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成型的线振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207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成型的线振盘,属于五金制品领域,包括盘体,所述盘体上设有出料口;接料槽,设在所述盘体内,所述接料槽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出料槽,设在所述盘体内,连通至所述出料口处,与所述接料槽连通,所述出料槽具有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为一体式结构。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均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并且模具压合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均直接立起,从而减少了弯折的步骤,进而降低了加工线振盘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成型的线振盘
本技术涉及五金制品领域,特别是一体成型的线振盘。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线振盘是组合秤当中的核心零件之一。现有的线振盘,参照图1,先通过五金模具压合出平板状的盘体100,再将盘体100的第一侧壁310、第二侧壁320、第三侧壁330和第四侧壁340进行弯折,最后再将第一侧壁310和第三侧壁330、第二侧壁320和第四侧壁340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的凹槽。由于线振盘需要包含用于接料和用于出料的两个部位,因此,为了防止弯折后变形,两个部位处的侧壁之间存在一缺口,弯折后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封堵该缺口,这样无疑有着加工步骤多,加工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体成型的线振盘,能够降低生产时的步骤和成本。本技术实施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体成型的线振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上设有出料口;接料槽,设在所述盘体内,所述接料槽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出料槽,设在所述盘体内,连通至所述出料口处,与所述接料槽连通,所述出料槽具有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为一体式结构。上述一体成型的线振盘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物料进入组合称之后,将会落到接料槽内。盘体在组合秤内处于持续振动状态,物料在盘体内将会被振动到出料口处并离开线振盘。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能够在物料进入线振盘后,阻挡物料从线振盘的两侧飞出。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则能够防止准备运动至出料口的物料从线振盘的两侧飞出。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均通过模具一体成型,从而减少了弯折的步骤,进而降低加工线振盘所需的时间和成本。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体成型的线振盘,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上均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朝所述出料槽的外部倾斜。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体成型的线振盘,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钩扣部,与所述第四侧壁相连的滑板上设置有第二钩扣部,所述第一钩扣部和所述第二钩扣部为一体式结构。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体成型的线振盘,所述接料槽与所述出料口相对的侧壁为弧面侧壁,该弧面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体成型的线振盘,所述盘体的背面设有连接件。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体成型的线振盘,所述出料槽的槽底上设置有由所述出料槽的中心向所述出料槽的两侧逐渐升高的引导面。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体成型的线振盘,所述出料槽的槽底上设置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由所述出料槽的中心向所述出料槽的两侧逐渐升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正面视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背面视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附图标记:盘体100,接料槽230,出料槽270,第一侧壁310,第二侧壁320,第三侧壁330,第四侧壁340,滑板400,第一钩扣部510,第二钩扣部520,弧面侧壁600,引导面700,连接件800。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2和图4,一体成型的线振盘,包括:盘体100,盘体100上设有出料口;接料槽230,设在盘体100内,接料槽23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310和第二侧壁320;出料槽270,设在盘体100内,连通至出料口处,与接料槽230连通,出料槽270具有相对的第三侧壁330和第四侧壁340;第一侧壁310和第三侧壁330为一体式结构,第二侧壁320和第四侧壁340为一体式结构。物料进入组合秤之后,将会落到接料槽230内。盘体100在组合秤内处于持续振动状态,物料在盘体100内将会被振动到出料口处并离开线振盘。第一侧壁310和第二侧壁320能够在物料进入线振盘后,阻挡从线振盘的两侧飞出的物料。第三侧壁330和第四侧壁340则能够防止准备运动至出料口的物料从线振盘的两侧飞出。第一侧壁310和第三侧壁330、第二侧壁320和第四侧壁340均通过模具一体成型,从而减少了弯折的步骤,进而降低了加工线振盘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4,第三侧壁330和第四侧壁340上均设置有滑板400,滑板400朝出料槽270的外部倾斜。滑板400不仅能够在物料从出料口的两侧飞出时将其隔档下来,还能够确保物料滑落到出料槽270内,从而确保其由出料口处脱出出料槽270。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310和第二侧壁320上也设置有滑板400。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4,第二侧壁320上设置有第一钩扣部510,与第四侧壁340相连的滑板400上设置有第二钩扣部520,第一钩扣部510和第二钩扣部520为一体式结构。第一钩扣部510和第二钩扣部520可以使得盘体100与另一盘体100连接,从而使得多个盘体100得到连接和固定。一体化的第一钩扣部510和第二钩扣部520减少了加工时对二者的焊接步骤,从而降低了加工的时间和成本。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钩扣部510和第二钩扣部520均为设置在滑板400边缘处的弯折位。弯折位与滑板400配合形成了钩状结构,从而可以连接其余盘体100。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接料槽230与出料口相对的侧壁为弧面侧壁600,该弧面侧壁600分别与第一侧壁310和第二侧壁320连接。由于弧面的每个角度都正对着其圆心位置,且圆心位置位于接料槽230内,因此能够弧面侧壁600能够有效地将该处的物料引导滑落到接料槽230中。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盘体100的背面设有连接件800。连接件800用于将盘体100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体成型的线振盘,其特征在于,包括:/n盘体(100),所述盘体(100)上设有出料口;/n接料槽(230),设在所述盘体(100)内,所述接料槽(23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310)和第二侧壁(320);/n出料槽(270),设在所述盘体(100)内,连通至所述出料口处,与所述接料槽(230)连通,所述出料槽(270)具有相对的第三侧壁(330)和第四侧壁(340);/n所述第一侧壁(310)和所述第三侧壁(33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侧壁(320)和所述第四侧壁(340)为一体式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成型的线振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盘体(100),所述盘体(100)上设有出料口;
接料槽(230),设在所述盘体(100)内,所述接料槽(23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310)和第二侧壁(320);
出料槽(270),设在所述盘体(100)内,连通至所述出料口处,与所述接料槽(230)连通,所述出料槽(270)具有相对的第三侧壁(330)和第四侧壁(340);
所述第一侧壁(310)和所述第三侧壁(33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侧壁(320)和所述第四侧壁(340)为一体式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成型的线振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侧壁(330)和所述第四侧壁(340)上均设置有滑板(400),所述滑板(400)朝所述出料槽(270)的外部倾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成型的线振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侧壁(320)上设置有第一钩扣部(510),与所述第四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运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品勤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