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地面架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635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领域,提供了一种室内地面架空结构,包括:基板和若干支撑脚;各所述支撑脚的高度均可调,且依次间隔排布;所述支撑脚的第一端与地面连接,所述支撑脚的第二端与所述基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室内地面架空结构,通过支撑脚来架空基板,由于每个支撑脚均可单独调整高度,使得在安装基板的过程中,可直接通过调整各个支撑脚使基板水平安装,无需在安装过程中重新找平,能够有效解决建筑地面表面高低不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地面架空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地面架空结构。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装饰装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业发展需求,迫切需要进行建筑装饰装修产业升级。传统的楼地面装修体系包括垫层、找平层和装饰层,垫层一般采用C15混凝土。找平层主要是在找平过程中架设的构造层,找平的方式包括水泥砂浆找平、石膏找平和自流平找平等,装饰层为地砖、木地板、地毯、涂料等。传统的楼地面装修存在湿作业较多、施工周期长、工艺繁琐、工作量大、施工现场污染大、地面易出现空鼓、开裂等,很难进行后期的维修和保养等问题,因此其在找平的整个过程难以满足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鉴于上述技术缺陷和应用需求,本申请提出一种室内地面架空结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避免现有地面装修找平所需要面对的多个难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内地面架空结构,包括:基板和若干支撑脚;各所述支撑脚的高度均可调,且依次间隔排布;所述支撑脚的第一端与地面连接,所述支撑脚的第二端与所述基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包括:支撑件、支撑柱和底座;所述支撑柱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底座螺纹连接;所述支撑件的顶部抵接在所述基板的底面,所述底座的底部与所述地面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基板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的材料为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甲醛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为密度板、刨花板、欧松板、纤维水泥板、硅酸钙板或木塑板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板缝用布基胶带封堵孔缝。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厚度为15-30mm,各所述支撑脚之间的间距为400-410mm。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包括:装饰层、过渡层、承载层和镶嵌边;所述装饰层、所述过渡层和所述承载层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镶嵌边与外墙抵接,连接在所述装饰层、所述过渡层和所述承载层的侧沿。进一步地,所述镶嵌边与所述外墙的接触面设有由发泡胶间接填充形成的胶层。进一步地,还包括:地暖管道;所述地暖管道设置在所述基板与所述地面形成的封闭空间内。(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内地面架空结构,通过支撑脚来架空基板,由于每个支撑脚均可单独调整高度,使得在安装基板的过程中,可直接通过调整各个支撑脚使基板水平安装,无需在安装过程中重新找平,能够有效解决建筑地面表面高低不平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室内地面架空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室内地面架空结构的俯视图;其中,1、基板;2、支撑脚;21、支撑件;22、支撑柱;23、底座;24、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地面架空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室内地面架空结构包括:基板1和若干支撑脚2。各支撑脚2的高度均可调,且各支撑脚2依次间隔排布。支撑脚2的第一端与地面连接,支撑脚2的第二端与基板1连接。支撑脚2排布的的方式可依据实际需要调整适应的高度来决定,可直接横纵排布亦或者离散的方式排列支撑脚2的位置。施工时,在地面上放线,选用瓷砖粘结剂或密封胶将支撑脚2粘于地面。待粘结剂凝固后,调整支撑脚2的高度,使得各个支撑脚2的标高一致,并在基板1上弹出墨线,墨线与支撑脚2所放的墨线统一,以便确定板下支撑脚2的位置,最后将基板1与支撑脚2连接。整个施工过程干式作业、无污染、无粉尘、安装简单快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室内地面架空结构,通过支撑脚来架空基板,由于每个支撑脚均可单独调整高度,使得在安装基板的过程中,可直接通过调整各个支撑脚使基板水平安装,无需在安装过程中重新找平,能够有效解决建筑地面表面高低不平的问题。根据上述实施例,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脚2包括:支撑件21、支撑柱22和底座23。支撑柱2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件21和底座23螺纹连接。支撑件21的顶部抵接在基板1的底面,底座23的底部与地面连接。其中,支撑脚2还包括:固定件24。固定件24可选用自攻螺丝。固定件24穿过基板1固定在支撑柱22中,以通过固定件24将基板1固定在支撑件21上。其中,支撑脚2的材料为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甲醛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基板1为密度板、刨花板、欧松板、纤维水泥板、硅酸钙板或木塑板中的一种。基板的板缝用布基胶带封堵孔缝。基板1的厚度为15-30mm。各支撑脚2之间的间距为400-410mm。支撑脚2架空的支撑间距以不超过410mm为宜,一般采用406mm即可,放线双向均为406mm,以便其符合基板1220*2440mm的均分长度。本实施例中,基板1包括:装饰层、过渡层、承载层和镶嵌边。装饰层、过渡层和承载层从上至下依次连接。装饰层为基板1表面装饰的面层,过渡层设置在装饰层和承载层之间,避免这两种结构刚度和承载力的突变。承载层设置在基板1的底部,用于承载整个基板1。镶嵌边与外墙抵接,镶嵌边连接在装饰层、过渡层和承载层的侧沿,用于防止装饰层、过渡层、承载层之间与墙壁接触。本实施例中,为避免基板1上的杂质落入基板1的底部,可在镶嵌边与外墙的接触面设置由发泡胶间接填充形成的胶层。为提升室内温度,还可增设地暖管道,将地暖管道设置在基板1与地面形成的封闭空间内。此外,由支撑脚2和基板1形成的封闭空间即为架空层,架空层可以走电线、上下水管、新风管道等,架空层上面可以铺装木地板、地毯、PVC地胶等,从而实现了装配式装修的管线分离,有利于后期管线的维护。架空层内与墙壁的接触面上可设置不锈钢或木塑板收边条。施工时,在地面上放线,选用瓷砖粘结剂或密封胶将支撑柱22和底座23粘于地面。待粘结剂凝固后,调整支撑件21的高度,使得各个支撑件21的标高一致,并在基板1上弹出墨线,墨线与支撑脚2所放的墨线统一,以便确定板下支撑脚2的位置。采用自攻螺丝穿透基板1和支撑件21,将基板固定在支撑件21上;基板1的边和角必须保证搭接在支撑件21上,禁止出现边、角悬空现象;基板1的板缝用胶带封堵;墙面四周缝隙用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地面架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和若干支撑脚;各所述支撑脚的高度均可调,且依次间隔排布;所述支撑脚的第一端与地面连接,所述支撑脚的第二端与所述基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地面架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和若干支撑脚;各所述支撑脚的高度均可调,且依次间隔排布;所述支撑脚的第一端与地面连接,所述支撑脚的第二端与所述基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地面架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包括:支撑件、支撑柱和底座;所述支撑柱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底座螺纹连接;所述支撑件的顶部抵接在所述基板的底面,所述底座的底部与所述地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地面架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基板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地面架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的材料为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甲醛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地面架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密度板、刨花板、欧松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金太赵炜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