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循环过滤增氧治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037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质循环过滤增氧治污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沉淀过滤效率低、过滤网易堵塞、设备分散影响处理时间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沉淀池、过滤系统,污水通过沉淀池进入过滤系统,过滤系统包含有过滤桶和活性炭过滤层,过滤桶采用正反转的方式进行过滤,然后水进入活性炭过滤层吸附过滤,接着添加臭氧和药剂溶液对污水进行杀菌消毒、增氧和更深层的除污处理,处理完成后水会通过循环管道再次进入活性炭过滤层进行二次过滤,直至水质符合出水标准方可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过滤效率,避免了过滤网堵塞,缩短了过滤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质循环过滤增氧治污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是水质循环过滤增氧治污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人口的不断增多,对水资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但是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对于水的高效利用、污水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水处理工艺已经较为普遍,我们可以根据水质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水处理方式从而得到我们所需要的水质,其中在水处理过程中过滤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目前的水处理中的过滤方法还存在以下问题:1、水处理过程中,用的最多的过滤方法就是沉淀过滤法,是靠污染物自身的重量沉淀聚集,然后过滤处理,这样的过滤方法所需时间长,而且效率太低;2、污水在经过过滤网过滤时,过滤网作为被动静止放置,过滤网容易堵塞且过滤效率低;3、臭氧发生器和加药装置分别单独安装,占用空间大,发生反应时间慢。在此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水质循环过滤增氧治污装置,以解决沉淀过滤法处理时间长,效率低,设备分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做出如下方案:水质循环过滤增氧治污装置,包括沉淀池、过滤系统、加药桶,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包含有过滤箱体,所述过滤箱体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挡板,所述挡板将过滤箱体分为上下两层,所述过滤箱体上层中心转动连接有一个过滤桶,所述过滤桶包含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上端面互相平齐且由一个大圆盘固定密封相连,所述第一过滤层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小圆盘将其密封,所述小圆盘下端面与第二过滤层下端面平齐,所述大圆盘上端面中心固定连通有一根进水转轴,所述进水转轴为中空的,所述小圆盘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一根实心转轴,所述实心转轴下方固定连接有一个正反转装置,所述正反转装置包含有一个与实心转轴固定连接的第一全齿齿轮,所述第一全齿齿轮一侧啮合有一个转动连接于挡板下端面的第二全齿齿轮,所述第一全齿齿轮另一侧啮合有一个转动连接于挡板下端面的从动半齿齿轮,所述第二全齿齿轮的另一侧啮合有一个转动连接于挡板下方的主动半齿齿轮,所述主动半齿齿轮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所述主动半齿齿轮和从动半齿齿轮上方均同轴固定连接有一个转动皮带轮,两个所述转动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优选的,所述挡板下方固定连接有一个毛刷装置,所述毛刷装置包含有一个同轴固定连接于从动半齿齿轮下方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垂直啮合有一个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有一个转动曲柄,所述转动曲柄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块,所述滑块上方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毛刷置于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之间。优选的,所述过滤桶外侧放置有一个固定连接于过滤箱体上层的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活性炭过滤层包含有内层挡板和外层挡板,所述内层挡板和外层挡板中间的夹层用来填充活性碳颗粒;所述进水转轴上方依次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臭氧皮带轮和第一加药皮带轮,所述过滤箱体上层一侧转动连接有一个置于活性炭过滤层外侧的臭氧搅拌轴,所述过滤箱体上层一侧转动连接有一个与臭氧搅拌轴对称分布的加药搅拌轴,所述臭氧搅拌轴上方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臭氧皮带轮,所述加药搅拌轴上方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加药皮带轮,所述第二臭氧皮带轮与第一臭氧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二加药皮带轮与第一加药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优选的,所述臭氧搅拌轴包含有一根臭氧搅拌圆管,所述臭氧搅拌圆管为中空的,所述臭氧搅拌圆管侧壁均匀开设有若干圆孔,所述臭氧搅拌圆管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臭氧搅叶,所述臭氧搅拌圆管通过臭氧管道与臭氧发生器连接。优选的,所述加药搅拌轴包含有一根加药搅拌圆管,所述加药搅拌圆管为中空的,所述加药搅拌圆管侧壁均匀开设有若干圆孔,所述加药搅拌圆管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加药搅叶,所述加药搅拌圆管通过加药管道与加药桶连接。优选的,所述沉淀池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污水提升泵,所述污水提升泵通过污水管道与进水转轴连通。优选的,所述过滤箱体一侧壁连通有一根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固定连接有一个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根与过滤箱体上端面连通的循环管道。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沉淀过滤法的处理效率低,所需时间长的问题做出改进;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1、过滤桶是可正反转的,采用离心力的作用将固液分离,过滤效率高;2、过滤桶内部设置有毛刷装置,可随着过滤桶的转动上下移动,从而清洁过滤层表面孔洞,防止出现过滤桶堵塞的现象;3、臭氧和药剂溶液均通过搅拌轴的中心转轴加入水中,与之同时搅拌轴还在不停的搅拌,使得臭氧和药剂溶液更好、更快的融入水中发挥作用;4、循环泵可以将处理过的水通过循环管道送回活性炭过滤环节再次过滤,使得过滤更彻底,水处理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装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过滤系统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臭氧搅拌轴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加药搅拌轴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过滤桶剖视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活性炭过滤层剖视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毛刷装置与正反转装置装配关系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臭氧管道与臭氧搅拌圆管装配关系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加药管道与加药搅拌圆管装配关系剖视图。图中:1沉淀池、2污水提升泵、3过滤系统、4加药桶、5放水开关、6出水管道、7循环泵、8循环管道、9第二加药皮带轮、10加药管道、11第一加药皮带轮、12第一臭氧皮带轮、13臭氧发生器、14污水管道、15臭氧管道、16第二臭氧皮带轮、17过滤箱体、18挡板、19毛刷装置、20滑块、21毛刷、22转动曲柄、23第二锥齿轮、24第一锥齿轮、25正反转装置、26从动半齿齿轮、27第一全齿齿轮、28第二全齿齿轮、29电机、30主动半齿齿轮、31转动皮带轮、32过滤桶、33实心转轴、34小圆盘、35第一过滤层、36第二过滤层、37活性炭过滤层、38外层挡板、39内层挡板、40加药搅拌轴、41大圆盘、42进水转轴、43臭氧搅拌轴、44臭氧搅拌圆管、45臭氧搅叶、46加药搅拌圆管、47加药搅叶、48臭氧管道限位座、49加药管道限位座。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7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实施例一,本技术为水质循环过滤增氧治污装置,包括沉淀池1、过滤系统3、加药桶4,臭氧发生器13,所述过滤系统3包含有过滤箱体17,所述过滤箱体17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挡板18,所述挡板18将过滤箱体17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用于水处理,下层用于放置机械结构,所述过滤箱体17上层中心转动连接有一个过滤桶32,所述过滤桶32包含有第一过滤层35和第二过滤层36,所述第一过滤层35上的孔洞较第二过滤层36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水质循环过滤增氧治污装置,包括沉淀池(1)、过滤系统(3)、加药桶(4),臭氧发生器(13),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3)包含有过滤箱体(17),所述过滤箱体(17)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挡板(18),所述挡板(18)将过滤箱体(17)分为上下两层,所述过滤箱体(17)上层中心转动连接有一个过滤桶(32),所述过滤桶(32)包含有第一过滤层(35)和第二过滤层(36),所述第一过滤层(35)和第二过滤层(36)上端面互相平齐且由一个大圆盘(41)固定密封相连,所述第一过滤层(35)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小圆盘(34)将其密封,所述小圆盘(34)下端面与第二过滤层(36)下端面平齐,所述大圆盘(41)上端面中心固定连通有一根进水转轴(42),所述进水转轴(42)为中空的,所述小圆盘(34)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一根实心转轴(33),所述实心转轴(33)下方固定连接有一个正反转装置(25),所述正反转装置(25)包含有一个与实心转轴(33)固定连接的第一全齿齿轮(27),所述第一全齿齿轮(27)一侧啮合有一个转动连接于挡板(18)下端面的第二全齿齿轮(28),所述第一全齿齿轮(27)另一侧啮合有一个转动连接于挡板(18)下端面的从动半齿齿轮(26),所述第二全齿齿轮(28)的另一侧啮合有一个转动连接于挡板(18)下方的主动半齿齿轮(30),所述主动半齿齿轮(30)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29),所述主动半齿齿轮(30)和从动半齿齿轮(26)上方均同轴固定连接有一个转动皮带轮(31),两个所述转动皮带轮(31)通过皮带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水质循环过滤增氧治污装置,包括沉淀池(1)、过滤系统(3)、加药桶(4),臭氧发生器(13),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3)包含有过滤箱体(17),所述过滤箱体(17)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挡板(18),所述挡板(18)将过滤箱体(17)分为上下两层,所述过滤箱体(17)上层中心转动连接有一个过滤桶(32),所述过滤桶(32)包含有第一过滤层(35)和第二过滤层(36),所述第一过滤层(35)和第二过滤层(36)上端面互相平齐且由一个大圆盘(41)固定密封相连,所述第一过滤层(35)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小圆盘(34)将其密封,所述小圆盘(34)下端面与第二过滤层(36)下端面平齐,所述大圆盘(41)上端面中心固定连通有一根进水转轴(42),所述进水转轴(42)为中空的,所述小圆盘(34)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一根实心转轴(33),所述实心转轴(33)下方固定连接有一个正反转装置(25),所述正反转装置(25)包含有一个与实心转轴(33)固定连接的第一全齿齿轮(27),所述第一全齿齿轮(27)一侧啮合有一个转动连接于挡板(18)下端面的第二全齿齿轮(28),所述第一全齿齿轮(27)另一侧啮合有一个转动连接于挡板(18)下端面的从动半齿齿轮(26),所述第二全齿齿轮(28)的另一侧啮合有一个转动连接于挡板(18)下方的主动半齿齿轮(30),所述主动半齿齿轮(30)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29),所述主动半齿齿轮(30)和从动半齿齿轮(26)上方均同轴固定连接有一个转动皮带轮(31),两个所述转动皮带轮(31)通过皮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循环过滤增氧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8)下方固定连接有一个毛刷装置(19),所述毛刷装置(19)包含有一个同轴固定连接于从动半齿齿轮(26)下方的第一锥齿轮(24),所述第一锥齿轮(24)垂直啮合有一个第二锥齿轮(23),所述第二锥齿轮(23)固定连接有一个转动曲柄(22),所述转动曲柄(22)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块(20),所述滑块(20)上方固定连接有毛刷(21),所述毛刷(21)置于第一过滤层(35)和第二过滤层(3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循环过滤增氧治污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伦宇龙李茸王淼龙贾慧慧王子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