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可视标识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51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可视标识牌。一种无人机可视标识牌,其中,包括标识板,还包括双层圆形卡箍,所述双层圆形卡箍包括上层圆形卡箍与下层圆形卡箍,所述上层圆形卡箍与所述下层圆形卡箍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上层圆形卡箍与所述标识板的顶部进行连接,所述下层圆形卡箍上设有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所述标识板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与所述下层圆形卡箍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标识牌设置成适合于无人机飞行查看的形态,使得无人机的拍摄巡视照片中能够通过标识牌反应出线路设备缺陷相对应的线路信息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可视标识牌
本技术涉及标识牌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人机可视标识牌。
技术介绍
目前无人机巡视广泛应用在配网线路巡视维护中,但在巡视过程中,在跨山跨岭并且多线路穿行的地方由于缺乏参照物,无人机的操控人员无法对线路设备位置、名称及编号进行准确判断,导致发现的线路设备缺陷无法正确匹配到相应线路设备,电线杆上现有的标识牌通常是垂直于底面或是朝向地面,在巡视中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高于电线杆上的标识牌,现有的标识牌无法为无人机的巡视提供路线信息。故在实际无人机巡视中,往往需要通过有经验的老师傅带队,在跨山跨岭并且多线路穿行的地方对线路进行判断,但受限于记忆和相似地形的问题,判断往往会出现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电线杆上没有针对无人机标识牌从而导致无人机飞行缺乏参照物的缺点,提供一种无人机可视标识牌。本技术能够将标识牌设置成适合于无人机飞行查看的形态,使得无人机的拍摄巡视照片中能够通过标识牌反应出线路设备缺陷相对应的线路信息位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可视标识牌,其中,包括标识板,还包括双层圆形卡箍,所述双层圆形卡箍包括上层圆形卡箍与下层圆形卡箍,所述上层圆形卡箍与所述下层圆形卡箍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上层圆形卡箍与所述标识板的顶部进行连接,所述下层圆形卡箍上设有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所述标识板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与所述下层圆形卡箍进行连接。本技术方案中由于下层圆形卡箍与标识板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连接,故标识板与双层圆形卡箍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再将双层圆形卡箍卡扣在电线杆上,从而使得标识板与电线杆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且倾斜向上,便于无人机飞行时,能够看到标识牌上的标识信息,在进行拍摄记录时,能够拍到标识板上显示的相关的地理位置信息或其他信息。进一步的,所述标识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夹角为45°。夹角设置成45°是便于无人机摄像头在空中飞行时进行拍摄观察。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圆形卡箍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焊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下层圆形卡箍焊接。所述上层圆形卡箍与所述标识板的顶部焊接,所述标识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焊接。进一步的,所述标识板上设有标识牌贴纸。标识牌贴纸上印有相关的位置信息或是设备信息,便于无人机在进行飞行巡视时能够通过标识牌上的信息进行飞行路线的判断或是巡视设备的判断。进一步的,所述标识牌贴纸采用的是热转印纸。需要更新标识板上的信息时,只用将标识板上的热转印纸进行更换即可,不需要重新制作标识板。进一步的,所述标识牌贴纸的表面上涂有荧光层。无人机在光线暗淡的时候进行巡视时,由于标识牌贴纸上涂有荧光层,故无人机也能拍摄到标识牌上的指示信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均采用铝合金材料。所述双层圆形卡箍采用不锈钢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将标识板与双层圆形卡箍形成一个固定的倾斜角度,向上的倾斜角度便于无人机在飞行的过程中能够拍摄到标识板上的显示的信息,无人机的拍摄巡视照片中能够反应出线路设备缺陷相对应的线路信息位置;通过在标识板上设置热转印纸和荧光层,使得需要更换显示信息是直接更换热转印纸即可,不需要重新制作标识牌,在光线暗淡时进行无人机巡视,标识板上的荧光层能够反光,便于无人机进行拍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无人机可视标识牌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无人机可视标识牌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无人机可视标识牌的俯视图。图示标记说明如下:1-标识板,2-上层圆形卡箍,3-下层圆形卡箍,4-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第三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无人机可视标识牌的实施例。一种无人机可视标识牌,包括标识板1、双层圆形卡箍、第二连接杆5和第三连接杆6,双层圆形卡箍包括上层圆形卡箍2与下层圆形卡箍3,上层圆形卡箍2与下层圆形卡箍3通过第一连接杆4进行连接,上层圆形卡箍2与标识板1的顶部焊接,标识板1的底部通过的第二连接杆5和第三连接杆6与下层圆形卡箍3进行连接,标识板1与双层圆形卡箍形成倾斜角度。其中,标识板1与双层圆形卡箍通过第二连接杆5与第三连接杆6形成45°角度,第二连接杆5与第三连接杆6焊接在下层圆形卡箍3与标识板1底部之间,标识板1上设有标识牌贴纸,标识牌贴纸采用的是热转印纸,热转印纸上印刷需要进行标识的信息,另外标识牌贴纸的表面上涂有荧光层,在光线暗淡的时,荧光层能够进行反光。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标识板1与双层圆形卡箍通过第二连接杆5与第三连接杆6形成45°角度,并不是对标识板1与双层圆形卡箍之间形成角度的限制,而是一种优选,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角度大小。另外,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和第三连接杆6采用的是铝合金。双层圆形卡箍采用不锈钢材料。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文所述:利用双层圆形卡箍将标识板1卡扣在电线杆上,标识板1向上倾斜,无人机在进行巡视时能够在空中查看到标识板1上的相关信息,为无人机提供相关参照物,在拍摄巡视照片中反应出线路设备缺陷相对应的线路信息位置。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可视标识牌,包括标识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层圆形卡箍,所述双层圆形卡箍包括上层圆形卡箍与下层圆形卡箍,所述上层圆形卡箍与所述下层圆形卡箍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上层圆形卡箍与所述标识板的顶部进行连接,所述下层圆形卡箍上设有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所述标识板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与所述下层圆形卡箍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可视标识牌,包括标识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层圆形卡箍,所述双层圆形卡箍包括上层圆形卡箍与下层圆形卡箍,所述上层圆形卡箍与所述下层圆形卡箍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上层圆形卡箍与所述标识板的顶部进行连接,所述下层圆形卡箍上设有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所述标识板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与所述下层圆形卡箍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可视标识牌,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夹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可视标识牌,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圆形卡箍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可视标识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下层圆形卡箍焊接。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鹏梁世诚钟成杰吴鸿智范健飞高超罗文远马学勤谭敏高朝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