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泵供液的吊顶冷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061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风机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采用泵供液的吊顶冷风机,包括冷风机主体,所述冷风机主体的前侧安装有电机防护支架,所述冷风机主体的上端安装有导流口,且冷风机主体的后侧安装有第一制冷仓,所述第一制冷仓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制冷仓,所述第二制冷仓的一侧安装有第三制冷仓,所述第一制冷仓的下端连接有供水泵。导流口和第一制冷仓、第二制冷仓及第三制冷仓贯通,因此在制冷仓内部的制冷风机进行工作时可以将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风机排出,导流口可以根据吊顶的结构设置成不同的尺寸长度从而将导流口引出吊顶,避免热量在吊顶内部循环无法散发导致冷风机的负荷增大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泵供液的吊顶冷风机
本技术涉及冷风机领域,具体是一种采用泵供液的吊顶冷风机。
技术介绍
冷风机分为制冷工业冷风机及家用冷风机,工业冷风机一般用于冷库、冷链物流制冷环境中,家用冷风机又叫水冷空调,是一种集降温、换气、防尘、除味、增湿于一身的蒸发式降温换气机组,冷风机以水为介质,让水将湿帘充分湿透后,当干热的空气通过湿帘,水吸收空气中大量热量,流动出来的就是湿润、凉爽的空气,此为液态水蒸发效果。但是,目前市场上吊顶冷风机的使用中的散热功能较差,通常只是利用在冷风机的上方开设散热孔进行散热,散热孔在使用中较容易被灰尘堵塞,因此会影响到冷风机的制冷效率。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采用泵供液的吊顶冷风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泵供液的吊顶冷风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泵供液的吊顶冷风机,包括冷风机主体,所述冷风机主体的前侧安装有电机防护支架,所述电机防护支架的下端连接有散热电机,所述散热电机的下端安装有安装支架,所述冷风机主体的上端安装有导流口,且冷风机主体的后侧安装有第一制冷仓,所述第一制冷仓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制冷仓,所述第二制冷仓的一侧安装有第三制冷仓,所述第一制冷仓的下端连接有供水泵。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流口的下端位于所述电机防护支架的内侧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第一制冷仓的外侧设置有冷风口,且第一制冷仓的内部安装有风叶,所述风叶的一端安装有制冷风机,所述第一制冷仓的内表面安装有水帘纸,且第一制冷仓的下端连接有排水阀。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制冷仓、第二制冷仓及第三制冷仓的下端均安装有集水槽,三个所述集水槽的下端连接有排水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管与集水槽贯通连接,三个所述集水槽与第一制冷仓、第二制冷仓及第三制冷仓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叶与制冷风机转动连接,所述排水阀与第一制冷仓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冷风口与第一制冷仓贯通连接,所述水帘纸与第一制冷仓通过卡条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水泵与第一制冷仓通过管道贯通连接,所述导流口与第二制冷仓贯通连接,所述第二制冷仓与第一制冷仓及第三制冷仓贯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防护支架与安装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散热电机与导流口通过转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优选的导流口,吊顶冷风机多是安装在房屋的吊顶中,吊顶密封后屋顶上容易产生较多的灰尘,传统的吊顶冷风机的散热孔多是设置在冷风机的上端,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屋顶掉落的灰尘堵塞,从而影响到吊顶冷风机的工作,且传统的吊顶冷风机的散热只是通过散热孔进行散热,在吊顶内部空气的流动较弱,因此无法保证散热效率,且密闭的吊顶内部在散热孔将热量挥发出来后导致吊顶内部的温度升高,因此反而导致吊顶冷风机的热量无法散发,通过散热电机的设置,导流口和第一制冷仓、第二制冷仓及第三制冷仓贯通,因此在制冷仓内部的制冷风机进行工作时可以将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风机排出,导流口可以根据吊顶的结构设置成不同的尺寸长度从而将导流口引出吊顶,避免热量在吊顶内部循环无法散发导致冷风机的负荷增大的情况出现,在三个制冷仓的下端均设置有集水槽,三个集水槽通过排水阀将存留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排水管相互连接,将三个制冷仓中的水汇集再排出供水泵循环使用,从而起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采用泵供液的吊顶冷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采用泵供液的吊顶冷风机中第一制冷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采用泵供液的吊顶冷风机中冷风机主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风机主体;2、导流口;3、第一制冷仓;4、第二制冷仓;5、第三制冷仓;6、电机防护支架;7、散热电机;8、安装支架;9、供水泵;101、散热风扇;301、冷风口;302、风叶;303、制冷风机;304、排水阀;305、水帘纸;306、集水槽;307、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采用泵供液的吊顶冷风机,包括冷风机主体1,冷风机主体1的前侧安装有电机防护支架6,电机防护支架6的下端连接有散热电机7,散热电机7(型号为:Y-160L-6)的下端安装有安装支架8,冷风机主体1的上端安装有导流口2,且冷风机主体1的后侧安装有第一制冷仓3,第一制冷仓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制冷仓4,第二制冷仓4的一侧安装有第三制冷仓5,第一制冷仓3的下端连接有供水泵9。在1、2、3中:导流口2的下端位于电机防护支架6的内侧安装有散热风扇101,第一制冷仓3的外侧设置有冷风口301,且第一制冷仓3的内部安装有风叶302,风叶302的一端安装有制冷风机303,第一制冷仓3的内表面安装有水帘纸305,且第一制冷仓3的下端连接有排水阀304,第一制冷仓3、第二制冷仓4及第三制冷仓5的下端均安装有集水槽306,三个集水槽306的下端连接有排水管307,排水管307与集水槽306贯通连接,三个集水槽306与第一制冷仓3、第二制冷仓4及第三制冷仓5固定连接,风叶302与制冷风机303转动连接,排水阀304与第一制冷仓3通过管道连接,冷风口301与第一制冷仓3贯通连接,水帘纸305与第一制冷仓3通过卡条固定连接,供水泵9与第一制冷仓3通过管道贯通连接,导流口2与第二制冷仓4贯通连接,第二制冷仓4与第一制冷仓3及第三制冷仓5贯通连接,电机防护支架6与安装支架8通过螺栓连接,散热电机7与导流口2通过转轴连接。在图1、2中:安装支架8可以用于冷风机主体1的安装,避免在冷风机主体1上钻孔安装螺栓,从而简化了冷风机主体1的安装和拆卸,散热电机7由于第一制冷仓3、第二制冷仓4、第三制冷仓5中制冷风机303工作产生的热量的散发。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冷风机主体1利用安装支架8安装在吊顶的内部,通过利用供水泵9将水吸入喷洒在水帘纸305中,将水帘纸305浸湿,当制冷风机303带动风叶302将干热的空气带来通过水帘纸305时,水吸收空气中大量热量,流动出来的就是湿润、凉爽的空气,此为液态水蒸发效果,由于冷风机主体1多是安装在房屋的吊顶中,吊顶密封后屋顶上容易产生较多的灰尘,传统的冷风机主体1的散热孔多是设置在冷风机的上端,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屋顶掉落的灰尘堵塞,从而影响到冷风机主体1的工作,且传统的吊顶冷风机的散热只是通过散热孔进行散热,在吊顶内部空气的流动较弱,因此无法保证散热效率,且密闭的吊顶内部在散热孔将热量挥发出来后,导致吊顶内部的温度升高,因此反而导致冷风机主体1的热量无法散发,通过散热电机7的设置,导流口2和第一制冷仓3、第二制冷仓4及第三制冷仓5贯通,因此在制冷仓内部的制冷风机303进行工作时,可以将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电机7带动散热风扇101排出,导流口2可以根据吊顶的结构设置成不同的尺寸长度,从而将导流口2引出吊顶,避免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泵供液的吊顶冷风机,包括冷风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机主体(1)的前侧安装有电机防护支架(6),所述电机防护支架(6)的下端连接有散热电机(7),所述散热电机(7)的下端安装有安装支架(8),所述冷风机主体(1)的上端安装有导流口(2),且冷风机主体(1)的后侧安装有第一制冷仓(3),所述第一制冷仓(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制冷仓(4),所述第二制冷仓(4)的一侧安装有第三制冷仓(5),所述第一制冷仓(3)的下端连接有供水泵(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泵供液的吊顶冷风机,包括冷风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机主体(1)的前侧安装有电机防护支架(6),所述电机防护支架(6)的下端连接有散热电机(7),所述散热电机(7)的下端安装有安装支架(8),所述冷风机主体(1)的上端安装有导流口(2),且冷风机主体(1)的后侧安装有第一制冷仓(3),所述第一制冷仓(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制冷仓(4),所述第二制冷仓(4)的一侧安装有第三制冷仓(5),所述第一制冷仓(3)的下端连接有供水泵(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泵供液的吊顶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口(2)的下端位于所述电机防护支架(6)的内侧安装有散热风扇(101),所述第一制冷仓(3)的外侧设置有冷风口(301),且第一制冷仓(3)的内部安装有风叶(302),所述风叶(302)的一端安装有制冷风机(303),所述第一制冷仓(3)的内表面安装有水帘纸(305),且第一制冷仓(3)的下端连接有排水阀(3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泵供液的吊顶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仓(3)、第二制冷仓(4)及第三制冷仓(5)的下端均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增彦于永江夏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晟煊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