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对热量收集的塑料包装袋热封边用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010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对热量收集的塑料包装袋热封边用降温装置,包括导气孔、注水口、排水口、导热管、第一风机、中空散热板、水箱、雾化片、第二风机以及限流阀,加热板下侧装配有导热管,加热板下侧装配有中空散热板,中空散热板下侧装配有第一风机,第一风机下侧开设有导气孔,基座内部安装有水箱,水箱前端面上侧开设有注水口,水箱前端面下侧开设有排水口,水箱右侧装配有限流阀,限流阀右侧装配有装配有雾化片,雾化片右侧装配有第二风机,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塑料包装袋热封边降温效果不佳,不便于控制温度下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有效使塑料包装袋热封边装置降温,便于控制温度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对热量收集的塑料包装袋热封边用降温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可对热量收集的塑料包装袋热封边用降温装置,属于塑料包装袋封口机

技术介绍
封口机是将充填有包装物的容器进行封口的机械,在产品装入包装容器后,为了使产品得以密封保存,保持产品质量,避免产品流失,需要对包装容器进行封口,这种操作是在封口机上完成的,制作包装容器的材料很多,如纸类、塑料、玻璃、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等,包装容器的形态及物理性能也各不相同。以往的塑料包装袋封口机不方便对热量进行快速降温,内部加热板在升温以后,温度由于热惯性上升,温度不易下降,这时需要等待加热板自然冷却至合适的温度,现有的塑料包装袋热封边降温效果不佳,不便于控制温度下降,现在急需一种可对热量收集的塑料包装袋热封边用降温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热量收集的塑料包装袋热封边用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有效使塑料包装袋热封边装置降温,便于控制温度下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对热量收集的塑料包装袋热封边用降温装置,包括压板、硅胶条、加热板、基座、降温机构以及温度计,所述基座前端面装配有温度计,所述基座内部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基座内部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基座上侧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下侧装配有硅胶条,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导气孔、注水口、排水口、导热管、第一风机、中空散热板、水箱、雾化片、第二风机以及限流阀,所述加热板下侧装配有导热管,所述加热板下侧装配有中空散热板,所述中空散热板下侧装配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下侧开设有导气孔,所述基座内部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前端面上侧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水箱前端面下侧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水箱右侧装配有限流阀,所述限流阀右侧装配有装配有雾化片,所述雾化片右侧装配有第二风机。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散热板内部开设有中空导流腔,所述中空散热板左右两侧装配有导气管,所述中空散热板左侧通过导气管与第一风机相连接,所述中空散热板右侧通过导气管与第二风机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机下侧装配有散热管,所述第一风机通过散热管与导气孔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雾化片外侧装配有密封罩,所述雾化片设有多组,且多组雾化片装配在密封罩内部下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雾化片、加热板均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管下侧与温度计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可对热量收集的塑料包装袋热封边用降温装置,因本技术添加了导气孔、注水口、排水口、导热管、第一风机、中空散热板、水箱、雾化片、第二风机以及限流阀,该设计能有效提高塑料包装袋热封边的降温效果,解决了原有塑料包装袋热封边降温效果不佳,不便于控制温度下降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降温效果。因中空散热板内部开设有中空导流腔,中空散热板左右两侧装配有导气管,中空散热板左侧通过导气管与第一风机相连接,中空散热板右侧通过导气管与第二风机相连接,该设计利用中空散热板有效将加热板上的热量携带转移,因第一风机下侧装配有散热管,第一风机通过散热管与导气孔相连接,该设计利用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加速中空散热板内部气体转移,因雾化片外侧装配有密封罩,雾化片设有多组,且多组雾化片装配在密封罩内部下侧,该设计利用雾化片有效将水箱内的水雾化,方便蒸发吸热,因导热管下侧与温度计相连接,该设计方便温度计实时显示加热板的表面温度,本技术结构合理,有效使塑料包装袋热封边装置降温,便于控制温度下降。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对热量收集的塑料包装袋热封边用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对热量收集的塑料包装袋热封边用降温装置中降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对热量收集的塑料包装袋热封边用降温装置中降温机构的正视剖面图;图中:1-压板、2-硅胶条、3-加热板、4-基座、5-降温机构、6-温度计、51-导气孔、52-注水口、53-排水口、54-导热管、55-第一风机、56-中空散热板、57-水箱、58-雾化片、59-第二风机、581-限流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对热量收集的塑料包装袋热封边用降温装置,包括压板1、硅胶条2、加热板3、基座4、降温机构5以及温度计6,基座4前端面装配有温度计6,基座4内部设置有降温机构5,基座4内部安装有加热板3,基座4上侧安装有压板1,压板1下侧装配有硅胶条2。降温机构5包括导气孔51、注水口52、排水口53、导热管54、第一风机55、中空散热板56、水箱57、雾化片58、第二风机59以及限流阀581,加热板3下侧装配有导热管54,加热板3下侧装配有中空散热板56,中空散热板56下侧装配有第一风机55,第一风机55下侧开设有导气孔51,基座4内部安装有水箱57,水箱57前端面上侧开设有注水口52,水箱57前端面下侧开设有排水口53,水箱57右侧装配有限流阀581,限流阀581右侧装配有装配有雾化片58,雾化片58右侧装配有第二风机59,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塑料包装袋热封边降温效果不佳,不便于控制温度下降的问题。中空散热板56内部开设有中空导流腔,中空散热板56左右两侧装配有导气管,中空散热板56左侧通过导气管与第一风机55相连接,中空散热板56右侧通过导气管与第二风机59相连接,该设计利用中空散热板56有效将加热板3上的热量携带转移,第一风机55下侧装配有散热管,第一风机55通过散热管与导气孔51相连接,该设计利用第一风机55和第二风机59加速中空散热板56内部气体转移。雾化片58外侧装配有密封罩,雾化片58设有多组,且多组雾化片58装配在密封罩内部下侧,该设计利用雾化片58有效将水箱57内的水雾化,方便蒸发吸热,第一风机55、第二风机59、雾化片58、加热板3均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该设计使第一风机55、第二风机59、雾化片58、加热板3通电工作,导热管54下侧与温度计6相连接,该设计方便温度计6实时显示加热板3的表面温度。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工作人员首先将加热板3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温度计6通过内部导热管54热传导来显示加热板3表面温度,当加热板3表面温度过高,需要进行降温处理,首先通过注水口52向水箱57内部注入适量的水,这时将第一风机55、第二风机59、雾化片58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水流经过限流阀581进入雾化片58,雾化片58将水雾化呈水滴状的微小颗粒,方便蒸发吸热,水雾经过第二风机59传导进入中空散热板56,水雾在中空散热板56内遇热迅速气化吸热,将加热板3上的热量携带转移,水汽经过第一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对热量收集的塑料包装袋热封边用降温装置,包括压板、硅胶条、加热板、基座、降温机构以及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前端面装配有温度计,所述基座内部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基座内部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基座上侧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下侧装配有硅胶条;/n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导气孔、注水口、排水口、导热管、第一风机、中空散热板、水箱、雾化片、第二风机以及限流阀,所述加热板下侧装配有导热管,所述加热板下侧装配有中空散热板,所述中空散热板下侧装配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下侧开设有导气孔,所述基座内部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前端面上侧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水箱前端面下侧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水箱右侧装配有限流阀,所述限流阀右侧装配有雾化片,所述雾化片右侧装配有第二风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对热量收集的塑料包装袋热封边用降温装置,包括压板、硅胶条、加热板、基座、降温机构以及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前端面装配有温度计,所述基座内部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基座内部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基座上侧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下侧装配有硅胶条;
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导气孔、注水口、排水口、导热管、第一风机、中空散热板、水箱、雾化片、第二风机以及限流阀,所述加热板下侧装配有导热管,所述加热板下侧装配有中空散热板,所述中空散热板下侧装配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下侧开设有导气孔,所述基座内部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前端面上侧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水箱前端面下侧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水箱右侧装配有限流阀,所述限流阀右侧装配有雾化片,所述雾化片右侧装配有第二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热量收集的塑料包装袋热封边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散热板内部开设有中空导流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强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