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深海清淤的吸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568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深海清淤的吸头,用于装设在绞吸船上,绞吸船上设有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第一铰接座与第二铰接座垂直设置;清淤吸头包括吸头本体和调节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主动油缸体来手动控制及调整吸头与桥梁之间的姿态角度(即吸头与海平面之间的姿态角度),主动油缸体内部安装有行程传感器。桥梁与船体连接的第一铰接座位置安装有1个角度传感器,吸头与桥梁连接第二铰接座的位置安装有1个角度传感器,当在桥梁下放或提升时操纵主动油缸来控制及调整吸头与桥梁之间的姿态角度,使吸头与桥梁连接的位置所安装的角度传感器的读数与桥梁与船体连接的耳轴位置所安装的角度传感器的读数相同,则可保证吸头与海平面保持垂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深海清淤的吸头
本技术涉及深水基床施工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深海清淤的吸头。
技术介绍
在沉管隧道施工中,为了使隧道基槽底面平整,通常需要进行基础处理。目前,常用的基础处理方法有先铺法和后填法两大类。先铺法指在沉放沉管之前先铺设碎石基床,相比于后填法,先铺法具有工后沉降小、施工效率高等优点。然而,采用先铺法施工时,由于水域中含沙量较多,且基床原泥面存在一定厚度的淤泥,随着水流的扰动会引发回淤问题,影响正常施工,因而,先铺法施工时需要清除碎石基床表面的超标淤泥。目前国内外清淤工程多属于浅水域低精度施工,对深水清淤的研究还不成熟,深水清淤设备比较少,清淤设备不能够满足日渐发展的水下工程需求多样化和较高的施工精度要求。清淤多采用简易的吸头,或直接使用普通挖泥船清淤。这两种方法清淤效率低,功耗损失大,适用清淤工况范围小。且现有的清淤吸头的位置和角度的调整相对比较困难,难以满足深海基槽碎石垫层上回淤的淤泥清理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吸头姿态调整方便快捷的用于深海清淤的吸头,以解决上现有吸头在进行深海清淤时角度和位置调整不方便造成清淤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深海清淤的吸头,用于装设在绞吸船上,所述绞吸船上设有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与所述第二铰接座垂直设置;所述清淤吸头包括吸头本体和调节架,所述调节架呈平行四边形状,且所述调节架的其中一个顶角与所述第二铰接座铰接,所述调节架的另一个顶角通过主动油缸体与所述第一铰接座相连,所述调节架上设有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一侧装设有伸缩管,所述安装孔另一侧装设有吸头本体,所述吸头本体与所述伸缩管通过所述安装孔密封式相连。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主动油缸体内装设有行程传感器。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第一铰接座和所述第二铰接座上分别装设有角度传感器。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调节架包括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均为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架间隔设置并通过所述定位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架相连。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均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呈锐角设置。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第二连接架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装设有缓冲油缸,所述缓冲油缸的伸缩杆与所述吸头本体相连。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缓冲油缸为三个,三个所述缓冲油缸呈等腰三角形方式布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缓冲油缸的伸缩杆上装设有球铰。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缓冲油缸的内装设有行程传感器。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深海清淤的吸头,通过主动油缸体来控制及调整吸头与桥梁之间的姿态角度(即吸头与海平面之间的姿态角度),主动油缸体内部安装有行程传感器。桥梁与船体连接的第一铰接座位置安装有1个角度传感器,吸头与桥梁连接第二铰接座的位置安装有1个角度传感器,当在桥梁下放或提升时操纵主动油缸来手动控制及调整吸头与桥梁之间的姿态角度,使吸头与桥梁连接的位置所安装的角度传感器的读数与桥梁与船体连接的耳轴位置所安装的角度传感器的读数相同,则可保证吸头与海平面保持垂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深海清淤的吸头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用于深海清淤的吸头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深海清淤的吸头,用于装设在绞吸船10上,绞吸船10上的桥梁上设有第一铰接座11和第二铰接座12,第一铰接座11与第二铰接座12垂直设置,即第一铰接座11装设在绞吸船10的桥梁顶面,而第二铰接座12装设在绞吸船10的侧面。其中,第一铰接座11包括两个呈三角形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间隔平行设置,并在支撑板上设有同轴孔,同轴孔内转动式装设有中心轴。而第二铰接座12与第一铰接座11结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清淤吸头包括吸头本体21和调节架,调节架呈平行四边形状,且调节架的其中一个顶角与第二铰接座12铰接,调节架的另一个顶角通过主动油缸体40与第一铰接座11相连,调节架上设有一定位板31,定位板31上设有安装孔32,安装孔32一侧装设有伸缩管22,安装孔32另一侧装设有吸头本体21,吸头本体21与伸缩管22通过所述安装孔32密封式相连。使用时,通过主动油缸体40的伸缩杆上下升降,可以带动调节架相对绞吸船10上的桥梁进行转动,从而以实现对吸头本体21的角度调整。优选的,本技术还在主动油缸体40内装设有行程传感器,利用行程传感器以获取主动油缸体40的伸缩度,从而以控制吸头与绞吸船10上的桥梁之间的姿态角度。优选的,本技术还在第一铰接座11和第二铰接座12上分别装设有角度传感器。利用调节架连接的第一铰接座11位置安装有1个角度传感器,吸头与桥梁连接第二铰接座12的位置安装有1个角度传感器,当在桥梁下放或提升时操纵主动油缸来控制及调整吸头与桥梁之间的姿态角度,使吸头与桥梁连接的位置所安装的角度传感器的读数与桥梁与船体连接的耳轴位置所安装的角度传感器的读数相同,则可保证吸头与海平面保持垂直。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调节架包括第一连接架33和第二连接架34,第一连接架33和第二连接架34均为两个,第一连接架33间隔设置并通过定位板31与第二连接架34相连。其中,第一连接架33和所述第二连接架34均包括第一连接杆35和第二连接杆36,第一连接杆35与第二连接杆36呈锐角设置。靠第二连接架34和第一连接杆35共同支撑上装设有缓冲油缸50,缓冲油缸50的伸缩杆与吸头本体21相连。缓冲油缸50为三个,三个所述缓冲油缸50呈等腰三角形方式布设在第一连接杆35上。其中,缓冲油缸50采用的是弹簧缓冲油缸50,其最大行程为500mm,弹簧缓冲油缸50的初始弹力为10KN,弹簧缓冲油缸50的最大弹力为37KN(压缩行程为500mm时),弹簧缓冲油缸50内部安装有行程传感器。在桥梁下放过程中,若吸头触及海底平面时而桥梁继续下放,则弹簧缓冲油缸50受到压缩,同时在施工定位软件系统屏幕上会有弹簧缓冲油缸50压缩行程的数值显示(3条弹簧缓冲油缸50的压缩行程数值单独显示)。挖泥手看见施工定位软件系统屏幕上有弹簧缓冲油缸50压缩行程的数值显示时,说明此时吸头已触底,需立刻停止继续下放桥梁并且小幅提升桥梁。若施工定位软件系统屏幕上所显示的弹簧缓冲油缸50压缩行程达到500mm还继续下放桥梁,则桥梁的重力会损坏吸头和压塌基槽的碎石垫层。当施工定位软件系统屏幕上有弹簧缓冲油缸50压缩行程的数值显示时(即吸头触底时),不可通过主动油缸(1条)来控制及调整吸头姿态角度,否则会损坏吸头及将基槽的碎石垫层刮出一个凹坑。优选的,吸头本体21上的3条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深海清淤的吸头,用于装设在绞吸船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吸船上设有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与所述第二铰接座垂直设置;所述用于深海清淤的吸头包括吸头本体和调节架,所述调节架呈平行四边形状,且所述调节架的其中一个顶角与所述第二铰接座铰接,所述调节架的另一个顶角通过主动油缸体与所述第一铰接座相连,所述调节架上设有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一侧装设有伸缩管,所述安装孔另一侧装设有所述吸头本体,所述吸头本体与所述伸缩管通过所述安装孔密封式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深海清淤的吸头,用于装设在绞吸船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吸船上设有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与所述第二铰接座垂直设置;所述用于深海清淤的吸头包括吸头本体和调节架,所述调节架呈平行四边形状,且所述调节架的其中一个顶角与所述第二铰接座铰接,所述调节架的另一个顶角通过主动油缸体与所述第一铰接座相连,所述调节架上设有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一侧装设有伸缩管,所述安装孔另一侧装设有所述吸头本体,所述吸头本体与所述伸缩管通过所述安装孔密封式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深海清淤的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油缸体内装设有行程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深海清淤的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座和所述第二铰接座上分别装设有角度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深海清淤的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包括第一连接架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信刚李大庆苏衍均马培良刘凡唐云黄旭鑫李刚廖曾平赵江杜文枝林植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中交华南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中交广航船舶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