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车间用纱管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003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车间用纱管转运装置,包括转运箱,所述转运箱的左侧端面固定安装有设备箱,所述设备箱和转运箱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移动座,所述转运箱的下端面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水平设置成对并列的转轴,所述移动座的上端面加工定位台,所述定位台与传动腔的内壁配合,所述定位台的上端面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转轴孔轴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定位台与传动腔内壁配合,即可由移动座对转运箱进行定位支撑,更加方便移动转运,并且结构更加稳定,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并通过定位柱对纱管进行定位,即可将纱管沿定位柱垂直并列放置的上方设置,更加方便纱管的收纳,转运效率更高,并能够有效地提高纺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车间用纱管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纺织车间用纱管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而纱管是一种使用非常普遍的纺织用品。纱管侧面呈梯形,现有的生产车间纱管大多采用手推车进行转运,纱管缠绕纱线后,放入推车空箱中,放置过程中容易混乱,而人工进行码放费时费力,并且不方便纱管的卸货,转运效率较低,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车间用纱管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生产车间纱管大多采用手推车进行转运,纱管缠绕纱线后,放入推车空箱中,放置过程中容易混乱,而人工进行码放费时费力,并且不方便纱管的卸货,转运效率较低,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车间用纱管转运装置,包括转运箱、移动座和设备箱,所述转运箱的左侧端面固定安装有设备箱,所述设备箱和转运箱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移动座,所述转运箱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车间用纱管转运装置,包括转运箱(1)、移动座(4)和设备箱(16),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箱(1)的左侧端面固定安装有设备箱(16),所述设备箱(16)和转运箱(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移动座(4),所述转运箱(1)内设有容纳腔(2),所述容纳腔(2)的下底面竖直设置定位柱(6),所述定位柱(6)之间水平设置推板(9),所述推板(9)与定位柱(6)孔轴配合,所述推板(9)的四角竖直设置螺杆(10),所述螺杆(10)与推板(9)螺纹配合,所述容纳腔(2)的顶端设置顶盖(7),所述顶盖(7)的下端面和容纳腔(2)下底面加工轴台(11),所述轴台(11)与螺杆(10)的两端通过轴承配合,所述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车间用纱管转运装置,包括转运箱(1)、移动座(4)和设备箱(16),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箱(1)的左侧端面固定安装有设备箱(16),所述设备箱(16)和转运箱(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移动座(4),所述转运箱(1)内设有容纳腔(2),所述容纳腔(2)的下底面竖直设置定位柱(6),所述定位柱(6)之间水平设置推板(9),所述推板(9)与定位柱(6)孔轴配合,所述推板(9)的四角竖直设置螺杆(10),所述螺杆(10)与推板(9)螺纹配合,所述容纳腔(2)的顶端设置顶盖(7),所述顶盖(7)的下端面和容纳腔(2)下底面加工轴台(11),所述轴台(11)与螺杆(10)的两端通过轴承配合,所述顶盖(7)的端面加工导出孔(8),所述导出孔(8)与定位柱(6)对应配合,所述转运箱(1)的下端面设有传动腔(3),所述传动腔(3)内水平设置成对并列的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两侧设置蜗杆套(14),所述蜗杆套(14)与蜗轮(15)啮合,所述蜗轮(15)设置在伸入传动腔(3)内的螺杆(10)的底端,所述移动座(4)的上端面加工定位台(5),所述定位台(5)与传动腔(3)的内壁配合,所述定位台(5)的上端面设置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与转轴(12)孔轴配合,所述设备箱(16)的底部设置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轴端设置主动链轮(18),所述电机(17)的两侧设置有蓄电池(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陈威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胜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