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小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0360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1
一种臭氧小试装置,包括:一螺旋式反应器、一支撑架、一进水系统、一自动加药系统、一臭氧发生系统、一压力表、一出水存储池、一尾气测定系统、一第一管道、一第二管道;螺旋式反应器具有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螺旋式反应器为螺旋式管状结构件,进水系统通过第一管道与进水口连接,自动加药系统及臭氧发生系统接入第一管道,出水存储池通过第二管道连接至出水口,压力表接入所述第二管道,尾气测定系统与所述出水存储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臭氧小试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好,可以增加臭氧利用率,降低装置高度及缩小占地面积,适合实验室小试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臭氧小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臭氧小试装置。
技术介绍
臭氧氧化是污水处理领域普遍应用的一项技术。臭氧由于自身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很多的有机污染物迅速发生氧化反应将其去除。臭氧氧化多作为深度处理工艺,对生化二级出水中难降解的化学需氧量(COD)和色度进行去除。在污水处理领域,为评估臭氧氧化对污水的去除效果,常采用小试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测定臭氧的投加量和臭氧利用率,计算与污水实际发生氧化反应的臭氧消耗量;并根据臭氧氧化过程前后污水的化学需氧量(COD)或者总有机碳(TOC),计算去除单位化学需氧量(COD)或者总有机碳(TOC)所需的臭氧消耗量,以评估臭氧氧化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目前,臭氧小试装置多侧重于反应器的结构,如曝气盘的布置以提高曝气效率、水流多次折返走向以增加水力停留时间、增设内循环以改善水气混合等,没有考虑到反应器自身高度的影响。曝气时产生的臭氧气泡由于浮力作用会在水体中上升,当反应器自身高度有限时,臭氧气泡尚未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发生反应,便逸出水体进入到气相中,对臭氧利用率产生负面影响,容易延长处理时间,导致实验时间延长;还有一些装置设计了很高的反应器,利用高度延长单个臭氧气泡在水体中的停留时间,但这种方式增加了装置的高度,装置的安装、移动和维护都受到很大影响;另外在室内环境,特别是在通风橱内,可能没有足够的空间来使用较高的反应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小试装置,包括进水系统、自动加药系统、反应系统、螺旋式反应器、压力表、出水存储池以及臭氧测定系统,通过所述自动加药系统提供液态催化剂和pH调节剂,通过所述臭氧发生系统提供臭氧,通过所述螺旋式反应器能够延长臭氧气泡在水体中的滞留时间,使臭氧和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有充足的反应时间,可以增加臭氧利用率,减少总体实验时间,同时螺旋式反应器的结构可以降低装置高度,减小装置的体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臭氧小试装置,包括:一螺旋式反应器和一支撑架,所述螺旋式反应器为螺旋式管状结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螺旋式反应器相连接,所述螺旋式反应器具有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一进水系统,通过一第一管道与所述螺旋式反应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进水罐、水泵以及流量测定装置;一自动加药系统,接入所述第一管道,所述自动加药系统用于提供液态催化剂、pH调节剂;一臭氧发生系统,设置于所述螺旋式反应器与所述自动加药系统之间,并接入所述第一管道,所述臭氧发生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流量仪和浓度检测仪;一出水存储池,所述出水存储池通过一第二管道连接至所述螺旋式反应器的出水口;一压力表,接入所述第二管道;以及,一尾气测定系统,与所述出水存储池连接。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为柱状或框架式结构件,并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螺旋式反应器为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螺旋式反应器的材料为耐臭氧材料。本技术臭氧小试装置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螺旋式臭氧反应器能够延长臭氧气泡在水体中的滞留时间,使臭氧和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有充足的反应时间,可以增加臭氧利用率,减少总体实验时间。(2)在达到同样的臭氧利用率的前提下,螺旋式臭氧反应器的高度比常规反应器的小,减少反应器高度和占地空间,更适合实验室小试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臭氧小试装置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进水系统;2、自动加药系统;3、臭氧发生系统;4、支撑架;5、螺旋式反应器;6、进水口;7、出水口;8、压力表;9、出水存储池;10、尾气测定系统;11、第一管道;12、第二管道;13、进水罐;14、水泵;15、流量测定装置;16、臭氧发生器;17、流量仪;18、浓度检测仪。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臭氧小试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应当指出,本技术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本技术提出一种臭氧小试装置,包括进水系统1、自动加药系统2、臭氧发生系统3、支撑架4、螺旋式反应器5、压力表8、出水存储池9、尾气测定系统10。所述螺旋式反应器5为螺旋式管状结构件,所述螺旋式反应器的材料为耐臭氧材料,所述螺旋式反应器5的一端设置一进水口6,另一端设置一出水口7,所述螺旋式反应器5的外部与所述支撑架4连接,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4为一柱状或框架式结构件,所述支撑架4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所述支撑架4用于对所述螺旋式反应器5提供保护和支撑。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式反应器5呈竖直状螺旋上升,所述进水口6位于所述螺旋式反应器5的下部,所述出水口7位于所述螺旋式反应器5的上部,水汽混合物可沿着所述螺旋式反应器5的底部由所述进水口6流动至所述螺旋式反应器5的顶部的所述出水口7。所述进水系统1通过一第一管道11与所述螺旋式反应器5的进水口6连接,所述进水系统1可为所述螺旋式反应器5连续供水,所述进水系统1还包括进水罐13、水泵14及流量测定装置15,所述进水罐13、所述水泵14及所述流量测定装置15为现有设备。所述臭氧发生系统3包括臭氧发生器16、流量仪17及浓度检测仪18,所述臭氧发生系统3设置于所述进水系统1与所述螺旋式反应器5之间,并通过所述第一管道11向所述臭氧发生系统3的进水口6内投加浓度可控的臭氧。所述自动加药系统2接入所述第一管道11,所述自动加药系统2设置于所述进水系统1与所述臭氧发生系统3之间,所述自动加药系统2通过所述第一管道11向所述螺旋式反应器5提供液态催化剂、pH调节剂,所述液态催化剂为过氧化氢溶液,所述液体催化剂用于臭氧在污水中发生氧化反应的催化。所述出水存储池9的一端通过一第二管道12连接至所述螺旋式反应器5的出水口7,所述出水存储池9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尾气测定系统10,并且所述压力表8接入所述第二管道12,所述压力表8用于检测所述螺旋式反应器5内部的压力情况,避免水汽混合物流量高造成压力增加而导致所述螺旋式反应器5发生破裂,所述出水存储池9用于收集臭氧反应残余物,所述尾气测定系统10用于测定臭氧反应残余尾气浓度。本技术臭氧小试装置,将某工业污水二级生化出水作为连续进水来源进行污水处理,所述生化处理出水的TOC在30-40mg/L之间,需要用臭氧处理至低于20mg/L。本技术臭氧小试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先启动进水系统1,所述进水系统1通过第一管道11为螺旋式反应器5提供污水,臭氧小装置开始连续进水运行;再开启臭氧发生系统3,通过所述第一管道11为所述螺旋式反应器5的进水口6内投加预定浓度的臭氧;然后开启自动加药系统2,通过所述第一管道11向所述螺旋式反应器5的进水口6内投加过氧化氢溶液;臭氧气泡、污水及催化剂组成的水汽混合物由所述螺旋式反应器5的进水口6呈螺旋式流动至所述螺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臭氧小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螺旋式反应器和一支撑架,所述螺旋式反应器为螺旋式管状结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螺旋式反应器相连接,所述螺旋式反应器具有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n一进水系统,通过一第一管道与所述螺旋式反应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进水罐、水泵以及流量测定装置;/n一自动加药系统,接入所述第一管道,所述自动加药系统用于提供液态催化剂、pH调节剂;/n一臭氧发生系统,设置于所述螺旋式反应器与所述自动加药系统之间,并接入所述第一管道,所述臭氧发生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流量仪和浓度检测仪;/n一出水存储池,所述出水存储池通过一第二管道连接至所述螺旋式反应器的出水口;/n一压力表,接入所述第二管道;以及,/n一尾气测定系统,与所述出水存储池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小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螺旋式反应器和一支撑架,所述螺旋式反应器为螺旋式管状结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螺旋式反应器相连接,所述螺旋式反应器具有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
一进水系统,通过一第一管道与所述螺旋式反应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进水罐、水泵以及流量测定装置;
一自动加药系统,接入所述第一管道,所述自动加药系统用于提供液态催化剂、pH调节剂;
一臭氧发生系统,设置于所述螺旋式反应器与所述自动加药系统之间,并接入所述第一管道,所述臭氧发生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流量仪和浓度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乔周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化学工业区中法水务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