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及其边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70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边封及窗。一种边封,应用于门窗,所述边封包括本体及弹性舌片,所述本体具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包括底壁、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弹性舌片包括固定端及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底壁邻近所述第一侧壁的端部固定相接,所述自由端朝向所述第二侧壁所在方向延伸。由于边封的第一连接槽内设弹性舌片,弹性舌片能够缓冲透光板在碰撞时受到的冲击,从而能够减小透光板破损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窗及其边封
本技术涉及建筑门窗
,特别涉及一种窗及其边封。
技术介绍
无框推拉窗,由于其美观性及较高的采光度,受到越来多的用户喜爱。透光板的侧边上设置边封,以在关闭门窗时,实现密封隔音。然而,用户在推拉透光板的过程中,难以控制推拉力度等,致使透光板之间或透光板与边框容易发生碰撞,导致玻璃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减小透光板破损可能性的边封及窗。一种边封,应用于门窗,所述边封包括本体及弹性舌片,所述本体具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包括底壁、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弹性舌片包括固定端及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底壁邻近所述第一侧壁的端部固定相接,所述自由端朝向所述第二侧壁所在方向延伸。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端部向背离所述第二侧壁的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端部向背离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弯折延伸。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还包括间隔所述第一连接槽设置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开口的朝向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开口朝向方向。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开口的宽度要小于所述第二连接槽另一端的宽度。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边封还包括第一弹性防脱片,所述第一弹性防脱片的一端凸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槽的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开口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弹性防脱片的另一端为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底部延伸的自由端。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槽的侧壁设凹槽,所述第一弹性防脱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凹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弹性防脱片的自由端受力能够朝向所述凹槽运动并收容于所述凹槽内。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防脱片的自由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弹性防脱片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槽的侧壁上的一端的厚度。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边封还包括第二弹性防脱片,所述第一侧壁邻近所述第一连接槽开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邻近所述第一连接槽开口的一端均凸设第二弹性防脱片。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本体的弹性模量要小于所述弹性舌片。一种窗,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至少两个透光板及如上所述的边封,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透光板包括顶部、底部、第一侧部及第二侧部,所述顶部与所述底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相对设置,所述顶部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相接,所述底部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相接,所述边封固定于所述透光板的第一侧部上。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窗及其边封,由于边封的第一连接槽内设弹性舌片,弹性舌片能够缓冲透光板在碰撞时受到的冲击,从而能够减小透光板破损的可能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窗关闭时的部分立体组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透光板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边封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窗部分开启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边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窗关闭时的部分立体组装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窗100包括导轨30、透光板40及边封50。导轨30与透光板40滑动相接,通过透光板40沿导轨30的运动,实现窗100的开启或关闭。本实施方式中,导轨30包括第一导轨31及第二导轨33,第一导轨31与第二导轨33相对设置。请结合参阅图2,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透光板的示意图。透光板40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顶部41、底部42、第一侧部43及第二侧部44。顶部41与底部42相对设置,第一侧部43与第二侧部44相对设置。顶部41与第一导轨31滑动相接,底部42与第二导轨33滑动相接。透光板40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边封50固定于透光板40的第一侧部43上,用于与相邻的透光板40的第二侧部44连接,实现窗100的密封以隔绝外部噪音,并防止雨水通过相邻的透光板40之间的缝隙渗入。具体的,请参阅图3,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边封的剖视图。边封50包括本体51及弹性舌片53。本体51由弹性材料制成,以具备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方便边封50与透光板40组装于一起。本实施方式中,本体51的制成材料包括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简称PVC)。本体51固定于透光板40的第一侧部43上。本体51大致呈“工”字型。本体51具第二连接槽511及第一连接槽513。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槽511的开口的宽度要小于第二连接槽511另一端的宽度,用于提高第二连接槽511与透光板40的第一侧部43之间的贴合度,减小边封50从透光板40的第一侧部43上脱离的可能性。第一连接槽513的开口朝向方向背离第二连接槽511的开口朝向方向。透光板40的第一侧部43固定插设于第二连接槽511,即本体51通过第二连接槽511固定于透光板40的第一侧部43上。第一连接槽513用于与相邻的透光板40的第二侧部44连接,从而将透光板40与相邻的透光板40拼接形成一个整体。由于第一连接槽513的开口朝向方向背离第二连接槽511的开口朝向方向,边封50可将夹角大致呈180度的相邻两个透光板40拼接成一个平面结构。可以理解,第一连接槽513的开口的朝向方向不同于第二连接槽517的开口朝向方向即可。弹性舌片53包括固定端531及自由端533,其中,固定端531与第一连接槽513的底部固定连接,自由端533收容于第一连接槽513内。弹性舌片53用于缓冲透光板40在碰撞时受到的冲击,从而能够减小透光板40破损的可能性。相邻透光板40的第二侧部44插设于第一连接槽531时,弹性舌片53受到透光板40的压力而变形,如此能够缓冲两个相邻透光板40连接过程中受到的冲击。本实施方式中,弹性舌片53的制成材料包括聚氯乙烯,弹性舌片53的弹性模量大于本体51的弹性模量。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槽513的横截面大致呈“П”形,第一连接槽513包括底壁5131、第一侧壁5133及第二侧壁5135。第一侧壁5133与第二侧壁5135相对设置。固定端531与底壁5131邻近第一侧壁5133的端部固定相接,自由端533朝向第二侧壁5135所在方向延伸,以增大弹性舌片53与透光板40的接触面积。第一侧壁5133远离底壁5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封,应用于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封包括本体及弹性舌片,所述本体具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包括底壁、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弹性舌片包括固定端及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底壁邻近所述第一侧壁的端部固定相接,所述自由端朝向所述第二侧壁所在方向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封,应用于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封包括本体及弹性舌片,所述本体具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包括底壁、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弹性舌片包括固定端及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底壁邻近所述第一侧壁的端部固定相接,所述自由端朝向所述第二侧壁所在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端部向背离所述第二侧壁的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端部向背离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弯折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间隔所述第一连接槽设置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开口的朝向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开口朝向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开口的宽度要小于所述第二连接槽另一端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封,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封还包括第一弹性防脱片,所述第一弹性防脱片的一端凸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槽的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开口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弹性防脱片的另一端为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底部延伸的自由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元
申请(专利权)人:广窗新材料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