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714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管,特别适用于太阳热水器中的重力热管,属于太阳能热利用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金属外壳和传热工质,整支热管上依次为蒸发段、隔热段和冷凝段,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隔热段与冷凝段之间有热致变形装置,所说的热致变形装置包括一片或一片以上热致变形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由于使用热致变形装置,可以根据设定的温度来控制热管冷凝段与蒸发段和隔热段之间的通断,从而达到可以控制热管的使用温度,保证被加热物质不会出现过热现象。(*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热管,特别适用于太阳热水器中的重力热管,属于太阳能热利用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热管的太阳热水器中使用的热管是重力式热管,热的传导主要由管内的工质相变来完成,在热管中,只要在蒸发部的工质吸热产生相变,就会在热管两端产生热传递。它的优点是热传递的效率很高,缺点是无法控制冷凝段的温度以及控制热的传导,使得在应用过程中,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中的水已经被加热到使用温度后,如果几日内无人使用,热管依然会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造成水箱中水过热,产生蒸汽压力过大而损坏水箱,且由于不断对水进行加热,在热管冷凝段结垢快,降低了热管的传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设计这样一种热管,它的使用温度可以被控制,使得被加热物质的温度可以被控制,从而达到减少过热和结垢现象。本技术包括金属外壳和传热工质,整支热管上依次为蒸发段、隔热段和冷凝段,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隔热段与冷凝段之间有热致变形装置,所说的热致变形装置包括一片或一片以上热致变形片。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热管隔热段与冷凝段之间有热致变形装置,使被加热物质达到设定温度后,热管热致变形装置启动为阻断状态,将冷凝段与蒸发段和隔热段断开,使得热传递不能再在冷凝段和蒸发段之间进行,可以阻断或大大减少热量传递,使被加热物质保持恒温而不产生过热,以免热水器水箱内的压力过大,同时减缓热管冷凝段的结垢问题。一旦温度低于设定温度,热致变形装置恢复初始状态,热管仍恢复高效的热传递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1中热致变形装置未启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1中热致变形装置启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1的一种变形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2中热致变形装置未启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2中热致变形装置启动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和图2给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1,其中图1是热致变形装置未启动时的状态,图2是热致变形装置启动时的状态,其中1是隔热段外壳,2是冷凝段管壳,3是冷凝段端盖,4是热致变形片,5是推杆,6是阀芯,端盖3与冷凝段管壳2焊接在一起达到密封要求,端盖3、热致变形片4、推杆5和阀芯6依次连接构成所说的热致变形装置,热致变形片4由一片或两片双金属变形片组成,也可以用记忆合金制成。在冷凝段外被加热物质达到设计温度时,由于温度作用于热致变形片4,使得热致变形片4在温度作用下发生形状突变,通过推杆5将阀芯6推向隔热段外壳1的内壁,阀芯6就相当于一个塞子,阀芯6的结构尺寸保证可以将冷凝段与热管的蒸发段与隔热段分隔开,使热传递只能在蒸发段与隔热段中进行,传递进水箱中的热量就会大大减少,保证被加热物质不会出现过热现象,从而也减少结垢的发生。当冷凝段外被加热物质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由于温度作用,热致变形片4的形状突变回原状,在推杆5的作用下将阀芯6拉回,使冷凝段与蒸发段与隔热段联通,使热管能够进行全程热传递。在此中实施方案中,采用的是冷凝段管壳2比隔热段外壳1略粗的整体结构,以保证两部分直径不同,也可以采用冷凝段管壳2与隔热段外壳1分体再焊接在一起的结构,同时也可以采用同直径管子在冷凝段管壳2与隔热段外壳1交界位置有一缩颈来实现阀芯6将管阻断成两部分的功能(如图3所示)。图3和图4给出了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图3为热致变形装置未启动时的状态,图4为热致变形装置启动时的状态。其中1是热管壳,2是冷凝段管壳,7是瓣式热致变形片,冷凝段管壳2与隔热段外壳1为一整体,瓣式热致变形片7的底边焊在冷凝段与隔热段交界的热管内壁上,由两瓣或两瓣以上双金属片或记忆合金组成。当冷凝段外被加热物质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温度通过冷凝段管壳2传递到控温元件7上,热致变形片7的瓣式结构向内弯曲,使得管内直径减小,直至最终关闭,完成对热传递的阻断;当被加热物质温度降低时,热致变形片7表面温度降低,其瓣式结构向外张开,将管内导通,热传递可以在全管内进行。图中给出的是控温元件7瓣式结构方向向上装配的结构,也可以将控温元件7瓣式结构方向向下装配。权利要求1.一种热管,包括金属外壳和传热工质,整支热管上依次为蒸发段、隔热段和冷凝段,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隔热段与冷凝段之间有热致变形装置,所说的热致变形装置包括一片或一片以上热致变形片。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热致变形装置由冷凝段端盖、热致变形片、推杆和阀芯依次连接构成,冷凝段的内径大于隔热段的内径,阀芯的结构尺寸保证可以将冷凝段与隔热段分隔开。3.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热致变形装置由冷凝段端盖、热致变形片、推杆和阀芯依次连接构成,冷凝段与隔热段之间有一个缩颈,阀芯的结构尺寸保证可以将冷凝段与隔热段分隔开。4.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热致变形装置由两瓣或两瓣以上瓣式热致变形片组成。5.按照权利要求4所说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瓣式热致变形片方向向上装配。6.按照权利要求4所说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瓣式热致变形片方向向下装配。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热管,特别适用于太阳热水器中的重力热管,属于太阳能热利用领域。本技术包括金属外壳和传热工质,整支热管上依次为蒸发段、隔热段和冷凝段,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隔热段与冷凝段之间有热致变形装置,所说的热致变形装置包括一片或一片以上热致变形片。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使用热致变形装置,可以根据设定的温度来控制热管冷凝段与蒸发段和隔热段之间的通断,从而达到可以控制热管的使用温度,保证被加热物质不会出现过热现象。文档编号F24J2/32GK2775587SQ20042005836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李辉忠, 石红恩 申请人:北京清华阳光太阳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包括金属外壳和传热工质,整支热管上依次为蒸发段、隔热段和冷凝段,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隔热段与冷凝段之间有热致变形装置,所说的热致变形装置包括一片或一片以上热致变形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忠石红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华阳光太阳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