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隧道动态模拟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123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动态模拟实验装置,涉及模型技术领域,包括模型框架、隧道和多根模拟地下管路的模拟管,所述模拟管和隧道安装在模型框架内,所述模型框架包括底板和围绕在底板四周且垂直于底板的竖板,至少有一所述竖板转动连接在底板上,且其余所述竖板中至少有一所述竖板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竖板间通过定位件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竖板设置成可与底板间发生相对转动,同时将可发生相对转动的竖板通过弹簧柱塞与相邻竖板连接,通过改变弹簧柱塞的状态使竖板发生相对转动实现填充介质从模型框架侧边的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隧道动态模拟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型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地铁隧道动态模拟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地铁在城市的交通运输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地铁运行更加安全地运行,需要对地铁运营时的振动响应和对地下管线的影响进行分析,实际检测不可能完全实现地铁线路振动响应检测,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模型来实现地铁的运营振动对地下管线的影响的检测。公告号为CN20233004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反映地铁运营振动对临近管线影响的实验模型,包括模型框架、隧道、管线,隧道贯穿于模型框架;所述隧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激振器,隧道的上方设置有管线和拾振器预留孔;拾振器预留孔为三个。管线和拾振器预留孔内设置有多个拾振器。管线和隧道之间有一夹角,夹角范围为大于0°小于180°。模型框架的长、宽和高分别为3.0m、0.4m和2.0m。上述专利中通过在模型框架中设置多个模拟地铁的隧道和管线,然后通过在隧道内设置激振器,并在管线中设置拾振器,来对隧道进行振动模拟,并根据研究区域的岩土介质分布规律和确定了的不同成分配比填充实验模型,但是在完成部分实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隧道动态模拟实验装置,包括模型框架(3)、隧道(5)和多根模拟地下管路的模拟管(4),所述模拟管(4)和隧道(5)安装在模型框架(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框架(3)包括底板(2)和围绕在底板(2)四周且垂直于底板(2)的竖板(1),至少有一所述竖板(1)转动连接在底板(2)上,且其余所述竖板(1)中至少有一所述竖板(1)固定连接在底板(2)上,所述竖板(1)间通过定位件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隧道动态模拟实验装置,包括模型框架(3)、隧道(5)和多根模拟地下管路的模拟管(4),所述模拟管(4)和隧道(5)安装在模型框架(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框架(3)包括底板(2)和围绕在底板(2)四周且垂直于底板(2)的竖板(1),至少有一所述竖板(1)转动连接在底板(2)上,且其余所述竖板(1)中至少有一所述竖板(1)固定连接在底板(2)上,所述竖板(1)间通过定位件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动态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竖板(1)的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贯穿底板(2)的上端面和边缘,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2)上的竖板(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一转动轴(10),所述转动轴(10)的两端伸出竖板(1)外,且在所述转动轴(10)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座(9),所述安装座(9)固定在安装槽(6)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动态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设置为弹簧柱塞(16),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2)上的竖板(1)两端端面设置有螺纹孔(7),所述螺纹孔(7)内安装有所述弹簧柱塞(16);固定在所述底板(2)上的竖板(1)设置为三块,与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2)上的竖板(1)相邻的两竖板(1)的内侧端面上设置有与弹簧柱塞(16)配合的连接孔(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动态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国景模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