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线路铁塔地线引线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1690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线路铁塔地线引线提升装置,涉及提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线路铁塔地线引线提升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有卡爪,所述支撑架上端插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连接架的一端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挂钩。该高压线路铁塔地线引线提升装置,通过电动伸缩杆的设置,具备了自动升降的效果,达到了减少人力和提高检修效率的目的,通过卡爪的设置,从而起到了固定效果良好的作用,通过支撑杆和两个支撑架的设置,达到了提高支撑能力的目的,通过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配合设置,从而起到了减小占地面积的作用,达到了方便携带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线路铁塔地线引线提升装置
本技术涉及提升装置
,具体为一种高压线路铁塔地线引线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拉线式地线:用拉线作为入地体的地线。具体的就是吊线与拉线联通做地线用,或者由拉线上把引出,伸出电杆顶端。在10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检修中,为防止倒送电到正在检修线路上,避免危及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常用措施是在各工作地段两端和有可能反送电的分支(包括用户)装设工作接地线。装设工作接地线虽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既能防止倒送电,又能消除感应电,但挂设工作接地线对临时接地体埋设有比较高的要求。目前,系统内施工用的携带型短路接地线,都配有直径16毫米、长度750毫米的临时接地体,这在理想的接地环境中是完全符合要求的,施用也很方便。但是随着农村道路硬化工程的实施,在施用中,为了达到0.6米的规定深度,施工人员多采用铁锤猛打接地体,结果把接地体打得弯曲变形、焊接点开裂、与接地引线的螺丝松动、丝扣损坏造成接触不良等现象极为普遍,这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果在经常需要装设工作接地线的电杆旁,预先埋设一根永久性接地体来替代目前的临时接地体,这样工作时施用起来就方便多了。铁塔接地线,是将8~12mm钢筋埋入地下,端部焊接扁铁,与塔体底部采用螺栓连接。平时维护时,需要将螺栓卸下,测量接地线的接地电阻,正常后,再与塔体连接。实际工作时,由于塔体周围的土质下沉、地线变形等原因,接地扁铁螺栓卸开后,地线钢筋下拉,导致地线头部的扁铁不能重新装入塔体的原来位置。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4577873A中公开的高压线路铁塔地线引线提升装置,虽然,该提升装置具备提升的效果,但是,该高压线路铁塔地线引线提升装置,存在支撑能力弱,安装携带不方便,需要手动操作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线路铁塔地线引线提升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压线路铁塔地线引线提升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有卡爪,所述卡爪的内部设置有卡紧装置,所述支撑架上端插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中部的外表面设置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转动架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端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挂钩。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卡爪、转动架、连接架的数量均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架、卡爪、转动架和连接架均关于电动伸缩杆轴对称设置。可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内部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限位板的底部抵接,所述支撑杆一端的截面积大于另一端的截面积,。可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截面为梯形。可选的,所述卡紧装置由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连接块和弹簧座组成,所述连接块的形状为梯台形,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分别与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与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弹簧座的数量为三个,两个所述弹簧座分别与卡爪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弹簧座与支撑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座的上表面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挂钩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接地端头,所述接地端头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环。(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线路铁塔地线引线提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高压线路铁塔地线引线提升装置,通过电动伸缩杆的设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底部的挂钩进行移动,挂钩连接接地端头上端的固定环,使该高压线路铁塔地线引线提升装置具备了自动升降的效果,达到了减少人力和提高检修效率的目的,通过卡爪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卡爪进行固定和卡紧,从而起到了固定效果良好的作用。2、该高压线路铁塔地线引线提升装置,通过支撑杆和两个支撑架的设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支撑杆抵接在限位板的凹槽中使该高压线路铁塔地线引线提升装置具备了支撑效果良好的效果,达到了提高支撑能力的目的,通过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方便该装置进行折叠,从而起到了减小占地面积的作用,达到了方便携带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转动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卡爪;3、第一转动轴;4、转动架;5、限位板;6、第二转动轴;7、连接架;8、电动伸缩杆;9、挂钩;10、支撑杆;11、第一弹簧;12、第二弹簧;13、第三弹簧;14、连接块;15、弹簧座;16、接地端头;17、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高压线路铁塔地线引线提升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有卡爪2,卡爪2的内部设置有卡紧装置,卡紧装置由第一弹簧11、第二弹簧12、第三弹簧13、连接块14和弹簧座15组成,连接块14的形状为梯台形,连接块14的两侧分别与第二弹簧12和第三弹簧13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1与连接块14的顶部固定连接,弹簧座15的数量为三个,两个弹簧座15分别与卡爪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个弹簧座15与支撑架1的底面固定连接,弹簧座15的上表面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架1上端插接有第一转动轴3,第一转动轴3中部的外表面设置有转动架4,转动架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支撑架1的内部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一端与限位板5的底部抵接,支撑杆10一端的截面积大于另一端的截面积,限位板5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的截面为梯形,转动架4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轴6固定连接有连接架7,支撑架1、卡爪2、转动架4、连接架7的数量均设置有两个,支撑架1、卡爪2、转动架4和连接架7均关于电动伸缩杆8轴对称设置,连接架7的一端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8,电动伸缩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挂钩9,挂钩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接地端头16,接地端头16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环17。使用过程中拆卸时,先将挂钩9钩接在接地端头16的固定环17内,通过第一弹簧11、第二弹簧12和第三弹簧13使卡爪2能够牢牢的固定在铁塔的安装座上,将转动架4进行转动,将支撑杆10抵接在限位板5合适的凹槽处,启动电动伸缩杆8,使挂钩9能够升起,防止接地端头16下降,安装时,将接地端头16通过电动伸缩杆8的移动重新返回原位,取下挂钩9,将卡爪2分开取下固支撑架1,经过第一转动轴3和第二转动轴6将该装置进行折叠。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该高压线路铁塔地线引线提升装置,通过电动伸缩杆8的设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电动伸缩杆8带动底部的挂钩9进行移动,挂钩9连接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线路铁塔地线引线提升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有卡爪(2),所述卡爪(2)的内部设置有卡紧装置,所述支撑架(1)上端插接有第一转动轴(3),所述第一转动轴(3)中部的外表面设置有转动架(4),所述转动架(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所述转动架(4)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轴(6)固定连接有连接架(7),所述连接架(7)的一端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8),所述电动伸缩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挂钩(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线路铁塔地线引线提升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有卡爪(2),所述卡爪(2)的内部设置有卡紧装置,所述支撑架(1)上端插接有第一转动轴(3),所述第一转动轴(3)中部的外表面设置有转动架(4),所述转动架(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所述转动架(4)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轴(6)固定连接有连接架(7),所述连接架(7)的一端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8),所述电动伸缩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挂钩(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线路铁塔地线引线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卡爪(2)、转动架(4)、连接架(7)的数量均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架(1)、卡爪(2)、转动架(4)和连接架(7)均关于电动伸缩杆(8)轴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线路铁塔地线引线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内部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一端与限位板(5)的底部抵接,所述支撑杆(10)一端的截面积大于另一端的截面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森佳徐超王涛杨凯魏进岳强杨亚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长供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