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060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墙系统,包括与墙体形成间隙的隔墙板,所述隔墙板与所述墙体之间设置有排风设备、送风设备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排风设备和所述送风设备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排风设备和所述送风设备的开启或者关闭。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墙体与隔墙板之间设置排风设备和送风设备,保持隔墙内的空气流通,达到隔墙内主动新风除湿的效果,防止隔墙内霉变、发臭和冷凝水的累积,减少漏水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墙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隔墙系统。
技术介绍
隔墙是指在装修过程中需要将两个空间隔开的墙。现有的隔墙内由于空气不流通,容易出现结露冷凝现象,造成隔墙内霉变、发臭,用户体验差,同时冷凝水的不断累积也会造成住宅的漏水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墙系统,保持隔墙内的空气流通,达到隔墙内主动新风除湿的效果,防止隔墙内霉变、发臭和冷凝水的累积,减少漏水隐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隔墙系统,包括与墙体形成间隙的隔墙板,所述隔墙板与所述墙体之间设置有排风设备、送风设备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排风设备和所述送风设备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排风设备和所述送风设备的开启或者关闭。进一步的,所述隔墙板包括顶部隔墙板,所述排风设备和所述送风设备相对设置在所述顶部隔墙板的背面。进一步的,所述墙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间隙连通的排风孔,所述排风设备包括排风机和排风管道,所述排风机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排风机的另一端与所述排风管道连接,所述排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排风孔连通,所述排风管道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排风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风孔内的第一消声百叶。进一步的,所述排风机为变速风机。进一步的,所述墙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间隙连通的进风孔,所述送风设备包括送风机和送风管道,所述送风机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送风机的另一端与所述送风管道连接,所述送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孔连通,所述送风管道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送风管道与所述外界之间的空气过滤器。进一步的,所述送风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风孔内的第二消声百叶。进一步的,所述送风机为变速风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墙体与隔墙板之间设置排风设备和送风设备,保持隔墙内的空气流通,达到隔墙内主动新风除湿的效果,防止隔墙内霉变、发臭和冷凝水的累积,减少漏水隐患。附图说明参见附图,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隔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视为对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如图1所示,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隔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隔墙系统包括与墙体11形成间隙12的隔墙板13,隔墙板13与墙体11之间设置有排风设备14、送风设备15和控制器(图中未示),控制器分别与排风设备14和送风设备15连接,控制器控制排风设备14和送风设备15的开启或者关闭。排风设备14用于将墙体11与隔墙板13之间的间隙12内的潮湿不新鲜空气排出,送风设备15用于向墙体11与隔墙板13之间的间隙12内输送外界的干燥新鲜空气。控制器用于控制排风设备14和送风设备15的开启或者关闭,当排风设备14处于开启状态时,将墙体11与隔墙板13之间的间隙12内的潮湿不新鲜空气排出;当送风设备15处于开启状态时,向墙体11与隔墙板13之间的间隙12内输送外界的干燥新鲜空气。控制器可以为机械控制开关,也可以为远程遥控设备。本技术提供的隔墙系统,通过在墙体与隔墙板之间设置排风设备和送风设备,保持隔墙内的空气流通,达到隔墙内主动新风除湿的效果,防止隔墙内霉变、发臭和冷凝水的累积,减少漏水隐患。可选地,隔墙板13包括顶部隔墙板131,排风设备14和送风设备15相对设置在顶部隔墙板131的背面。顶部隔墙板131是指设置在顶部的隔墙板,该处所说的顶部和底部是按照地面来说,远离地面的一端为顶部,靠近地面的一端为底部。顶部隔墙板131的背面是指隔墙板13远离室内的一面,通常指吊顶远离用户的一面。排风设备14和送风设备15分别设置在顶部隔墙板131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通过在顶部隔墙板131的背面设置排风设备14和送风设备15,能够将隔墙内的潮湿不新鲜空气排出至室外,以及将外界的干燥新鲜空气带入隔墙内,使隔墙内的空气流通,达到隔墙内主动新风除湿的效果,防止隔墙内霉变、发臭和冷凝水的累积,减少漏水隐患。可选地,为了便于排出隔墙内的潮湿不新鲜空气,墙体11上设置有与间隙12连通的排风孔(图中未示),排风设备14包括排风机(图中未示)和排风管道141,排风机的一端与控制器连接,排风机的另一端与排风管道141连接,排风管道141的一端与排风孔连通,排风管道141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可选地,排风设备14还包括设置在排风孔内的第一消声百叶(图中未示)。第一消声百叶用于降低排风机的噪音,提高用户体验,且提高美观。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根据需求在排风孔内设置其他消声设备。可选地,为了节约用电,降低成本,排风机为变速风机。可选地,为了便于带入外界的干燥新鲜空气,墙体11上还设置有与间隙12连通的进风孔(图中未示),送风设备15包括送风机(图中未示)和送风管道151,送风机的一端与控制器连接,送风机的另一端与送风管道151连接,送风管道151的一端与进风孔连通,送风管道151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送风管道151与外界之间的空气过滤器(图中未示)。空气过滤器用于过滤外界进入隔墙内的空气,起到净化作用,提高空气质量,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度。可选地,送风设备15还包括设置在进风孔内的第二消声百叶(图中未示)。第二消声百叶用于降低送风机的噪音,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且提高美观。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根据需求在进风孔内设置其他消声设备。可选地,为了节约用电,进一步降低成本,送风机为变速风机。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隔墙系统,通过在墙体与隔墙板之间设置排风设备和送风设备,保持隔墙内的空气流通,达到隔墙内主动新风除湿的效果,防止隔墙内霉变、发臭和冷凝水的累积,减少漏水隐患。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墙体形成间隙的隔墙板,所述隔墙板与所述墙体之间设置有排风设备、送风设备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排风设备和所述送风设备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排风设备和所述送风设备的开启或者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墙体形成间隙的隔墙板,所述隔墙板与所述墙体之间设置有排风设备、送风设备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排风设备和所述送风设备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排风设备和所述送风设备的开启或者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板包括顶部隔墙板,所述排风设备和所述送风设备相对设置在所述顶部隔墙板的背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间隙连通的排风孔,所述排风设备包括排风机和排风管道,所述排风机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排风机的另一端与所述排风管道连接,所述排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排风孔连通,所述排风管道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设备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宇臻周东珊余广潘清王金泉林显杨唐天义王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