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期春专利>正文

一种道路伸缩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50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伸缩缝结构,包括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弧形板和承载板,第一橡胶垫顶部固定设置有底座,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柱,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外部固定连接有缝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可以阻挡雨水进入缝壁内,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增加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还设置第一缓冲减震机构和第二缓冲减震机构,通过移动块与第一弹簧和限位块相互配合,达到减震的效果;同时,通过连接杆与滑杆、滑块和第二弹簧进行减震复位,又通过第三弹簧进行二次减震复位,减震效果好;该伸缩缝结构具有较好的承载力,稳固性好,满足桥梁伸缩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伸缩缝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伸缩缝,特别涉及一种道路伸缩缝结构,属于道路工程

技术介绍
建筑伸缩缝即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使建筑物或构筑物沿长方向可做水平伸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作为国家的命脉也得到了空前发展。在道路和桥梁的连接处以及两端道路的连接处均设置伸缩缝,这些伸缩缝要进行连接处理,现在伸缩缝的连接均是通过钢板进行简单的连接,这种构造方式主要缺点在于搭接一侧钢板缺少相应的约束,当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造成钢板变形、移位等,需时常维护更换;且由于钢板比较硬,因此,采用钢板连接的伸缩缝存在着行车舒适性较差,行车过程中易发生跳车,所以设计出具有较好的承载力,稳固性好,满足桥梁伸缩变形,耐用的伸缩缝结构具有很实用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伸缩缝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伸缩缝结构,包括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弧形板和承载板,所述第一橡胶垫顶部固定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外部固定连接有缝壁,所述第二橡胶垫上方设置有所述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减震机构,所述弧形板顶部固定设置有所述承载板,所述弧形板左右两侧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减震机构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缓冲减震机构。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减震机构包括移动块、第一弹簧和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固定块一侧面与所述缝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另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固定块内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弧形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减震机构包括底板、第二固定块、滑杆、滑块、第二弹簧、连接杆、安装块、顶板和第三弹簧,所述底板与所述缝壁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块,两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滑杆,所述滑杆上活动套设有两个滑块,位于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的滑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段与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两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块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块固定设置于所述顶板底部的中间,所述顶板顶部与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顶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底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承载板左右两端均与所述缝壁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与所述缝壁齐平,所述承载板顶部一体设置有耐磨凸起。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均为柔性体。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减震机构和第二缓冲减震机构均对称设置有两个。优选的,所述支撑柱最少设置有四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可以阻挡雨水进入缝壁内,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增加使用寿命。2、本技术同时还设置第一缓冲减震机构和第二缓冲减震机构,通过弧形板将压力传递至移动块,移动块与第一弹簧和限位块相互配合,达到减震的效果,第一弹簧还起到复位作用;同时,通过连接杆与滑杆、滑块和第二弹簧进行减震复位,同时又通过第三弹簧进行二次减震,减震效果好;耐磨凸起有效的保护了汽车轮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道路伸缩缝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道路伸缩缝结构第二缓冲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橡胶垫;2、第二橡胶垫;3、弧形板;4、承载板;5、底座;6、支撑柱;7、缝壁;8、第一缓冲减震机构;81、移动块;82、第一弹簧;83、第一固定块;84、开口;85、限位块;9、第二缓冲减震机构;91、底板;92、第二固定块;93、滑杆;94、滑块;95、第二弹簧;96、连接杆;97、安装块;98、顶板;99、第三弹簧;10、耐磨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道路伸缩缝结构,包括第一橡胶垫1、第二橡胶垫2、弧形板3和承载板4,第一橡胶垫1顶部固定粘连有底座5,底座5顶部焊接连接有若干支撑柱6,支撑柱6顶部固定粘连有第二橡胶垫2,第一橡胶垫1和第二橡胶垫2外部粘连有缝壁7,第二橡胶垫2上方设置有弧形板3,弧形板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减震机构8,弧形板3顶部固定设置有承载板4,弧形板3左右两侧位于第一缓冲减震机构8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缓冲减震机构9;当承载板4上方通过车辆产生压力时通过承载板4、弧形板3、第一缓冲减震机构8和第二缓冲减震机构9减震。第一缓冲减震机构8包括移动块81、第一弹簧82和第一固定块83,第一固定块83为中空结构,第一固定块83一侧面与缝壁7焊接,第一固定块83另一侧开设有开口84,第一固定块83内部设置有限位块85,限位块85与第一弹簧82焊接,第一弹簧82与移动块81焊接连接,移动块81与弧形板3焊接,通过弧形板3将压力传递至移动块81,移动块81与第一弹簧82和限位块85相互配合,达到减震的效果,第一弹簧82还起到复位作用。第二缓冲减震机构9包括底板91、第二固定块92、滑杆93、滑块94、第二弹簧95、连接杆96、安装块97、顶板98和第三弹簧99,底板91与缝壁7焊接,底板91上表面焊接有两个第二固定块92,两第二固定块92之间焊接有滑杆93,滑杆93上活动套设有两个滑块94,位于滑块94与第二固定块92之间的滑杆93上套设有第二弹簧95,第二弹簧95的一段与第二固定块92焊接,另一端与滑块94焊接,两滑块94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6,连接杆96的另一端与安装块97转动连接,安装块97焊接于顶板98底部的中间,顶板98顶部与承载板4焊接,顶板98与底板91之间焊接有两个第三弹簧99,第三弹簧99的顶端与顶板98焊接,底端与第二固定块92焊接,通过承载板4将压力传递至顶板98上,顶板98产生向下的力,通过连接杆96与滑杆93、滑块94和第二弹簧95进行减震复位,同时又通过第三弹簧99进行二次减震,减震效果好。承载板4左右两端均与缝壁7粘连,承载板4与缝壁7齐平,承载板4顶部一体设置有耐磨凸起10。第一橡胶垫1和第二橡胶垫2均为柔性体。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伸缩缝结构,包括第一橡胶垫(1)、第二橡胶垫(2)、弧形板(3)和承载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垫(1)顶部固定设置有底座(5),所述底座(5)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橡胶垫(2),所述第一橡胶垫(1)和第二橡胶垫(2)外部固定连接有缝壁(7),所述第二橡胶垫(2)上方设置有所述弧形板(3),所述弧形板(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减震机构(8),所述弧形板(3)顶部固定设置有所述承载板(4),所述弧形板(3)左右两侧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减震机构(8)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缓冲减震机构(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伸缩缝结构,包括第一橡胶垫(1)、第二橡胶垫(2)、弧形板(3)和承载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垫(1)顶部固定设置有底座(5),所述底座(5)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橡胶垫(2),所述第一橡胶垫(1)和第二橡胶垫(2)外部固定连接有缝壁(7),所述第二橡胶垫(2)上方设置有所述弧形板(3),所述弧形板(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减震机构(8),所述弧形板(3)顶部固定设置有所述承载板(4),所述弧形板(3)左右两侧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减震机构(8)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缓冲减震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伸缩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减震机构(8)包括移动块(81)、第一弹簧(82)和第一固定块(83),所述第一固定块(83)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固定块(83)一侧面与所述缝壁(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83)另一侧开设有开口(84),所述第一固定块(83)内部设置有限位块(85),所述限位块(85)与所述第一弹簧(8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82)与所述移动块(81)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81)与所述弧形板(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伸缩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减震机构(9)包括底板(91)、第二固定块(92)、滑杆(93)、滑块(94)、第二弹簧(95)、连接杆(96)、安装块(97)、顶板(98)和第三弹簧(99),所述底板(91)与所述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期春
申请(专利权)人:李期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