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下接线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70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下接线箱,包括箱体、箱门、接线口和检修口,其中,所述接线口倾斜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端,以形成方便操作人员接线的接线操作区;所述检修口设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箱门安装于所述接线口和检修口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空间大、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下接线箱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下接线箱。
技术介绍
现有轨道交通车辆下部需要大量电缆线、信号线来使车辆正常运行,地轨道交通车下接线箱是用于走线穿线和保护电缆线的设施,以使电缆线和信号线分配到车辆所需要的部位。而现有的轨道交通车下接线箱在工作人员接线时,需面朝上爬行至车底进行操作,其活动空间小、工作环境恶劣,造成接线困难、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空间大、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的车下接线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下接线箱,包括箱体及箱门,还包括接线口和检修口,其中,所述接线口倾斜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端,以形成方便操作人员接线的接线操作区;所述检修口设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箱门安装于所述接线口和检修口位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线口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检修口位于所述接线口的一侧。所述箱门包括主箱门和侧箱门,所述主箱门密封安装于所述接线口位置,所述侧箱门密封安装于所述检修口位置。车下接线箱还包括接线组件,所述接线组件包括连接相邻车下接线箱的车间连接器、连接车下设备的第一电缆接头,以及连接车上设备的第二电缆接头,所述车间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缆接头相对布置于所述箱体沿宽度的两侧;所述第二电缆接头设于所述箱体的顶端。所述箱体放置车间连接器及第一电缆接头的放置面为用于防止线缆过度弯折的倾斜放置面。车下接线箱还包括两组扎线杆组件,两组所述扎线杆组件分设于所述第一电缆接头及第二电缆接头的上端。所述扎线杆组件包括扎线杆及连接架,所述扎线杆的两端通过连接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电缆接头及第二电缆接头的上端。车下接线箱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箱体的上端通过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车体底部。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中部连接梁和上部连接梁,所述中部连接梁为竖梁或避免干涉车体的斜梁,所述上部连接梁为与车体底部连接的横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设置有接线口和检修口,接线口倾斜设置于箱体的底端,以形成接线操作区,其克服了现有的地铁车下柜接线困难问题,增大了操作人员在车底时面朝上时的操作空间,方便操作人员蹲坐时操作内部器件;同时,检修口设于箱体的一侧,使得操作人员在检修时无需进入车底即可进行操作。即采用接线口和检修口组合设置的形式使得车底操作空间增大、方便装配和维修,工作效率高,且其结构简单,通用性强。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是本技术轨道交通车下接线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轨道交通车下接线箱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箱体;11、接线口;12、检修口;13、倾斜放置面;2、箱门;21、主箱门;22、侧箱门;3、接线操作区;4、接线组件;41、车间连接器;42、第一电缆接头;43、第二电缆接头;5、扎线杆组件;51、扎线杆;52、连接架;6、安装支架;61、中部连接梁;62、上部连接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车下接线箱,包括箱体1、箱门2、接线口11和检修口12。其中,箱门2安装于接线口11和检修口12位置。接线口11倾斜设置于箱体1的底端,以形成方便操作人员接线的接线操作区3,其克服了现有的地铁车下柜接线困难问题,增大了操作人员在车底时面朝上时的操作空间,方便操作人员蹲坐时操作内部器件。同时,检修口12设于箱体1的一侧,使得操作人员在检修时无需进入车底即可进行操作。本技术采用接线口11和检修口12组合设置的形式使得车底操作空间增大、方便装配和维修,工作效率高,且其结构简单,通用性强。本实施例中,接线口11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使得箱体1最大程度的敞开,方便箱体1的内部器件进行接线操作。同时,车体的检修口12位于接线口11的一侧,即检修口12位于车体向外的一侧,方便操作人员对箱体1内部器件进行维修操作。如图1所示,箱门2包括主箱门21和侧箱门22。其中,主箱门21密封安装于接线口11位置,侧箱门22密封安装于检修口12位置。本实施例中,主箱门21及侧箱门22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接线口11和检修口12位置,其操作方便。进一步地,车下接线箱还包括接线组件4,接线组件4包括车间连接器41、第一电缆接头42和第二电缆接头43。其中,车间连接器41用于连接相邻车下接线箱,车间连接器41的设置方便接线箱之间线缆的拆卸安装;第一电缆接头42用于连接车下设备;第二电缆接头43用于连接车上设备。即本技术的接线箱根据线缆接线类型及走向要求划分为三组,以使不同接线需求的线缆分组设置,有效避免了线缆交叉现象的发生,且便于操作。同时,车间连接器41与第一电缆接头42相对布置于箱体1沿宽度的两侧;第二电缆接头43设于箱体1的顶端。其布局紧凑、无需占用额外的空间。进一步地,箱体1的放置车间连接器41及第一电缆接头42的放置面为倾斜放置面13。倾斜放置面13使得线缆在接入车体底部线槽时不会发生过度弯折,保证了接线可靠性及安全性;同时,线缆接入线槽避免了线缆与车底车架相互干涉的现象,使得车底布局紧凑整洁、方便后续操作。本实施例中,车下接线箱还包括两组扎线杆组件5,两组扎线杆组件5分设于第一电缆接头42及第二电缆接头43的上端,以方便固定、整理外部线缆。进一步地,扎线杆组件5包括扎线杆51及连接架52,扎线杆51的两端通过连接架52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电缆接头42及第二电缆接头43的上端。扎线杆51采用可拆卸的设置形式使得安装时可先安装箱体1再安装扎线杆51,其增加了箱体1安装时的操作空间,便于箱体1的安装。本实施例中,车下接线箱还包括安装支架6,箱体1的上端通过安装支架6安装于车体底部。进一步地,安装支架6包括相互连接的中部连接梁61和上部连接梁62,其中,中部连接梁61为竖梁或斜梁,斜梁的设置可避免与车体部件发生干涉;上部连接梁62为横梁,用于与车体底部连接。进一步地,安装支架6采用折弯梁,其结构简单、刚性强。箱体1采用低碳钢折弯成形,使得箱体1质量轻、强度高,且加工简单。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下接线箱,包括箱体及箱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口和检修口,其中,所述接线口倾斜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端,以形成方便操作人员接线的接线操作区;所述检修口设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箱门安装于所述接线口和检修口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下接线箱,包括箱体及箱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口和检修口,其中,所述接线口倾斜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端,以形成方便操作人员接线的接线操作区;所述检修口设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箱门安装于所述接线口和检修口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下接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口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检修口位于所述接线口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下接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包括主箱门和侧箱门,所述主箱门密封安装于所述接线口位置,所述侧箱门密封安装于所述检修口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下接线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组件,所述接线组件包括连接相邻车下接线箱的车间连接器、连接车下设备的第一电缆接头,以及连接车上设备的第二电缆接头,所述车间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缆接头相对布置于所述箱体沿宽度的两侧;所述第二电缆接头设于所述箱体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凯杨会锋周卫成许颖光陈雨雨刘瑛子徐小梅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