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节切削夹具工装,包括圆筒壳体,所述圆筒壳体的底部内壁安装有固定连接壳体,且圆筒壳体和固定连接壳体底部连通有安装槽,所述圆筒壳体的一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压紧机构和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驱动电机的转动,可同时带动压紧机构和定位机构同步对转向节进行固定连接定位,简化了其固定连接定位步骤;压紧机构对转向节的内侧进行压紧固定连接,定位机构对转向节两侧的安装孔进行定位固定连接,加固了其固定连接定位效果,保证了转向节进行切削加工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节切削夹具工装
本技术涉及汽车转向节
,尤其涉及一种转向节切削夹具工装。
技术介绍
转向节,又称“羊角”,是汽车转向桥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形状一般呈叉形,或者其它类似形状,在汽车前轮中,转向节传递并承受着汽车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在汽车行驶状态下,转向节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目前,汽车转向节有多种型号,对于不同型号的转向节其切削加工所用的定位装置也各有不同,现有的转向节在对其进行切削加工时,需对转向节进行固定连接定位后再对其进行切削加工,但现有技术中,对转向节(如153型号)进行固定连接定位,需先后对转向节两侧及一面进行固定连接定位,操作步骤相对较为繁琐,并且其固定连接定位稳定性较差,易造成转向节固定连接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转向节切削夹具工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向节切削夹具工装,包括圆筒壳体,所述圆筒壳体的底部内壁安装有固定连接壳体,且圆筒壳体和固定连接壳体底部连通有安装槽,所述圆筒壳体的一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压紧机构和定位机构,并分别于固定连接壳体的顶部一侧和两侧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安装壳体、横向锥齿轮、纵向锥齿轮、转动杆、滑块和压紧环,所述横向锥齿轮与纵向锥齿轮均位于安装壳体内部,所述横向锥齿轮与纵向锥齿轮啮合,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贯穿安装壳体与横向锥齿轮轴心处固定连接,所述纵向锥齿轮轴心处与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远离纵向锥齿轮的一端贯穿固定连接壳体,且滑块套在转动杆的底部,所述压紧环与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动杆的底部外侧设有螺纹区,所述滑块的内壁设有与螺纹区相配合的螺纹槽,所述固定连接壳体的顶部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压紧环过盈配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直齿轮、弯齿板、转动杆、转动座和定位杆,所述直齿轮位于安装壳体的外侧,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贯穿安装壳体,并与直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弯齿板、转动杆、转动座和定位杆均设有两个,所述弯齿板均与转动杆的内侧固定连接,且两个弯齿板分别与直齿轮的顶部和底部啮合,所述转动杆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与转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定位杆与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杆滑动贯穿固定连接壳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定位杆位于固定连接壳体中心位置,且固定连接壳体顶部两侧开有倒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通过驱动电机的转动,可同时带动压紧机构和定位机构同步对转向节进行固定连接定位,简化了其固定连接定位步骤;其次,压紧机构对转向节的内侧进行压紧固定连接,定位机构对转向节两侧的安装孔进行定位固定连接,加固了其固定连接定位效果,保证了转向节进行切削加工时的稳定性;最后,定位杆位于固定连接壳体中心位置,使定位机构能更好的对转向节两侧进行定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压紧机构局部主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定位机构局部主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局部侧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圆筒壳体;2、固定连接壳体;3、安装槽;4、驱动电机;5、压紧机构;6、定位机构;7、限位板;8、限位块;501、安装壳体;502、横向锥齿轮;503、第一转动杆;504、滑块;505、压紧环;506、纵向锥齿轮;601、直齿轮;602、弯齿板;603、第二转动杆;604、转动座;605、定位杆;9转向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4,一种转向节切削夹具工装,包括圆筒壳体1,圆筒壳体1的底部内壁安装有固定连接壳体2,且圆筒壳体1和固定连接壳体2底部连通有安装槽3,圆筒壳体1的一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安装有驱动电机4,且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压紧机构5和定位机构6,当对转向节进行切削加工时,首先将转向节从安装槽3内进入,对转向节9转动90度,使其位于固定连接壳体2内部,通过驱动电机4的转动,带动压紧机构5对转向节的内侧进行压紧固定连接,同时带动定位机构6对转向节两侧的安装孔进行定位固定连接,简化了其固定连接方式,并同时加固了其固定连接定位效果,保证了转向节进行切削加工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压紧机构5包括安装壳体501、横向锥齿轮502、纵向锥齿轮506、第一转动杆503、滑块504和压紧环505,横向锥齿轮502与纵向锥齿轮506均位于安装壳体501内部,横向锥齿轮502与纵向锥齿轮506啮合,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贯穿安装壳体501与横向锥齿轮502轴心处固定连接,纵向锥齿轮506轴心处与第一转动杆50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杆503远离纵向锥齿轮506的一端贯穿固定连接壳体2,且滑块504套在第一转动杆503的底部,压紧环505与滑块504的底部固定连接,转向节在固定连接壳体2内壁放置完成后,驱动电机4打开,带动横向锥齿轮502转动,由于横向锥齿轮502与纵向锥齿轮506啮合,从而纵向锥齿轮506转动,第一转动杆503转动,带动滑块504向下运动,压紧环505对转向节进行压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第一转动杆503的底部外侧设有螺纹区5030,滑块504的内壁设有与螺纹区相配合的螺纹槽,固定连接壳体2的顶部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既对滑块504起限位作用,防止滑块504发生滑动,并且使滑块504向下移动的更稳定。进一步的,第一转动杆5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且限位块8与压紧环505过盈配合,限位块8的设置,防止滑块504脱离第一转动杆503,过盈配合保证压紧环505向下移动压紧时增大其摩擦力,使其固定连接效果更好。进一步的,定位机构6包括直齿轮601、弯齿板602、第二转动杆603、转动座604和定位杆605,直齿轮601位于安装壳体501的外侧,且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贯穿安装壳体501,并与直齿轮601的轴心处固定连接,弯齿板602、第二转动杆603、转动座604和定位杆605均设有两个,弯齿板602均与第二转动杆603的内侧固定连接,且两个弯齿板602分别与直齿轮601的顶部和底部啮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节切削夹具工装,包括圆筒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壳体(1)的底部内壁安装有固定连接壳体(2),且圆筒壳体(1)和固定连接壳体(2)底部连通有安装槽(3),所述圆筒壳体(1)的一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安装有驱动电机(4),且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压紧机构(5)和定位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节切削夹具工装,包括圆筒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壳体(1)的底部内壁安装有固定连接壳体(2),且圆筒壳体(1)和固定连接壳体(2)底部连通有安装槽(3),所述圆筒壳体(1)的一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安装有驱动电机(4),且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压紧机构(5)和定位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节切削夹具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5)包括安装壳体(501)、横向锥齿轮(502)、纵向锥齿轮(506)、第一转动杆(503)、滑块(504)和压紧环(505),所述横向锥齿轮(502)与纵向锥齿轮(506)均位于安装壳体(501)内部,所述横向锥齿轮(502)与纵向锥齿轮(506)啮合,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贯穿安装壳体(501)与横向锥齿轮(502)轴心处固定连接,所述纵向锥齿轮(506)轴心处与第一转动杆(50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503)远离纵向锥齿轮(506)的一端贯穿固定连接壳体(2),且滑块(504)套在第一转动杆(503)的底部,所述压紧环(505)与滑块(504)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向节切削夹具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503)的底部外侧设有螺纹区,所述滑块(504)的内壁设有与螺纹区相配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亮,刘强兔,刘磊,李正,谭世平,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和机械工业湖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