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模板生产用桐油涂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671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模板生产用桐油涂刷装置,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底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底部设置有磨砂板,所述磨砂板两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夹板,两组所述第二夹板相互远离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通过吸尘风干口、收集带、安装管和吹吸风机的相互配合,可以对涂抹后的材料进行快速的吹干,还可以对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和木屑进行收集,进而提升了涂刷的质量,通过拉杆、弹簧、安装板、挡板、涂刷滚筒、出料口、出料管和支撑板的相互配合,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对桐油进行进行涂刷,无需操作人员多次插入桐油瓶中将桐油粘出,进而提高了涂刷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模板生产用桐油涂刷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模板生产用桐油涂刷装置
,具体为一种建筑模板生产用桐油涂刷装置。
技术介绍
涂刷桐油是生产建筑模板重要的一步,制作好的建筑模板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涂刷桐油,在涂刷之前还需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变得光滑,打磨后还需操作人员拿刷子进行涂刷,这样不但加大了工作的时间,还降低了涂刷的质量;而现有的建筑模板生产用桐油涂刷装置,对涂抹后的材料进行快速吹干的效果较差,对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和木屑不便于收集,进而降低了涂刷的质量,不方便操作人员对桐油进行进行涂刷,还需操作人员多次插入桐油瓶中将桐油粘出,进而加大了涂刷所用的时间,对桐油瓶进行夹持的效果较差,不方便操作人员快速的将桐油倒入桐油容器中,导致桐油滴落,对砂纸进行夹持的效果较差,还需操作人员手拿砂纸进行打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模板生产用桐油涂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模板生产用桐油涂刷装置,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底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握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模板生产用桐油涂刷装置,包括蓄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底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握把(2),所述握把(2)的底部设置有磨砂板(3),所述磨砂板(3)两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夹板(7),两组所述第二夹板(7)相互远离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套设有第一夹板(6),所述螺纹杆(4)外侧的一侧套设有螺母(5),所述蓄水池(1)底部远离握把(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出料管(14),所述出料管(14)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3),所述出料管(14)靠近握把(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的一侧设置有拉杆(8),且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模板生产用桐油涂刷装置,包括蓄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底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握把(2),所述握把(2)的底部设置有磨砂板(3),所述磨砂板(3)两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夹板(7),两组所述第二夹板(7)相互远离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套设有第一夹板(6),所述螺纹杆(4)外侧的一侧套设有螺母(5),所述蓄水池(1)底部远离握把(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出料管(14),所述出料管(14)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3),所述出料管(14)靠近握把(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的一侧设置有拉杆(8),且拉杆(8)贯穿安装板(10)的内部延伸至出料管(14)的内部,所述拉杆(8)靠近出料管(14)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的一侧设置有弹簧(9),且弹簧(9)与安装板(10)相互连接,所述蓄水池(1)底部靠近出料管(14)一侧的两侧皆设置有支撑板(24),所述支撑板(24)的底部设置有涂刷滚筒(12),所述蓄水池(1)靠近出料管(14)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管(17),所述安装管(17)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吹吸风机(18),所述安装管(17)内部远离吹吸风机(18)的一侧设置有收集带(16),所述安装管(17)外侧远离蓄水池(1)的一侧设置有吸尘风干口(15),且吸尘风干口(15)与收集带(16)相互连通,所述蓄水池(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进料口(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
申请(专利权)人:沭阳县榕桦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