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道立专利>正文

压力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645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炊事供热取暖的蒸气压力锅。利用从不同热源供热、蒸煮饭菜,是节能多用方便的家庭用炊事和取暖的器皿。锅底部有凹形空间和热管,排气气道,排气口、进水口,水位器,锅内设有搁碗架。(*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作炊事和蒸汽发生的压力锅。目前在市场上购买的炊事用压力锅,有压力阀,保险装置,盖与容器扣接,连接中间设有密封圈,这种容器由金属制成,用来蒸煮饭菜,容器下部与火焰或热源接触面小,大部分热量得不到利用而无益扩散,甚至危害环境,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炊事和供热容器,与热源交换面加大1.5倍,它能作为炊事蒸煮饭菜的器皿,又能作为供热的热能转换装置,扩大锅的用途和热能的利用率。为了解决上述任务,本技术构成方案是,锅的底部制成凹形,形成热交换空间,环形水管从中间穿过并与锅的本体部分焊接管与压力锅通。炉膛上部空间设有燃烧气体引出管,与节煤器连通,锅的顶部还设有蒸汽排出引出管,可与热交换器连通,设有冷凝水引入口。通过蒸气排出口,冷凝水入口与外管接通。形成水气循环回路。成为炊事和供热装置,达到一锅多用和节能效果;技术的具体结构以下实例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正剖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B-B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2C-C线剖视图如图1所示,锅底下凹部设有圆形的热管结构(21),管的上部空间(27)为燃烧室也是热交换空间。热交换后气体上升由排出管(22)引进省煤器。锅内(23)为搁饭菜容器的搁碗架。压力锅接收热量转变成蒸气炊事饭菜,锅内不断产生的蒸气从排气口(25)排出,管路(25)与热交换器连通供热,热交换后的冷凝水返回进水口(24)进入压力锅。锅盖与锅扣接,扣接之间设有密封圈(31),锅一侧设有水位表(29),安全阀(27)。权利要求1.一种炊事用的压力锅,特别是一种炊事供热多用的压力锅,其特征在锅的底部有凹形空间(27)和热管(21),排气气道(22),排气口(25),进水口(24),水位器(29),锅内设有搁碗架(23)。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是热管与锅本体焊接,管内与锅内连通。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燃烧火焰气体进入锅底空间(27),换热后从管(22)集中引入节煤器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力锅,其特征是排气口(25)与热交换器管道连通,冷凝水(24)进入口与热交换器冷凝水管相通,构成水气(工质)的循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炊事供热取暖的蒸气压力锅。利用从不同热源供热、蒸煮饭菜,是节能多用方便的家庭用炊事和取暖的器皿。锅底部有凹形空间和热管,排气气道,排气口、进水口,水位器,锅内设有搁碗架。文档编号F28D15/02GK2045236SQ8720795公开日1989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87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1987年5月15日专利技术者吴道立 申请人:吴道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炊事用的压力锅,特别是一种炊事供热多用的压力锅,其特征在锅的底部有凹形空间(27)和热管(21),排气气道(22),排气口(25),进水口(24),水位器(29),锅内设有搁碗架(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道立
申请(专利权)人:吴道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