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绕制装置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1552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7
一种线圈绕制装置,包括线圈连接器,线圈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底座和自锁压接盖,所述自锁压接盖表面设置有中央电缆槽口,所述自锁压接盖内部设置有两排空槽,所述连接器底座内部设置有两排与所述空槽吻合的底座刺破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线圈绕制设备,包括绕制电缆、线圈磁芯及上述的线圈绕制装置;所述绕制电缆通过所述线圈绕制装置绕制在所述线圈磁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线圈绕制方便快捷,线圈绕制后各匝平行均匀,形状稳定可靠,可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圈绕制装置及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学领域,尤其涉及磁芯线圈,特别是一种线圈绕制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磁通在空间所形成的闭合回路称之为磁路,实际应用中需要特定的磁路结构,例如环形磁路、矩形磁路、柱形磁路、均匀平行磁路、梯形磁路等,特定的磁路结构一般是通过软磁材料组合结构实现,磁源可以是永磁体或载流线圈,永磁体难以获得或改变所需要的磁感应强度值,所以工业中应用得最多的是利用载流线圈。载流线圈和软磁材料磁芯构成的磁路,需要解决线圈均匀、平行密绕于磁芯上并固定,对于市场份额大的标准器件,一般是利用专用设备绕制在线圈骨架上,然后将骨架套接到磁芯上予以实现。但在工业强电磁领域,线圈匝数不多,但大多数存在工程定制、磁芯尺寸大、磁路结构复杂的情况,这个领域一般是现场手工绕制,穿绕和固定困难,费时费力,工艺复杂,难以保证均匀密绕和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圈绕制装置及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磁芯线圈绕制操作复杂,费时费力,难以保证均匀程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连接器本体(1),所述线圈连接器本体(1)包括连接器底座(7)和自锁压接盖(8),所述自锁压接盖(8)表面设置有中央电缆槽口(9),所述自锁压接盖(8)内部设置有两排空槽(44),所述连接器底座(7)内部设置有两排与所述空槽(44)吻合的底座刺破接头(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连接器本体(1),所述线圈连接器本体(1)包括连接器底座(7)和自锁压接盖(8),所述自锁压接盖(8)表面设置有中央电缆槽口(9),所述自锁压接盖(8)内部设置有两排空槽(44),所述连接器底座(7)内部设置有两排与所述空槽(44)吻合的底座刺破接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刺破接头(11)包括两个位于两端独立的端部刺破针(13)和若干对刺破针对(45),每一对所述刺破针对(45)包括两个绕制刺破针(14),两个所述绕制刺破针(14)之间通过金属桥(15)错位连接,绕制电缆(2)从任意一个所述端部刺破针(13)穿出,并进入到相邻的一对所述刺破针对(45)内部,所述绕制电缆(2)从一对所述刺破针对(45)绕出后进入相邻的一对所述刺破针对(45),每一个所述绕制刺破针(14)顶端均设置有刺破针头槽(16),所述绕制电缆(2)通过中央电缆槽口(9)进入绕制刺破针(14)顶端的刺破针头槽(16),所述自锁压接盖(8)压接后所述刺破针头槽(16)与所述绕制电缆(2)电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刺破针(13)和绕制刺破针(14)底端均连接有刺破接头孔(17),所述刺破接头孔(17)顶端通过针孔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志昌张义邴王震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万森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