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新型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697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铰链新型固定结构,包括机体底板、铰链组件和铰链固定座,机体底板与铰链固定座连接,铰链组件与铰链固定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对向的前部卡边和后部卡边,侧部锁合,整体螺丝柱定位锁合,实现高强度固定结构,加强拉门组拉合稳定性,同时提升铰链装置安装便捷性。解决了现有的铰链铰链不易定位安装、强度不稳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铰链新型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拉门铰链
,具体涉及一种铰链新型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厨房电器中的蒸烤箱拉门组均为下拉式结构,两侧采用铰链装置连接进行旋转打开或关合,市场蒸烤箱铰链固定锁合方式:铰链装置锁合于机体底板或铰链装置锁合于支撑固定板再锁合于机体底板,以上两种结构方式均存在铰链不易定位安装、强度不稳,拉门组件长期打开或关合动作,铰链装置固定的机体底板或支撑固定板均易受力变形,导致拉门组件无法完整闭合密封,存在内腔蒸汽外溢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提供一种铰链新型固定结构,该结构具有对向的前部卡边和后部卡边,侧部锁合,整体螺丝柱定位锁合,实现高强度固定结构,加强拉门组拉合稳定性,同时提升铰链装置安装便捷性。解决了现有的铰链铰链不易定位安装、强度不稳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铰链新型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底板、铰链组件和铰链固定座,机体底板与铰链固定座连接,铰链组件与铰链固定座连接。通过设置铰链组件与铰链固定座的固定连接,实现高强度固定结构,加强稳定性,同时提升铰链装置安装便捷性。进一步,铰链组件设有拉门组件。铰链组件用于固定的拉门组件,拉门组件用于旋转打开和关合。进一步,铰链固定座的底部设有螺丝柱,机体底板设有第一锁合孔,螺丝柱与机体底板锁合固定。铰链固定座底部螺丝柱用于固定机体底板,通过螺丝柱与第一锁合孔的锁合固定来进行固定,增加了相互之间的连接强度,且便于定位安装,只需要将螺丝柱插入到第一锁合孔进行锁合固定就可以完成安装。进一步,螺丝柱与铰链固定座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一体成型结构有利于增加结构强度,增加整体的稳定性。进一步,螺丝柱至少设有3个。设置多个螺丝柱有利于增加连接强度。进一步,铰链固定座设置在机体底板的顶面两侧。进一步,铰链固定座设有前部卡边、后挡板和后部卡边,后挡板与后部卡边为一体成型结构,相邻前部卡边对向设置,前部卡边、后挡板、后部卡边均与铰链组件连接。前部卡边起到便于限位压合铰链组件的前部,增加连接强度。后部卡边起到限位压合铰链组件的后部,安装时,只需要铰链组件插入到铰链固定座中,使前部卡边在上部固定铰链组件,端部通过后部卡边限位固定,安装简单。进一步,后挡板与后部卡边为一体成型机构。后挡板与后部卡边一体成型结构便于安装,且整体式的结构不易变形,增加安装的稳定性。进一步,铰链固定座设有支撑卡边,前部卡边与支撑卡边均设置在铰链固定座的侧边,相邻支撑卡边对向设置,支撑卡边与后部卡边扣合。支撑卡边起到支撑和加强后部卡边的作用,防止后挡板向后翘曲变形。进一步,铰链固定座与铰链组件的两侧均设有第二锁合孔,铰链固定座上的第二锁合孔与铰链组件上的第二锁合孔锁合固定。在铰链固定座与铰链组件上设置相对应的第二锁合孔,并进行锁合固定,便于安装和固定,有利于实现高强度固定结构。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对向的前部卡边和后部卡边,侧部锁合,整体螺丝柱定位锁合,实现高强度固定结构,加强拉门组拉合稳定性,防止拉门组件长期打开或关合动作,铰链装置固定的机体底板或支撑固定板均易受力变形,导致拉门组件无法完整闭合密封,防止内腔蒸汽外溢,同时提升铰链装置安装便捷性。解决了现有的铰链铰链不易定位安装、强度不稳问题。本技术铰链组件用于固定的拉门组件,拉门组件用于旋转打开和关合。铰链固定座底部螺丝柱用于固定机体底板,通过螺丝柱与第一锁合孔的锁合固定来进行固定,增加了相互之间的连接强度,且便于定位安装,只需要将螺丝柱插入到第一锁合孔进行锁合固定就可以完成安装。前部卡边起到便于限位压合铰链组件的前部,增加连接强度。后部卡边起到限位压合铰链组件的后部,安装时,只需要铰链组件插入到铰链固定座中,使前部卡边在上部固定铰链组件,端部通过后部卡边限位固定,安装简单。本技术支撑卡边起到支撑和加强后部卡边的作用,防止后挡板向后翘曲变形。在铰链固定座与铰链组件上设置相对应的第二锁合孔,并进行锁合固定,便于安装和固定,有利于实现高强度固定结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铰链新型固定结构的效果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铰链组件与铰链固定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铰链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拉门组件与铰链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拉门组件;2-机体底板;3-铰链组件;4-铰链固定座;5-螺丝柱;6-第一锁合孔;7-前部卡边;8-支撑卡边;9-后部卡边;10-第二锁合孔;11-后挡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7所示,为本技术一种铰链新型固定结构,包括机体底板2、铰链组件3和铰链固定座4,机体底板2与铰链固定座4连接,铰链组件3与铰链固定座4连接。通过设置铰链组件3与铰链固定座4的固定连接,实现高强度固定结构,加强稳定性,同时提升铰链装置的安装便捷性。本技术铰链组件3设有拉门组件1。铰链组件3用于固定的拉门组件1,拉门组件1用于旋转打开和关合。铰链固定座4的底部设有螺丝柱5,机体底板2设有第一锁合孔6,螺丝柱5与机体底板2锁合固定。铰链固定座4底部螺丝柱5用于固定机体底板2,通过螺丝柱5与第一锁合孔6的锁合固定来进行固定,增加了相互之间的连接强度,且便于定位安装,只需要将螺丝柱5插入到第一锁合孔6进行锁合固定就可以完成安装。本技术铰链固定座设有前部卡边7、后挡板11和后部卡边9,后挡板11与后部卡边9为一体成型结构,相邻前部卡边7对向设置,前部卡边7、后挡板11、后部卡边9均与铰链组件3扣合。前部卡边7起到便于限位压合铰链组件3的前部,增加连接强度。后部卡边9起到限位压合铰链组件3的后部,安装时,只需要铰链组件3插入到铰链固定座4中,使前部卡边7在上部固定铰链组件3,端部通过后部卡边9限位固定,安装简单。铰链固定座4设有支撑卡边8,前部卡边7与支撑卡边8均设置在铰链固定座4的侧边,相邻支撑卡边8对向设置,支撑卡边8与后部卡边9连接。支撑卡边8起到支撑和加强后部卡边9的作用,防止后挡板11向后翘曲变形。本技术铰链固定座4与铰链组件3的两侧均设有第二锁合孔10,铰链固定座4上的第二锁合孔10与铰链组件3上的第二锁合孔10锁合固定。在铰链固定座4与铰链组件3上设置相对应的第二锁合孔10,并进行锁合固定,便于安装和固定,有利于实现高强度固定结构。本技术具有对向的前部卡边7和后部卡边9,侧部锁合,整体螺丝柱5定位锁合,实现高强度固定结构,加强拉门组拉合稳定性,防止拉门组件1长期打开或关合动作,铰链装置固定的机体底板2或支撑固定板均易受力变形,导致拉门组件1无法完整闭合密封,防止内腔蒸汽外溢,同时提升铰链装置安装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铰链新型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底板、铰链组件和铰链固定座,所述机体底板与所述铰链固定座连接,所述铰链组件与所述铰链固定座连接;所述铰链固定座设有前部卡边、后挡板和后部卡边,所述前部卡边设置在所述铰链固定座的侧边,相邻所述前部卡边对向设置,所述前部卡边、所述后挡板、所述后部卡边均与所述铰链组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新型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底板、铰链组件和铰链固定座,所述机体底板与所述铰链固定座连接,所述铰链组件与所述铰链固定座连接;所述铰链固定座设有前部卡边、后挡板和后部卡边,所述前部卡边设置在所述铰链固定座的侧边,相邻所述前部卡边对向设置,所述前部卡边、所述后挡板、所述后部卡边均与所述铰链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铰链新型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组件安装有拉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铰链新型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固定座的底部设有螺丝柱,所述机体底板设有第一锁合孔,所述螺丝柱与所述第一锁合孔锁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铰链新型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柱与所述铰链固定座为一体成型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松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海贝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