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钢坤专利>正文

多层真空复合换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38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层真空复合换热管,由中心管(1)、外层管(2)、亚光吸热层(3)、中间管(4)、隔离环(5)、封头(6)、反射膜(7)组成,其特征是外壁有亚光吸热层(3)的中心管(1)外套有中间管(4),外壁有亚光吸热层(3)的内壁有反射膜(7)的中间管(4)外套有外层管(2)、内壁有反射膜(7)的外层管(2)的两端装有封头(6),中心管(1)与中间管(4)之间、中间管(4)与外层管(2)之间有带孔的隔离环(5)。(*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单向传热的多层真空复合换热管。二
技术介绍
目前所使用的换热器中,通常以热的良导体金属管为换热管。现有技术的换热管的管壁均为单层结构。热能传导的方向取决于换热管内外的相对温度,即若管外的温度高于管内,则热能从管外传递至管内,反之亦然。当管内外的温度相等即温差为零时,热传递作用或双向热传递速率达到平衡。现有技术的换热管的不足在于,二次介质只能获得与一次热源介质相当的温度,对以集热为目的的换热器,二次介质只能有限升温至一次热源介质相当的温度,对多数场合则失去应用价值。例如,火(热)电厂、某些化工厂的冷却水、地下水、海水等带热废水或天然水,由于其温度不太高,集热的二次介质升温有限,往不能被加以应用。但这些热源中,确实含有大量的能量资源,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视这些废热或天然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应用。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单向传热特性的多层真空复合换热管。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中心管、外层管、亚光吸热层、中间管、隔离环、封头、反射膜组成,其外壁有亚光吸热层的中心管外套有中间管,外壁有亚光吸热层的内壁有反射膜的中间管外套有外层管、内壁有反射膜的外层管的两端装有封头,中心管与中间管之间、中间管与外层管之间有带孔的隔离环。本技术,中心管与中间管之间、中间管与外层管之间呈真空状态。本技术涉及的多层真空复合换热管,首先将外界介质的热能通过管壁吸收后,管壁再仅以热(红外线)辐射的方式径向将热能透过管壁面的真空间隙,传递至相邻管壁。真空间隙段路径热能的传递只有热(红外线)辐射作用,以及热的非对称结构的复合管壁。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制作方便,单向传热效果明显,成本低等特点。四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是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心管 2-外层管 3-亚光吸热层 4-中间管 5-隔离环6-封头7-反射膜五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外壁有亚光吸热层3的管外套有中间管4,外壁有亚光收热层3的内壁有反射膜7的中间管4管外套有外层管2、内壁有反射膜7的中间管4管外套有外层管2、内壁有反射膜7的外层管2的两端装有封头6,中心管1与中间管4、中间管4与外层管2之间有带孔的隔离环5。权利要求1.一种多层真空复合换热管,由中心管(1)、外层管(2)、亚光吸热层(3)、中间管(4)、隔离环(5)、封头(6)、反射膜(7)组成,其特征是外壁有亚光吸热层(3)的中心管(1)外套有中间管(4),外壁有亚光吸热层(3)的内壁有反射膜(7)的中间管(4)外套有外层管(2)、内壁有反射膜(7)的外层管(2)的两端装有封头(6),中心管(1)与中间管(4)之间、中间管(4)与外层管(2)之间有带孔的隔离环(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真空复合换热管,其特征是中心管(1)与中间管(4)之间、中间管(4)与外层管(2)之间呈真空状态。专利摘要多层真空复合换热管涉及一种具有单向传热的多层真空复合换热管。针对现有技术的换热管的不足在于,二次介质只能获得与一次热源介质相当的温度,对以集热为目的的换热器,二次介质只能有限升温至一次热源介质相当的温度,对多数场合则失去应用价值,而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单向传热的多层真空复合换热管。所采用技术方案是外壁有亚光吸热层3的中心管1外套有中间管4,外壁有亚光吸热层3的内壁有反射膜7的中间管4外套有外层管2、内壁有反射膜7的外层管2的两端装有封头6,中心管1与中间管4之间、中间管4与外层管2之间有带孔的隔离环5。文档编号F28D7/00GK2586121SQ0224527公开日2003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8日专利技术者李钢坤 申请人:李钢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钢坤
申请(专利权)人:李钢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