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珊瑚礁地质的原位搅拌钢管桩施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0551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珊瑚礁地质的原位搅拌钢管桩施工系统,包括:钢管桩,其通过桩机固定于设计位置,所述钢管桩包括一体成型的上部标准段和下部扩径段,所述钢管桩侧面具有多个开孔;回旋动力装置,其安装于钢管桩的上部,所述回旋动力装置连接有钻杆,其位于钢管桩内部,所述钻杆为空心杆;注浆管路,其一端连通钻杆,所述注浆管路另一端连接外部的压浆装置;扩底钻头,其连接于钻杆的底部且不干涉钻杆底部连通钢管桩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系统结合了原位搅拌桩和钢管桩的施工系统,将钻孔、沉桩、灌浆三道工序整合为一道工序,具有承载力高、施工效率高、工程造价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珊瑚礁地质的原位搅拌钢管桩施工系统
本技术涉及桩基施工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应用于珊瑚礁地质的原位搅拌钢管桩施工系统。
技术介绍
打入式钢管桩成本低、施工过程快,在海上工程中应用普遍。虽然打入钢管桩相关的技术比较成熟,但在珊瑚礁地层中,打桩过程会对易碎颗粒和土壤结构造成破坏,从而导致钢管桩的侧摩阻力非常低,会导致“溜桩”或竖向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中国南海、红海、地中海西部、澳大利亚西部、印度西部等海域的海上工程均遇到了此类问题。目前,国外一般采用钻孔灌浆钢管桩来解决该问题,即先进行钻孔,再清孔,然后插入钢管桩,最后灌浆。该方法虽然解决了钢管桩侧摩阻力低的问题,但其工序多、工期长、造价高,而且固化浆固结后容易产生裂纹。打入式钢管桩后压浆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该问题,但压浆覆盖率难以确保,桩侧摩阻力不稳定,而且压力灌浆可能会对土体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反而降低其承载力。同时,珊瑚礁地质表层往往存在盖岩或高固结土,钢管桩打入过程容易发生卷边,造成钢管桩整体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应用于珊瑚礁地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珊瑚礁地质的原位搅拌钢管桩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钢管桩,其通过桩机固定于设计位置,所述钢管桩包括一体成型的上部标准段和下部扩径段,所述钢管桩侧面具有多个开孔;/n回旋动力装置,其安装于钢管桩的上部,所述回旋动力装置连接有钻杆,其位于钢管桩内部,所述钻杆为空心杆;/n注浆管路,其一端连通钻杆,所述注浆管路另一端连接外部的压浆装置;/n扩底钻头,其连接于钻杆的底部且不干涉钻杆底部连通钢管桩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珊瑚礁地质的原位搅拌钢管桩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管桩,其通过桩机固定于设计位置,所述钢管桩包括一体成型的上部标准段和下部扩径段,所述钢管桩侧面具有多个开孔;
回旋动力装置,其安装于钢管桩的上部,所述回旋动力装置连接有钻杆,其位于钢管桩内部,所述钻杆为空心杆;
注浆管路,其一端连通钻杆,所述注浆管路另一端连接外部的压浆装置;
扩底钻头,其连接于钻杆的底部且不干涉钻杆底部连通钢管桩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珊瑚礁地质的原位搅拌钢管桩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径段直径大于标准段直径的0.1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珊瑚礁地质的原位搅拌钢管桩施工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涛潘桂林吴启和刘建波张磊仇正中万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