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成泉专利>正文

对流式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47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流式热交换器,其结构是由保温箱体、加热装置、上行质流管、下行质流管和动力泵构成,保温箱体内的上行质流管和下行质流管相间排列,相邻的上行质流管和下行质流管上方相通,下方通过动力泵连通在一起,保温箱体上方空腔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对流式热交换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热转换效率高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具体的说是一种对流式热交换器。2、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下,热交换器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中,虽然热交换器的种类很多,有蛇管式、列管式、盘管式等等,但其存在着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热交换率效果差等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热转换效率高的对流式热交换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流式热交换器,其结构由保温箱体、加热装置、上行质流管、下行质流管和动力泵构成,保温箱体内的上行质流管和下行质流管相间排列,相邻的上行质流管和下行质流管上方相通,下方通过动力泵连通在一起,保温箱体上方空腔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本技术的对流式热交换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热转换效率高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对流式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对流式热交换器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对流式热交换器,其结构是由保温箱体1、加热装置2、上行质流管3、下行质流管4和动力泵5构成,保温箱体1内的上行质流管3和下行质流管4相间排列,相邻的上行质流管3和下行质流管4上方相通,下方通过动力泵5连通在一起,保温箱体1上方空腔内设置有加热装置2。使用时,开启加热装置2对保温箱体1上方空腔进行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动力泵5推动液体由上行质流管3下端进入上行,然后经顶端加热后流入下行质流管4下行,流动时对相邻的上行质流管3中的冷液体进行对流热交换,从而使热量聚集于上方而不下散,提高热量的使用效率。本技术的对流式热交换器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即可加工。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对流式热交换器,包括保温箱体、加热装置、上行质流管、下行质流管和动力泵,其特征在于保温箱体内的上行质流管和下行质流管相间排列,相邻的上行质流管和下行质流管上方相通,下方通过动力泵连通在一起,保温箱体上方空腔内设置有加热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对流式热交换器,其结构是由保温箱体、加热装置、上行质流管、下行质流管和动力泵构成,保温箱体内的上行质流管和下行质流管相间排列,相邻的上行质流管和下行质流管上方相通,下方通过动力泵连通在一起,保温箱体上方空腔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本技术的对流式热交换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热转换效率高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文档编号F28D21/00GK2715087SQ20042004123公开日2005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李成泉 申请人:李成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流式热交换器,包括保温箱体、加热装置、上行质流管、下行质流管和动力泵,其特征在于保温箱体内的上行质流管和下行质流管相间排列,相邻的上行质流管和下行质流管上方相通,下方通过动力泵连通在一起,保温箱体上方空腔内设置有加热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泉
申请(专利权)人:李成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