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差速皮带传输装置及含有其的塑料瓶回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0228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差速皮带传输装置及含有其的塑料瓶回收系统,包括框架底座,在框架底座上,按传输方向由前至后依次安装有低速传输机构及高速传输机构,低速传输机构包括等速的第一皮带机及第二皮带机,第一皮带机与第二皮带机相对设置,呈V字型安装在框架底座上;高速传输机构包括等速的第三皮带机及第四皮带机,第三皮带机与第四皮带机相对设置,呈V字型安装在框架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卧式差速皮带传输装置,可将进入的物料均匀的拉开间距,采用由皮带机组成的V型带,尤其适用于圆柱类物料运输,使其不会滚动,且无论多大直径的物料在V型带上运行时均可以保证纵向方向上中心线不会发生改变,对后续其他功能的实现更具有可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差速皮带传输装置及含有其的塑料瓶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塑料瓶回收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差速皮带传输装置及含有其的塑料瓶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差速皮带传输装置一般采用两段速度不一样的输送带(平带)串联使用,平带传输具有一定局限性,一般一套设备仅适用于同一品规物料,且不适用于圆柱类或类圆柱类物料输送。而对于塑料瓶,在对其回收处理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直径塑料瓶在输送过程中拉开间距,便于后续进行数据采集,如采用上述传统的差速皮带传输装置,由于圆柱类物料不具备稳定性,在平带上运行时会出现滚动的情况,不利于传输;且由于其滚动或进入位置分散,使其在传输至后续其他设备时,纵向方向上中心线不固定,对后续数据采集设备的要求较高。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差速皮带传输装置,应用于塑料瓶回收处理时,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适用于塑料瓶回收处理的差速皮带传输装置,成为当前业界急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塑料瓶回收处理的差速皮带传输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卧式差速皮带传输装置,包括框架底座,在所述框架底座上,按传输方向由前至后依次安装有低速传输机构及高速传输机构,所述低速传输机构包括等速的第一皮带机及第二皮带机,所述第一皮带机与第二皮带机相对设置,呈V字型安装在框架底座上;所述高速传输机构包括等速的第三皮带机及第四皮带机,所述第三皮带机与第四皮带机相对设置,呈V字型安装在框架底座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各皮带机均连接有伺服电机并由伺服电机驱动。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底座前、后端面分别设置用于与其它配套单体装置连接的前连接部件及后连接部件。进一步地,所述低速传输机构、高速传输机构分别超过框架底座前、后端面向前或后延伸。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底座底部装有脚轮及可上下调节地脚。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在框架底座上部且整体包裹低速传输机构与高速传输机构的护罩。进一步地,所述护罩上分别装有调试门和观察窗。进一步地,所述护罩上安装有启动按钮和急停按钮。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塑料瓶回收系统,包括上述的卧式差速皮带传输装置。通过采用上述设计后,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卧式差速皮带传输装置,可将进入的物料均匀的拉开间距,采用由皮带机组成的V型带进行物料传输,适用于圆柱类物料或类圆柱类物料的运输,使其不会滚动,且无论多大直径的物料在V型带上运行时均可以保证纵向方向上中心线不会发生改变,对于后续其他功能的实现更具有可行性,以应用与塑料瓶回收为例,对后续的数据采集设备的要求降低。附图说明上述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卧式差速皮带传输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卧式差速皮带传输装置的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卧式差速皮带传输装置的等轴测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卧式差速皮带传输装置的等轴测视图(去掉护罩)。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卧式差速皮带传输装置,包括框架底座1,在框架底座1上,按传输方向由前至后依次安装有低速传输机构2及高速传输机构3,其中,低速传输机构2包括第一皮带机21及第二皮带机22,第一皮带机21及第二皮带机22两者传输速度相同,第一皮带机21与第二皮带机22相对设置,呈V字型安装在框架底座1上。如图2、3、4可以看出,第一皮带机21与第二皮带机22的上表面相互配合形成V字型,不同直径的物料A、B均可沿同一纵向中心线向前运动。高速传输机构3与低速传输机构2结构类似,包括第三皮带机31及第四皮带机32,第三皮带机31与第四皮带机32相对设置,呈V字型安装在框架底座1上,高速传输机构3与低速传输机构2的不同之处在于,两者的传输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在传输过程中由低速至高速逐渐拉开距离。另外,上述各皮带机(第一皮带机21、第二皮带机22、第三皮带机31、第四皮带机32)均连接有伺服电机;由伺服电机提供驱动力,可以保证运行中的精度。配合图1所示,上述卧式差速皮带传输装置,在框架底座1前、后端面分别设置前连接部件41及后连接部件42。以应用在塑料瓶回收系统中为例,其中,前连接部件41可用于与前部配套单体装置(如理顺设备)连接;其中后连接部件42可用于与后部配套单体装置(如扫描设备)连接。上述低速传输机构2、高速传输机构3分别超过框架底座1前、后端面向前或后延伸,保证其在作为系统中的单体设备时,能与其它设备有很好的衔接。当然,考虑到设备的移动便利性,优选在上述框架底座1底部装有脚轮51及可上下调节地脚52,通过脚轮51可方便移动,移动到位后,通过调节可上下调节地脚52,可使其能够稳定。另外,在框架底座1上部还设置有一个护罩6,护罩6整体包裹低速传输机构2与高速传输机构3,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在护罩6上分别装有调试门61和观察窗62,便于使用过程中调试和观察。为了方便操作,也可把整个装置的启动按钮63和急停按钮64安装在位于上部的护罩6上。上述卧式差速皮带传输装置,尤其适用于应用在塑料瓶回收系统中,由于常规的塑料瓶(尤其是饮料瓶,一般为圆柱形或类圆柱形),而本技术通过将皮带机呈V型安装,可以通过不同直径圆柱类物料,避免传输过程中出现滚动情况,且无论多大直径的物料,在V型带上运行时均可以保证塑料瓶的轴线与传输方向一致,且纵向方向上中心线不会发生改变,对于后续其他功能的实现更具有可行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差速皮带传输装置,包括框架底座,在所述框架底座上,按传输方向由前至后依次安装有低速传输机构及高速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低速传输机构包括等速的第一皮带机及第二皮带机,所述第一皮带机与第二皮带机相对设置,呈V字型安装在框架底座上;所述高速传输机构包括等速的第三皮带机及第四皮带机,所述第三皮带机与第四皮带机相对设置,呈V字型安装在框架底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差速皮带传输装置,包括框架底座,在所述框架底座上,按传输方向由前至后依次安装有低速传输机构及高速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速传输机构包括等速的第一皮带机及第二皮带机,所述第一皮带机与第二皮带机相对设置,呈V字型安装在框架底座上;所述高速传输机构包括等速的第三皮带机及第四皮带机,所述第三皮带机与第四皮带机相对设置,呈V字型安装在框架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差速皮带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皮带机均连接有伺服电机并由伺服电机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差速皮带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底座前、后端面分别设置用于与其它配套单体装置连接的前连接部件及后连接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差速皮带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涛杨光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盈创高科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