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护且抗氧化的石墨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64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维护且抗氧化的石墨电极,包括支撑底座、伸缩气缸和石墨电极本体,所述支撑底座上端面的边缘处安装有伸缩气缸,且伸缩气缸顶部的输出端固定有侧板,并且侧板内壁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石墨电极本体位于相邻侧板的中间,且石墨电极本体的外壁上铺设有抗氧化层,所述抗氧化层的外壁上从上到下安装有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且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外壁的上通过固定件相连接,所述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的内壁上均粘接有防护垫的一端。该便于维护且抗氧化的石墨电极,不仅加强了对石墨电极外壁的防护,从而减少发生的氧化,同时也方便对石墨电极的底部进行维修,避免维修时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维护且抗氧化的石墨电极
本技术涉及石墨电极
,具体为一种便于维护且抗氧化的石墨电极。
技术介绍
石墨电极是指以石油焦、沥青焦为骨料,煤沥青为黏结剂,经过原料煅烧、破碎磨粉、配料、混捏、成型、焙烧、浸渍、石墨化和机械加工而制成的一种耐高温石墨质导电材料,称为人造石墨电极,以区别于采用天然石墨为原料制备的天然石墨电极,然而现有的石墨电极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石墨电极对于外壁上的抗氧化性能较差,从而使得石墨电极的外壁易受到损坏,从而降低石墨电极的使用性;(2)现有的石墨电极不便进行维护,由于石墨电极的体积较大,从而使得在对石墨电极维护时,费时费力,同时对于石墨电极底部的连接头不方便维护和维修。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的石墨电极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护且抗氧化的石墨电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石墨电极对于外壁上的抗氧化性能较差和不便进行维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维护且抗氧化的石墨电极,包括支撑底座、伸缩气缸和石墨电极本体,所述支撑底座上端面的边缘处安装有伸缩气缸,且伸缩气缸顶部的输出端固定有侧板,并且侧板内壁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石墨电极本体位于相邻侧板的中间,且石墨电极本体的外壁上铺设有抗氧化层,所述抗氧化层的外壁上从上到下安装有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且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外壁的上通过固定件相连接,所述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的内壁上均粘接有防护垫的一端,且防护垫的另一端连接在石墨电极本体的外壁上,所述上防护板的边侧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块,所述上防护板底部的边缘处固定有卡柱,且卡柱安装在对接槽的内部,并且对接槽预留在下防护板的顶部边缘处,所述石墨电极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部安装有连接电极头的一端,所述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的外壁上均开设有透气孔。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关于支撑底座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固定块和卡槽之间相互卡合。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层的材质设计为氮化硅陶瓷垫,且抗氧化层布满石墨电极本体的外壁。优选的,所述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结构设计,且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均与石墨电极本体共中心轴线,并且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的直径均大于石墨电极本体的直径。优选的,所述卡柱关于上防护板的中心等角度分布,且卡柱的个数和对接槽的个数相等。优选的,所述防护垫与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的内壁为粘接一体化结构,且防护垫为圆环状结构设计,并且防护垫的厚度大于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与石墨电极本体之间的间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维护且抗氧化的石墨电极,不仅加强了对石墨电极外壁的防护,从而减少发生的氧化,同时也方便对石墨电极的底部进行维修,避免维修时费时费力的问题;(1)通过将抗氧化层的材质设计为氮化硅陶瓷垫,从而增加了外壁的抗氧化性能,同时通过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的安装,也减少了外面雨水对石墨电极外壁的腐蚀;(2)通过将固定块卡合在卡槽的内部,从而使得通过伸缩气缸的升高调节石墨电极的高度,使得底部的连接电极头暴露出,从而便于对石墨电极底部的连接电极头进行防护和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石墨电极本体和上防护板安装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石墨电极本体和上防护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支撑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底座;2、伸缩气缸;3、侧板;4、固定块;5、石墨电极本体;6、抗氧化层;7、上防护板;8、卡槽;9、卡柱;10、下防护板;11、对接槽;12、固定件;13、防护垫;14、固定槽;15、连接电极头;16、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维护且抗氧化的石墨电极,包括支撑底座1、伸缩气缸2、侧板3、固定块4、石墨电极本体5、抗氧化层6、上防护板7、卡槽8、卡柱9、下防护板10、对接槽11、固定件12、防护垫13、固定槽14、连接电极头15和透气孔16,支撑底座1上端面的边缘处安装有伸缩气缸2,且伸缩气缸2顶部的输出端固定有侧板3,并且侧板3内壁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固定块4,石墨电极本体5位于相邻侧板3的中间,且石墨电极本体5的外壁上铺设有抗氧化层6,抗氧化层6的外壁上从上到下安装有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且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外壁的上通过固定件12相连接,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的内壁上均粘接有防护垫13的一端,且防护垫13的另一端连接在石墨电极本体5的外壁上,上防护板7的边侧开设有卡槽8,且卡槽8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块4,上防护板7底部的边缘处固定有卡柱9,且卡柱9安装在对接槽11的内部,并且对接槽11预留在下防护板10的顶部边缘处,石墨电极本体5的底部开设有固定槽14,且固定槽14的内部安装有连接电极头15的一端,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的外壁上均开设有透气孔16;固定块4关于支撑底座1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固定块4和卡槽8之间相互卡合,通过将固定块4卡合在卡槽8的内部,从而便于将固定块4和卡槽8固定在一起,从而方便通过伸缩气缸2调节石墨电极本体5的高度;抗氧化层6的材质设计为氮化硅陶瓷垫,且抗氧化层6布满石墨电极本体5的外壁,氮化硅陶瓷垫的设计,有利于增加石墨电极本体5外壁的抗氧化性能,从而延长石墨电极本体5的使用时间;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结构设计,且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均与石墨电极本体5共中心轴线,并且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的直径均大于石墨电极本体5的直径,方便通过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对石墨电极本体5的外壁进行防护,减少雨水对石墨电极本体5外壁的腐蚀;卡柱9关于上防护板7的中心等角度分布,且卡柱9的个数和对接槽11的个数相等,方便将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安装在一起,从而增加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连接的稳定性;防护垫13与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的内壁为粘接一体化结构,且防护垫13为圆环状结构设计,并且防护垫13的厚度大于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与石墨电极本体5之间的间距,方便对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与石墨电极本体5之间连接的缝隙进行封堵,避免雨水进入,同时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与石墨电极本体5之间留有缝隙,也便于通过透气孔16将内部的温度传递出去。工作原理:该便于维护且抗氧化的石墨电极在使用时,根据图1和图4所示,当需要对石墨电极本体5的外壁进行安装时,首先工作人员将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均套设在石墨电极本体5的外壁上,然后通过固定件12将上防护板7和下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维护且抗氧化的石墨电极,包括支撑底座(1)、伸缩气缸(2)和石墨电极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上端面的边缘处安装有伸缩气缸(2),且伸缩气缸(2)顶部的输出端固定有侧板(3),并且侧板(3)内壁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固定块(4),所述石墨电极本体(5)位于相邻侧板(3)的中间,且石墨电极本体(5)的外壁上铺设有抗氧化层(6),所述抗氧化层(6)的外壁上从上到下安装有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且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外壁的上通过固定件(12)相连接,所述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的内壁上均粘接有防护垫(13)的一端,且防护垫(13)的另一端连接在石墨电极本体(5)的外壁上,所述上防护板(7)的边侧开设有卡槽(8),且卡槽(8)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块(4),所述上防护板(7)底部的边缘处固定有卡柱(9),且卡柱(9)安装在对接槽(11)的内部,并且对接槽(11)预留在下防护板(10)的顶部边缘处,所述石墨电极本体(5)的底部开设有固定槽(14),且固定槽(14)的内部安装有连接电极头(15)的一端,所述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的外壁上均开设有透气孔(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维护且抗氧化的石墨电极,包括支撑底座(1)、伸缩气缸(2)和石墨电极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上端面的边缘处安装有伸缩气缸(2),且伸缩气缸(2)顶部的输出端固定有侧板(3),并且侧板(3)内壁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固定块(4),所述石墨电极本体(5)位于相邻侧板(3)的中间,且石墨电极本体(5)的外壁上铺设有抗氧化层(6),所述抗氧化层(6)的外壁上从上到下安装有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且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外壁的上通过固定件(12)相连接,所述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的内壁上均粘接有防护垫(13)的一端,且防护垫(13)的另一端连接在石墨电极本体(5)的外壁上,所述上防护板(7)的边侧开设有卡槽(8),且卡槽(8)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块(4),所述上防护板(7)底部的边缘处固定有卡柱(9),且卡柱(9)安装在对接槽(11)的内部,并且对接槽(11)预留在下防护板(10)的顶部边缘处,所述石墨电极本体(5)的底部开设有固定槽(14),且固定槽(14)的内部安装有连接电极头(15)的一端,所述上防护板(7)和下防护板(10)的外壁上均开设有透气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护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玉明陈永顺樊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宇林德石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