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送易气化介质的带外循环结构的磁力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799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输送易气化介质的带外循环结构的磁力泵,在泵盖上对应叶轮出口处开设有连通泵轴左轴承装置和泵轴右轴承装置之间的中间腔(A)的进液孔(A1),在泵轴上开设有连通到泵轴后端的导液孔(3B)使介质进入到隔离套内腔(C),在泵盖上靠近隔离套的内侧开设有介质出液孔(D2)与介质储液罐(11)的上部连接,使进入隔离套内腔的介质由出液管道(20)返回流入储液罐(11)内。其使进入隔离套内腔(C)的介质受内磁转子离心力作用排出流速快,介质受热温度低,不易气化,有效防止该冷却介质从泵轴中心孔内直接回流到叶轮入口处的过程中介质受热温度高,易发生汽蚀,气爆现象,导致泵不稳定运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输送易气化介质的带外循环结构的磁力泵
本技术涉及的是磁力泵。
技术介绍
磁力泵采用本身输送的介质作为冷却液,通过内部循环带走涡流热、及滑动轴承、止推轴承、轴套间彼此摩擦产生的热量,同时,也对各轴承起到润滑作用。即在泵盖上与叶轮出口(高压区)相通开有进液孔,将介质引入隔离套内腔,再由泵轴中心开设的回流孔和叶轮根部的回流孔返回到叶轮入口(低压区)。采用上述结构在输送易汽化的介质时,进入隔离套内腔的介质循环冷却液会受磁涡流热和轴承摩擦产生的热量加热,介质易发生汽蚀,气爆现象,导致泵不稳定运行,易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外循环结构的磁力泵,以使磁力泵在输送易汽化介质工况下运行平稳、可靠。本技术磁力泵,包括泵体1、泵盖2、泵轴3、泵轴左轴承装置4a、泵轴右轴承装置4b、叶轮5、隔离套6、内磁转子7、外磁转子8、连接架9,在泵盖2上对应叶轮5出口处开设有连通泵轴左轴承装置4a和泵轴右轴承装置4b之间的中间腔A的进液孔A1,对应泵轴左轴承装置4a和泵轴右轴承装置4b之间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输送易气化介质的带外循环结构的磁力泵,包括泵体、泵盖、泵轴、泵轴左轴承装置、泵轴右轴承装置、叶轮、隔离套、内磁转子、外磁转子、连接架,其特征是,在泵盖(2)上对应叶轮(5)出口处开设有连通泵轴左轴承装置(4a)和泵轴右轴承装置(4b)之间的中间腔(A)的进液孔(A1),对应泵轴左轴承装置(4a)和泵轴右轴承装置(4b)之间的中间腔(A)在泵轴(3)上开设有连通到泵轴(3)后端的导液孔(3B),使介质进入到隔离套内腔(C),在泵盖(2)上靠近隔离套(6)的内侧开设有介质出液孔(D2),在该出液孔(D2)上连接出液管道(20),出液管道(20)与介质储液罐(11)的上部连接,使进入隔离套内...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输送易气化介质的带外循环结构的磁力泵,包括泵体、泵盖、泵轴、泵轴左轴承装置、泵轴右轴承装置、叶轮、隔离套、内磁转子、外磁转子、连接架,其特征是,在泵盖(2)上对应叶轮(5)出口处开设有连通泵轴左轴承装置(4a)和泵轴右轴承装置(4b)之间的中间腔(A)的进液孔(A1),对应泵轴左轴承装置(4a)和泵轴右轴承装置(4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刘义昕贺传斌孙月凤
申请(专利权)人:丹东通博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