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电压采集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1330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电压采集装置及系统,该装置包括:双向二极管与二极管并联,接入电压信号采集端的正极与负极之间,二极管与两电容并联,二极管负极与电容之间串接电阻,二极管正极与电容之间串接电阻,两电容的两极之间分别串接电阻;两电阻分别与电容并联;所述电压信号采集端获得的电压信号由电压感应电极采集;交流电压传感器的U+、U‑接口分别接输入电压;交流电压传感器的Ug接口串接电阻后,接运放,并经运放处理后形成输出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极大的提高轨道电路室外设备的维护效率,降低维护工作的难度和劳动强度,节约开支,降低区间轨道电路室外设备的故障率,做到及时发现、提前预防、快速处理,确保系统的整体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接触式电压采集装置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轨道电路室外监测与诊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ZPW-2000轨道电路室外监测与诊断的非接触式电压采集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铁路的高速发展,信号设备亦愈来愈成熟,作为铁路运输的大脑,信号控制设备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倍受关注,于是电务部门在缩短故障延时、减少对运输影响的压力越来越大,应急抢修的责任越来越重,尤其是区间轨道电路故障延时较长对高铁运输效率带来很大影响。目前,如何提高对突发区间轨道电路故障的预防和应急抢修能力,以及当设备故障时通过对比分析快速判断故障范围,定位故障点,并有针对性地对设备进行故障处理,防止故障升级,减少故障对运输正常秩序的影响,并适用于目前客专ZPW-2000系列区间移频轨道电路的设备特性,成为目前对于铁路信号控制设备实时监测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目前市场上仍然没有该类特定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非接触式电压采集装置,本技术是利用场强测量,与被测物体不直接接触,通过空间耦合,利用被测物体与检测设备探头前端的电压感应电极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接触式电压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向二极管V1与二极管V2并联,接入电压信号采集端的正极与负极之间,二极管V2与电容C1、C2并联,二极管V2负极与电容C1之间串接电阻R1,二极管V2正极与电容C1之间串接电阻R3,电容C1、C2的两极之间分别串接电阻R2、R4;电阻R5、R6分别与电容C2并联;所述电压信号采集端获得的电压信号由电压感应电极采集;/n输入电压的正极串接R1、R2后,接入交流电压传感器T1的U+接口,所述输入电压的负极串接R3、R4后,接入交流电压传感器T1的U-接口;/n交流电压传感器T1的Ug接口串接电阻R8、R10后,接入运放DIA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8与电阻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电压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向二极管V1与二极管V2并联,接入电压信号采集端的正极与负极之间,二极管V2与电容C1、C2并联,二极管V2负极与电容C1之间串接电阻R1,二极管V2正极与电容C1之间串接电阻R3,电容C1、C2的两极之间分别串接电阻R2、R4;电阻R5、R6分别与电容C2并联;所述电压信号采集端获得的电压信号由电压感应电极采集;
输入电压的正极串接R1、R2后,接入交流电压传感器T1的U+接口,所述输入电压的负极串接R3、R4后,接入交流电压传感器T1的U-接口;
交流电压传感器T1的Ug接口串接电阻R8、R10后,接入运放DIA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8与电阻R10之间,经串接的电阻R7、R9后接地;稳压二极管V3、V4正极串联,所述稳压二极管V3负极连接交流电压传感器T1的Ug端,所述稳压二极管V4负极接地;
运放DIA的同向输入端串接电阻R11后接基准电压REF,同时,所述同向输入端串接电阻R12后接地;
所述运放DIA的输出端即为所述装置的输出信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压传感器T1的+E端、-E端分别串接电容C3、C4后接地。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贵军韩飞王忠磊陈永超李响孙硕孙汝慧陈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瑞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