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万权专利>正文

回收制糖汁汽热能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22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收制糖汁汽热能的设备,由汁汽总管、预冷凝器、主冷凝器、以及混合水箱等组成。在汁汽总管和预冷凝器之间安装一个换热器,换热器中的汽室是一个长方体的汁汽通道,换热水管横向布置在汽室中,汽室一端和汁汽进口连接,另一端和汁汽出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热能回收率高;构造简单;换热器流通面积大;在生产期间可以连续供热,居民原有取暖设施不用改变。(*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收制糖汁汽热能的设备,它是对现有的制糖设备的一种改进。特点是利用此设备,可以收回60%以上被制糖汁汽真空冷凝时带走的热量,供居民取暖和其它生产和生活所用,同时可以提高真空冷凝效果,节约冷凝用水。目前的制糖生产工艺流程中,有两个工艺过程是利用加热蒸发水份的手段来浓缩糖浆的。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节能,蒸发采用四效低真空。末效蒸发罐和全部结晶罐内的真空度是靠把其中蒸发出来的汁汽通过汁汽总管吸入冷凝器内进行真空冷凝来保证的。图4为现有技术设备的示意图,末效蒸发罐和全部结晶罐汁汽通过汁汽总管1(一根或两根)被吸入冷凝器5内,新鲜冷水也被从冷水入口6吸入预冷凝器5内,在其中冷水和20%~25%的汁汽换热使之冷凝并与其混合,然后从预冷凝器5的排水管12的排入混合水箱的分离隔16内,再用泵送往渗出器作渗出用水。多余的水溢出流进混合水箱17中。75%~80%没有被凝结的汁汽通过汁汽连通管7被吸入主冷凝器8中,循环水也被从循环水入口9吸入主冷凝器8中,汁汽和循环水在其中换热凝结,混合后从主冷凝器排水管11排入混合水箱17中。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是,冷凝的效果不好,而且浪费了大量的热量。本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回收制糖汁汽热能的设备。它可以回收60%以上被冷凝汁汽带走的热量,供居民采暖用和其它生产和生活所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回收制糖汁汽热能的设备,由汁汽总管、预冷凝器、主冷凝器、以及混合水箱等组成。在汁汽总管和预冷凝器之间安装一个换热器,换热器中的汽室是一个长方体的汁汽通道,换热水管横向布置在汽室中,汽室一端和汁汽进口连接,另一端和汁汽出口连接。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一步完善换热器中的汁汽进口和汁汽出口的矩形端面尺寸和汽室横向断面尺寸相同;换热器中的上下折流水室在汽室整个长度上,上下交错布置;换热器中的进水管设在汁汽流出端的盖板上,出水管设在汁汽进入端的盖板上;换热器中的汽室的汁汽流通面积≥汁汽总管的流通面积;换热器中的汁汽进口和汁汽出口的最大锥角≤90°;换热器中的换热水管在管板上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热能回收率高,可以回收60%以上的热能;2、构造简单,只增加一个换热器,其它设备管路匀不改变;3、换热器流通面积大;4、换热器在生产期间可以连续供热,居民原有取暖设施不用改变。本技术共有4幅附图,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亦可做说明书摘要的附图。图1、为换热器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2、为换热器沿3—3线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艺图4、为现有技术的工艺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换热器的结构如图2、图3所示,换热器主体为一长方体,矩形汽室26由侧板37、38,上管板27和下管板35围成。侧板是用10mm—12mmA3钢板制成的平板,也可以在上下管板之间略弯成弧形。上下管板用6mm—8mmA3钢板制成。用¢34.5钻头按等边三角形在上下管板上钻孔,换热水管25用D34×2的无缝钢管制成,穿过上下管板孔焊接在上下管板上。在侧板37、38和上管板27的上面、下管板35的下面焊有交错的若干块用8mmA3钢板制成的上隔板23和下隔板33,再把若干块用8mm—10mmA3钢板制成的上盖板24和下盖板36分别焊在侧板和上隔板及侧板和下隔板上,这样在上管板和上盖板之间及下管板和下盖之间形成若干个交错的折流水室22,保证换热水按箭头所示的方向在换热水管内往复前进流动。汽室两端的汁汽进口18和汁汽出口31由8mm—10mmA3钢板制成,方园过渡接头其最大锥度角不大于90°。在汽室横断面上,所有换热水管间的空隙及侧板和相邻换热水管的空隙面积总和构成汁汽流通面积,该面积不小于汁汽总管的流通面积。换热水在换热水管内应以湍流状态流动,并以此来确定换热水每程流过换热管的根数、折流水室的个数和容积,在换热器两端的盖板上28、20上焊有进水室30、进水管29和出水室19、出水管21。进水管29和出水管21分别焊在进水总管4和出水总管2上,在换热器进水端下部焊有换热器凝结水排出管32,换热器安装时,出水端(汁汽进入端)比进水端高200mm~300mm,以便顺利地排出凝结水。本技术设备简单,工艺先进,一经使用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权利要求1.一种回收制糖汁汽热能的设备,由汁汽总管、预泠凝器、主泠凝器、以及混合水箱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汁汽总管(1)和预冷凝器(5)之间安装一个换热器(3),换热器(3)中的汽室(26)是一个长方体的汁汽通道,换热水管(25)横向布置在汽室(26)中,汽室(26)一端和汁汽进口(18)连接,另一端和汁汽出口(3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制糖汁汽热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热器(3)中的汁汽进口(18)和汁汽出口(31)的矩形端面尺寸和汽室(26)横向断面尺寸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制糖汁汽热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热器(3)中的上下折流水室(22)、(34)在汽室(26)整个长度上,上下交错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制糖汁汽热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热器(3)中的进水管(29)设在汁汽流出端的盖板(28)上,出水管(21)设在汁汽进入端的盖板(20)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制糖汁汽热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热器(3)中的汽室(26)的汁汽流通面积≥汁汽总管(1)的流通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制糖汁汽热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热器(3)中的汁汽进口(18)和汁汽出口(31)的最大锥角≤9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制糖汁汽热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热器(3)中的换热水管(25)在管板(27)、(35)上按等边三角形布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回收制糖汁汽热能的设备,由汁汽总管、预冷凝器、主冷凝器、以及混合水箱等组成。在汁汽总管和预冷凝器之间安装一个换热器,换热器中的汽室是一个长方体的汁汽通道,换热水管横向布置在汽室中,汽室一端和汁汽进口连接,另一端和汁汽出口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热能回收率高;构造简单;换热器流通面积大;在生产期间可以连续供热,居民原有取暖设施不用改变。文档编号F28D7/00GK2228217SQ9521094公开日1996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22日专利技术者张万权 申请人:张万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收制糖汁汽热能的设备,由汁汽总管、预泠凝器、主泠凝器、以及混合水箱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汁汽总管(1)和预冷凝器(5)之间安装一个换热器(3),换热器(3)中的汽室(26)是一个长方体的汁汽通道,换热水管(25)横向布置在汽室(26)中,汽室(26)一端和汁汽进口(18)连接,另一端和汁汽出口(3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权
申请(专利权)人:张万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