片的端面齐平;以及
所述凹槽的槽口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转子冲片的铁芯齿部的宽度;
在所述第二转子冲片的铁芯齿部远离铁芯轭部的端部嵌入所述凹槽中后,所述凹槽的两个槽内壁分别与所述第二转子冲片的铁芯齿部长度方向的侧端面的垂直间距相同;
且所述凹槽的任一槽内壁距离与该槽内壁邻近的第二转子冲片的铁芯齿部长度方向的侧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1~0.2m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栓领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雷利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