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发展,其不断减轻的重量和变小的体积扩大了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应用范围。随着当前对显示装置的大屏占比的需求日益增长,许多厂商采用在屏幕进行打孔的技术,进而将摄像头、传感器等必不可少的正面功能部件容纳其中,因此显示面板的打孔技术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由于有机发光显示器对氧气和水汽非常敏感,从打孔区域渗入到发光层内部的水氧会严重影响器件的发光寿命,因此,在显示面板进行打孔之后,如何有效隔断打孔区域和有效显示(AA)区之间的水氧渗透,保证封装的可靠性,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对打孔屏的开孔区域实现良好的侧向封装,隔断水氧在开孔区域和有效显示(AA)区之间的侧向渗透。为实现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用于设置相机模组的预设孔(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n一基板(301),所述基板(301)蚀刻形成以所述预设孔(101)为中心,间隔设置的多个同心圆分布的环形凹槽;/n一第一缓冲层(302),形成于所述基板(301)的第一侧,所述第一缓冲层(302)蚀刻形成多个第一环形通槽,所述第一环形通槽与所述环形凹槽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环形通槽的内壁的背离所述基板(301)的第一区域形成一内缩肩台(310),所述第一环形通槽的内壁的靠近所述基板(301)的第二区域与所述环形凹槽连通并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n一第一发光层(303),形成于所述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用于设置相机模组的预设孔(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一基板(301),所述基板(301)蚀刻形成以所述预设孔(101)为中心,间隔设置的多个同心圆分布的环形凹槽;
一第一缓冲层(302),形成于所述基板(301)的第一侧,所述第一缓冲层(302)蚀刻形成多个第一环形通槽,所述第一环形通槽与所述环形凹槽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环形通槽的内壁的背离所述基板(301)的第一区域形成一内缩肩台(310),所述第一环形通槽的内壁的靠近所述基板(301)的第二区域与所述环形凹槽连通并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
一第一发光层(303),形成于所述第一缓冲层(302)背离所述基板(301)的一侧;
一第二发光层(304),形成于所述容置空间;以及
一封装层(305),覆盖所述第一发光层(303)的表面、所述第一环形通槽的内壁、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层(304)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通槽中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对应的区域的宽度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开口宽度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层(303)以所述预设孔(101)为中心,间隔设置的多个同心圆分布的第二环形通槽,所述第二环形通槽露出所述内缩肩台(310)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环形通槽的内壁和所述环形凹槽的表面;所述封装层(305)还覆盖所述内缩肩台(310)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环形通槽的内壁;所述内缩肩台(310)的上表面为所述内缩肩台(310)背离所述基板(301)一侧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一第二缓冲层(306),形成于所述第一缓冲层(302)背离所述基板(301)的一侧,所述第二缓冲层(306)蚀刻形成与所述第二环形通槽具有相等宽度且对应设置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杨东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