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艉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84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艉轴承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船舶艉轴承,包括艉轴承主体,所述艉轴承主体的表面设置有增强层,所述艉轴承主体表面的四周均开设有进水槽,所述艉轴承主体的内圈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艉轴承主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橡胶内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艉轴承主体、增强层、还原铁粉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镍合金层、锰钢层、进水槽、进水孔、橡胶内圈、出水孔和出水槽的相互配合,达到了耐磨性能好且强度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船舶艉轴承耐磨性能差且强度低的问题,当人们在使用船舶艉轴承时,不会出现磨损的现象,不会使其承载强度变低,不会导致船舶艉轴承出现损坏,方便人们使用,提高了船舶艉轴承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艉轴承
本技术涉及船舶艉轴承
,具体为一种船舶艉轴承。
技术介绍
艉轴承是支撑船舶轴系的旋转体,通过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轴系是船舶推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艉轴承是轴系的核心部件。船舶柴油发动机在启动或停车中,以及低速运转的状态下,使船舶艉轴承处于干摩擦或半干摩擦状态,造成船舶艉轴承出现磨损,目前现有的船舶艉轴承,耐磨性能差且强度低,当人们在使用船舶艉轴承时,容易出现磨损的现象,使其承载强度变低,导致船舶艉轴承出现损坏,不方便人们使用,降低了船舶艉轴承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艉轴承,具备耐磨性能好且强度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船舶艉轴承耐磨性能差且强度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艉轴承,包括艉轴承主体,所述艉轴承主体的表面设置有增强层,所述艉轴承主体表面的四周均开设有进水槽,所述艉轴承主体的内圈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艉轴承主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橡胶内圈。优选的,所述橡胶内圈的表面与艉轴承主体内腔的连接处开设有与进水孔相对应的出水孔,所述橡胶内圈内腔的四周均开设有与出水孔配合使用的出水槽。优选的,所述进水槽的形状为矩形型腔,所述出水槽的形状为弧形型腔,所述进水槽的深度大于出水槽的深度,所述出水槽的宽度大于进水槽的宽度。优选的,所述增强层包括还原铁粉层,所述还原铁粉层远离增强层的一侧设置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远离还原铁粉层的一侧设置有镍合金层,所述镍合金层远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的一侧设置有锰钢层。优选的,所述还原铁粉层的厚度与镍合金层的厚度相同,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的厚度小于还原铁粉层与镍合金层的厚度,所述锰钢层的厚度大于还原铁粉层与镍合金层的厚度。优选的,所述进水孔的直径与出水孔的直径相同,所述进水孔的深度大于出水孔的深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设置艉轴承主体、增强层、还原铁粉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镍合金层、锰钢层、进水槽、进水孔、橡胶内圈、出水孔和出水槽的相互配合,达到了耐磨性能好且强度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船舶艉轴承耐磨性能差且强度低的问题,当人们在使用船舶艉轴承时,不会出现磨损的现象,不会使其承载强度变低,不会导致船舶艉轴承出现损坏,方便人们使用,提高了船舶艉轴承的使用性能。、本技术通过设置进水孔和出水孔,对艉轴承主体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增加静压承载性能好的作用,解决了艉轴承主体在工作使用时静压承载性能差的问题,通过设置橡胶内圈,对艉轴承主体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减少摩擦力的作用,解决了艉轴承主体在工作使用时摩擦力高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锰钢层,对艉轴承主体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承载强度高的作用,解决了艉轴承主体在工作使用时承载强度低的问题,通过设置镍合金层,对艉轴承主体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耐腐蚀性好的作用,解决了艉轴承主体在工作使用时耐腐蚀性差的问题,通过设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对艉轴承主体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可降低摩擦系数、增加自润滑性的作用,解决了艉轴承主体在工作使用时摩擦系数高、自润滑性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艉轴承主体平躺状态下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艉轴承主体的俯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艉轴承主体局部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增强层局部截面图。图中:1、艉轴承主体;2、增强层;21、还原铁粉层;2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23、镍合金层;24、锰钢层;3、进水槽;4、进水孔;5、橡胶内圈;6、出水孔;7、出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船舶艉轴承,包括艉轴承主体1,艉轴承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增强层2,艉轴承主体1表面的四周均开设有进水槽3,艉轴承主体1的内圈开设有进水孔4,艉轴承主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橡胶内圈5,通过设置艉轴承主体1、增强层2、还原铁粉层2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22、镍合金层23、锰钢层24、进水槽3、进水孔4、橡胶内圈5、出水孔6和出水槽7的相互配合,达到了耐磨性能好且强度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船舶艉轴承耐磨性能差且强度低的问题,当人们在使用船舶艉轴承时,不会出现磨损的现象,不会使其承载强度变低,不会导致船舶艉轴承出现损坏,方便人们使用,提高了船舶艉轴承的使用性能。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橡胶内圈5的表面与艉轴承主体1内腔的连接处开设有与进水孔4相对应的出水孔6,橡胶内圈5内腔的四周均开设有与出水孔6配合使用的出水槽7,通过设置进水孔4和出水孔6,对艉轴承主体1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增加静压承载性能好的作用,解决了艉轴承主体1在工作使用时静压承载性能差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进水槽3的形状为矩形型腔,出水槽7的形状为弧形型腔,进水槽3的深度大于出水槽7的深度,出水槽7的宽度大于进水槽3的宽度,通过设置橡胶内圈5,对艉轴承主体1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减少摩擦力的作用,解决了艉轴承主体1在工作使用时摩擦力高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增强层2包括还原铁粉层21,还原铁粉层21远离增强层2的一侧设置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2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22远离还原铁粉层21的一侧设置有镍合金层23,镍合金层23远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22的一侧设置有锰钢层24,通过设置锰钢层24,对艉轴承主体1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承载强度高的作用,解决了艉轴承主体1在工作使用时承载强度低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还原铁粉层21的厚度与镍合金层23的厚度相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22的厚度小于还原铁粉层21与镍合金层23的厚度,锰钢层24的厚度大于还原铁粉层21与镍合金层23的厚度,通过设置镍合金层23,对艉轴承主体1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耐腐蚀性好的作用,解决了艉轴承主体1在工作使用时耐腐蚀性差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进水孔4的直径与出水孔6的直径相同,进水孔4的深度大于出水孔6的深度,通过设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22,对艉轴承主体1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可降低摩擦系数、增加自润滑性的作用,解决了艉轴承主体1在工作使用时摩擦系数高、自润滑性差的问题。工作原理:通过设置进水孔4和出水孔6,对艉轴承主体1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增加静压承载性能好的作用,通过设置橡胶内圈5,对艉轴承主体1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减少摩擦力的作用,锰钢层24,对艉轴承主体1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承载强度高的作用,通过设置镍合金层23,对艉轴承主体1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耐腐蚀性好的作用,通过设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22,对艉轴承主体1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可降低摩擦系数、增加自润滑性的作用,耐磨性能好且强度高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艉轴承,包括艉轴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艉轴承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增强层(2),所述艉轴承主体(1)表面的四周均开设有进水槽(3),所述艉轴承主体(1)的内圈开设有进水孔(4),所述艉轴承主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橡胶内圈(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艉轴承,包括艉轴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艉轴承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增强层(2),所述艉轴承主体(1)表面的四周均开设有进水槽(3),所述艉轴承主体(1)的内圈开设有进水孔(4),所述艉轴承主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橡胶内圈(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艉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内圈(5)的表面与艉轴承主体(1)内腔的连接处开设有与进水孔(4)相对应的出水孔(6),所述橡胶内圈(5)内腔的四周均开设有与出水孔(6)配合使用的出水槽(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艉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槽(3)的形状为矩形型腔,所述出水槽(7)的形状为弧形型腔,所述进水槽(3)的深度大于出水槽(7)的深度,所述出水槽(7)的宽度大于进水槽(3)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国来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宏业船舶配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