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天窗式局部纹理防伪印刷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51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天窗式局部纹理防伪印刷物,其通过印刷纤维、复合印刷层、切割开槽、印刷、添加保护层、包边这六个工艺步骤生产加工出伪印刷物,包括底层以及印刷在底层上的防伪层,底层背离防伪层的一侧设有第一粘层,防伪层背离底层的一侧粘接有印刷层,印刷层上开设有用于识别防伪层内的防伪纤维的通槽。当需要获取防伪纤维和识别码的图像信息时,可以直接通过通槽和印刷层进行获取,无需将印刷层从底层上揭开抛弃掉,具有延长印刷内容在伪印刷物上的存续时间,使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天窗式局部纹理防伪印刷物
本技术涉及防伪印刷物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开天窗式局部纹理防伪印刷物。
技术介绍
防伪标签的意义是品牌性用户保护自己品牌的方案和有效手段,但是选择防伪技术也是我们目前一大难题,一般用户在选择防伪技术的时候不知从何下手,因为首先我们对防伪技术没有深入的了解,只知道他是不可复制、产品的身份证,但是居民身份证是统一的,防伪技术是要量身打造的。现有的,公开号为CN10887587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检测鉴定注册商标的商品真品的防伪标签,在商品上安装着能够检测出完整二维码防伪信息的印有不完整二维码图像的防伪标签,以膜或涂层覆盖着二维码图像,消费者购买商品后揭开膜或刮开涂层、用手机或微信扫描防伪标签检测鉴定商品真伪。这种标签大致包括装有承载有防伪信息的二维码图像层和揭开膜层,而通常情况下,产品的印刷内容是印刷在揭开膜层上的,当购买者鉴别产品真伪时,需要将揭开膜层撕下,此时印刷在揭开膜层也随之被抛弃,存在印刷内容的存在周期较短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天窗式局部纹理防伪印刷物,其具有延长了印刷内容在防伪印刷物表面存续的时间进而使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开天窗式局部纹理防伪印刷物,包括底层以及印刷在底层上的防伪层,所述底层背离防伪层的一侧设有第一粘层,所述防伪层背离底层的一侧粘接有印刷层,所述印刷层上开设有用于识别防伪层内的防伪纤维的通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印刷有印刷内容的印刷层粘接固定在底层上,当购买者需要通过扫描防伪纤维和印刷在印刷层上的识别码进行扫描识别时,可以直接通过通槽获得防伪纤维的分布情况,这样设置,无需对印刷层进行揭开抛弃,从而延长了印刷内容在防伪印刷物表面存续的时间,使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印刷层背离防伪层的一侧固设有透明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将通槽的槽口遮挡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层的设置,位于通槽底部的防伪层起到了隔离和保护的作用,减少了防伪纤维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发生脱落现象的可能,同时保护层为透明状,也不会影响购买者看到防伪纤维在底层上的分布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层背离印刷层的一侧设有用于将通槽的槽口遮挡住的刮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刮层的设置,将保护层的表面覆盖住,减少了伪造者直接透过保护层获得防伪纤维的分布情况以及形状后进行伪造的可能,同时刮层为一次性使用,一旦伪造者将刮层刮开则难以将伪印刷物复原,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该伪印刷物的防伪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层是由透明膜制成的保护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透明膜的设置,有利于购买者对伪印刷物的进行鉴定真伪时透过透明膜清楚地看到防伪纤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粘层、底层以及印刷层的外周缘共同粘接有包边胶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边胶层将第一粘层、底层以及印刷层的外周缘包裹住,减少了生产者在将伪印刷物从第二离型纸上揭下粘贴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的外侧时对第一粘层、底层以及印刷层的外周缘造成损坏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包边胶层靠近第一粘层且背离底层的一侧固设有横截面为L型的连接条,L型的所述连接条分为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连接条的竖直部通过胶水粘接在包边胶层背离底层的一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以通过拉动连接条将伪印刷物从第二离型纸上揭下,降低了生产者将伪印刷物从第二离型纸上揭下的难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条的水平部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与第一粘层相对应,且所述连接条的朝向第一粘层的一侧设有第二粘层,且所述第二粘层与第一粘层背离底层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相齐平,所述第二粘层背离连接条的一侧粘附有第一离型纸。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生产者将伪印刷物粘贴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的外侧时,生产者再将第一离型纸从第二粘层上揭下,并将第二粘层粘贴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的外侧,这样设置,增大了伪造者通过连接条将伪印刷物从产品或者产品包装的外侧揭下后转移粘接在伪造品上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离型纸与第二粘层的平面面积相同且在竖直方向上相对齐,且所述第一离型纸的边缘一体连接有拉舌。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拉舌的设置,便于操作者快速的将第一离型纸从第二粘层上揭下,提高了工作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对产品进行真伪鉴定时,购买者通过通槽即可获得伪印刷物条的形状及分布情况,无需将印刷层从底层上揭下抛弃掉,从而使得印刷内容继续存续在印刷层上,使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2.增设连接条以及第二粘层和第一离型纸,便于操作者将伪印刷物从第二离型纸上揭下后并粘接在产品或产品包装的外侧,再将第一离型纸从第二粘层上揭下,将连接条通过第二粘层粘接在产品或产品包装的外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利于伪印刷物稳定粘贴在产品或产品包装的外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第一粘层、底层、防伪层以及印刷纸层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防伪标签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防伪标签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用于体现防伪标签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A部的放大图。图6是图4中B部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第一粘层;2、底层;3、防伪层;4、印刷纸层;41、通槽;42、保护层;421、刮层;5、包边胶层;51、连接条;511、第二粘层;512、第一离型纸;5121、拉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开天窗式局部纹理防伪印刷物,包括底层2以及印刷在底层2上的防伪层3,防伪层3由多个形状不规则且呈不规则形状分布的防伪纤维构成,防伪层3呈条形分布在底层2上,底层2背离防伪层3的一侧粘接有由胶水制成的第一粘层1,防伪层3背离底层2的一侧粘接有一层不透明的印刷层4,印刷层4上开设有通槽41,通槽41的开设位置与防伪层3的位置对应,通槽41槽口的面积小于防伪层3的面积,可以通过通槽41看到部分防伪纤维,印刷层4背离底层2的一侧印刷有和品牌标识相关的印刷内容以及识别码。参照图1和图2,生产时,生产者通过通槽41的槽口对防伪纤维以及印刷层4表面的识别码进行拍照,并将获得的图像信息上传并录入到防伪数据库内。对产品真伪进行鉴定时,购买者使用手机通过通槽41对伪印刷物上的防伪纤维以及印刷层4上的识别码进行扫描,手机自动跳转到防伪数据库的界面,若防伪数据库中没有与其相匹配的图片信息,则代表该产品为仿造品;反之,则为正品。这样设置,使得购买者在鉴别产品真伪时将印刷层4从底层2上揭下并连同印刷内容抛弃掉,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实施例2:参照图3和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开天窗式局部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天窗式局部纹理防伪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2)以及印刷在底层(2)上的防伪层(3),所述底层(2)背离防伪层(3)的一侧设有第一粘层(1),所述防伪层(3)背离底层(2)的一侧粘接有印刷层(4),所述印刷层(4)上开设有用于识别防伪层(3)内的防伪纤维的通槽(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天窗式局部纹理防伪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2)以及印刷在底层(2)上的防伪层(3),所述底层(2)背离防伪层(3)的一侧设有第一粘层(1),所述防伪层(3)背离底层(2)的一侧粘接有印刷层(4),所述印刷层(4)上开设有用于识别防伪层(3)内的防伪纤维的通槽(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天窗式局部纹理防伪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层(4)背离防伪层(3)的一侧固设有透明的保护层(42),所述保护层(42)将通槽(41)的槽口遮挡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天窗式局部纹理防伪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42)背离印刷层(4)的一侧设有用于将通槽(41)的槽口遮挡住的刮层(42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开天窗式局部纹理防伪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42)是由透明膜制成的保护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天窗式局部纹理防伪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层(1)、底层(2)以及印刷层(4)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玉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印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