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管梓翕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脚踏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18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脚踏垃圾桶,包括垃圾桶主体,所述垃圾桶主体内设置有脚踏板以及与脚踏板相连且用于使桶盖掀开的连杆组,连杆组的一端成型有凸块,所述桶盖的一侧设置有转动部,转动部上开设有供凸块进行滑动的弧形转动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弧形转动孔的设计,当手动翻开桶盖大于九十度后,此时凸块将会卡接在弧形转动孔的一端,使桶盖呈固定打开状态,此时的桶盖处于常开状态,在使用频繁的情况下,方便投掷垃圾,当需要将桶盖关闭时,此时只需要通过脚踩下脚踏板,从而使得桶盖旋转,使之打开的角度小于九十度后,松开脚踏,桶盖将会由于重力的原因自动关上,无需人工手动去关闭桶盖,使用卫生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脚踏垃圾桶
本技术涉及垃圾桶
,特指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脚踏垃圾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垃圾桶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然而简单的垃圾桶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脚踏式垃圾桶在生活中脱颖而出,变得尤为重要,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058858.9)公开了一种脚踏式垃圾桶,包括桶盖、桶身、开盖机构、底座、底座设有脚踏开盖装置,所述脚踏开盖装置包括设于底座前侧的脚踏、脚踏拉板以及底板,底顶面设置有导向槽,脚踏拉板的上端活动卡接于脚踏底面,脚踏拉板下端与导向槽接触,脚踏拉板下部还固定有胶带,胶带穿过底座并沿桶身向上与桶盖的开盖机构连接;当踩下脚踏时,脚踏拉板受压并以其上端的卡接位为轴心转动,脚踏拉板的下端沿导向槽向前滑动并拉动胶带前移,令胶带牵引开盖机构开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脚踏开盖装置进行开盖,虽然能够避免用户直接用手开垃圾桶的盖,但是在需要经常使用垃圾桶的情况下,为了方便频繁的往垃圾桶内仍垃圾,需要使桶盖打开的角度超过九十度,此时的桶盖能够处于常开状态,但是在使用完毕后,想要将桶盖关闭时,这时就需要用手推动桶盖,从而关闭垃圾桶的盖,由于在投掷垃圾时,桶盖难免会遭受到污染,因此用手关闭桶盖不卫生,且不方便,垃圾桶口一直敞开,内部垃圾产生的恶臭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脚踏垃圾桶,通过弧形转动孔,解决垃圾桶盖需要手动关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脚踏垃圾桶,包括垃圾桶主体,所述垃圾桶主体内设置有脚踏板以及与脚踏板相连且用于使桶盖掀开的连杆组,连杆组的一端成型有凸块,所述桶盖的一侧设置有转动部,转动部上开设有供凸块进行滑动的弧形转动孔。优选地,所述弧形转动孔的下端成型有用于卡接凸块并限制其移动的限位孔。优选地,所述连杆组的一端成型有两个转动臂,两个转动臂上分别成型有所述凸块。优选地,所述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和与其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可转动设置在垃圾桶主体的下端面,所述第二连杆设置在垃圾桶主体的后端面。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转动柱,所述垃圾桶主体的下端面开设有供第一转动柱插入的第一转动孔。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柱,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成型有转动爪,所述第二连杆通过转动爪套设在第二转动柱的外周与第一连杆连接。优选地,所述转动爪上开设有拆卸口,拆卸口的一侧成型有凸出的卡接块。优选地,所述垃圾桶主体的侧边成型有转动块,所述桶盖上成型有供转动块进行转动的转动腔。优选地,所述连杆组的一端设置有凸起的第三转动柱,所述脚踏板的内侧成型有供第三转动柱进行转动的转动口。优选地,所述垃圾桶主体、桶盖、连杆组和脚踏板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垃圾桶主体、桶盖、连杆组、脚踏板的数量设置有若干个。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弧形转动孔的设计,当手动翻开桶盖大于九十度后,此时凸块将会卡接在弧形转动孔的一端,使桶盖呈固定打开状态,此时的桶盖处于常开状态,在使用频繁的情况下,方便投掷垃圾,当需要将桶盖关闭时,此时只需要通过脚踩下脚踏板,通过连杆组将会带动凸块在弧形转动孔进行滑动,从而使得桶盖旋转,使之打开的角度小于九十度后,松开脚踏,桶盖将会由于重力的原因自动关上,无需人工手动去关闭桶盖,使用卫生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脚踏板、连杆组、桶盖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脚踏板、连杆组、桶盖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为垃圾桶主体与桶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垃圾桶主体;2-脚踏板;3-桶盖;4-连杆组;5-凸块;6-转动部;7-弧形转动孔;8-限位孔;9-转动臂;10-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第一转动柱;13-第一转动孔;14-第二转动柱;15-转动爪;16-拆卸口;17-卡接块;18-转动块;19-转动腔;20-第三转动柱;21-转动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脚踏垃圾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垃圾桶主体1,所述垃圾桶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脚踏板2以及与脚踏板2相连且用于使桶盖3掀开的连杆组4,连杆组4的一端成型有凸块5,凸块5分布在连杆组4末端的两侧,所述桶盖3的一侧设置有转动部6,转动部6上开设有供凸块5进行滑动的弧形转动孔7,在桶盖3关闭时,通过脚踩下脚踏板2,即可打开桶盖3,脚离开脚踏板2,桶盖3将会自动关闭,该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因此在本文中不再重复赘述,当手动翻开桶盖3大于九十度后,由于桶盖3是以转动块18为轴心进行转动的,此时凸块5将会卡接在弧形转动孔7的下端,从而能够使桶盖3呈固定打开状态,此时的桶盖3处于常开状态,在使用频繁的情况下,从而方便投掷垃圾。当需要将桶盖3关闭时,此时只需要通过脚踩下脚踏板2,通过杠杆原理,连杆组4的位置将会上升,同时带动凸块5在弧形转动孔7进行滑动,使凸块5从弧形转动孔7的下端位置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桶盖3旋转,使之打开的角度小于九十度后,松开脚踏,桶盖3将会由于重力的原因自动关上,无需人工手动去关闭桶盖3,使用卫生方便。结合图1和图4,所述弧形转动孔7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卡接凸块5并限制其移动的限位孔8,当手动翻开桶盖3大于九十度后,此时凸块5将会卡接在弧形转动孔7的下端,使桶盖3呈固定打开状态。具体看图3,所述连杆组4的一端成型有两个转动臂9,两个转动臂9上分别成型有所述凸块5,对应的转动部6上成型有两个弧形转动孔7,两个转动臂9可通过凸块5在两个弧形转动孔7内滑动,连接结构更加稳定,不会脱落。结合图2和图3,所述连杆组4包括第一连杆10和与其连接的第二连杆11,所述第一连杆10的中部可转动设置在垃圾桶主体1的下端面,所述第二连杆11设置在垃圾桶主体1的后端面,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杆10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转动柱12,所述垃圾桶主体1的下端面开设有供第一转动柱12插入的第一转动孔13,所述第一连杆10通过第一转动柱12插入在第一转动孔13从而进行转动。具体看图5,所述第一连杆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柱14,所述第二连杆11的一端成型有转动爪15,所述第二连杆11通过转动爪15套设在第二转动柱14的外周与第一连杆10连接。具体看图6,所述垃圾桶主体1的侧边成型有转动块18,所述桶盖3上成型有供转动块18进行转动的转动腔19,桶盖3通过转动腔19套设在转动块18的外周实现转动。具体看图5,所述连杆组4的一端设置有凸起的第三转动柱20,所述脚踏板2的内侧成型有供第三转动柱20进行转动的转动口21,所述脚踏板2通过转动口21套设在第三转动柱20的外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脚踏垃圾桶,包括垃圾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主体(1)内设置有脚踏板(2)以及与脚踏板(2)相连且用于使桶盖(3)掀开的连杆组(4),连杆组(4)的一端成型有凸块(5),所述桶盖(3)的一侧设置有转动部(6),转动部(6)上开设有供凸块(5)进行滑动的弧形转动孔(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脚踏垃圾桶,包括垃圾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主体(1)内设置有脚踏板(2)以及与脚踏板(2)相连且用于使桶盖(3)掀开的连杆组(4),连杆组(4)的一端成型有凸块(5),所述桶盖(3)的一侧设置有转动部(6),转动部(6)上开设有供凸块(5)进行滑动的弧形转动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脚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转动孔(7)的下端成型有用于卡接凸块(5)并限制其移动的限位孔(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脚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4)的一端成型有两个转动臂(9),两个转动臂(9)上分别成型有所述凸块(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脚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4)包括第一连杆(10)和与其连接的第二连杆(11),所述第一连杆(10)的中部可转动设置在垃圾桶主体(1)的下端面,所述第二连杆(11)设置在垃圾桶主体(1)的后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脚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0)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转动柱(12),所述垃圾桶主体(1)的下端面开设有供第一转动柱(12)插入的第一转动孔(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梓翕
申请(专利权)人:管梓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