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高路专利>正文

承压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465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压式换热器。它解决了目前北方冬季取暖时,暖气的热量只是单纯的供暖,不能充分利用其热量,而且采用电热水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且会造成电力的大量消耗;而太阳能热水器则会受天气的影响,不能完全保证使用需要的问题,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其特征是:一种承压式换热器,它有壳体,壳体一侧有热源输入管和热源输出管,下侧有冷水管和热水管,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中还有直径大于热源输入管和热源输出管的散热管,散热管一端与热源输入管联通,另一端与热源输出管联通;在散热管与热源输入管联通端还联通至少一个分接管。(*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承压式的可用于洗浴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在北方冬季常是使用暖气来取暖,暖气分为汽暖和水暖两种,不论哪种方式,其导热介质水或汽是不能直接使用的,这就造成了暖气只能用于取暖,却无法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用途。而严寒的冬季,人们洗澡时只能用电热水器或太阳能热水器来提供热水,电热水器存在使用成本高,有危险的问题;而太阳能热水器由于暴露在露天,其水温受限,且一旦阴天,水温将难以保证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能有效利用暖气热量的承压式换热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承压式换热器,它有壳体,壳体一侧有热源输入管和热源输出管,下侧有冷水管和热水管,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中还有直径大于热源输入管和热源输出管的散热管,散热管一端与热源输入管联通,另一端与热源输出管联通;在散热管热源输入管联通端还联通至少一个分接管。为增强散热管的散热效率,所述散热管为U型管,分接管有一个,其一端与散热管的最凹处联通,另一端则联通在靠近散热管与热源输入管的联通处。所述散热管上可带有翅片。所述冷水管一端在壳体内底部,另一端与自来水管联通;热水管一端在壳体内顶部,另一端与外部设备联接。所述壳体由外皮和内胆组成。为保证水温,所述外皮和内胆间有保温层。本技术利用热交换原料,在一个圆桶状的壳体一侧上设置热源输入管和热源输出管,将暖气中的导热介质引入散热管中;散热管是一个直径大于热源输入管和输出管的U型管,以便有效增大散热面积,提高热传送量,其长度可与壳体的长度相当;为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在散热管上还有分接管,它一端联通在散热管的最凹处,另一端则联通在靠近散热管与热源输入管的联通处,以使热介质能在壳体中经过更长的路径,与壳体中的水能更充分的进行热交换。同时,散热管上还可带有翅片或类似结构,以增强热交换。冷水管与自来水管联通,使壳体中始终保持有水状态,冷水管与壳体联通端在壳体的内底部。热水管与壳体的联通端则位于壳体的内顶部,其另一端可与混水阀联通,混水阀经三通与自来水管和冷水管联通,同时它还可与淋浴设备联通。在壳体中可以设置保温层,也可不设保温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其中,1-壳体,2-热源输入管,3-热源输出管,4-冷水管,5-热水管,6-散热管,7-分接管,8-外皮,9-内胆,10-保温层,11-三通,12-混水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中,壳体1的一侧有热源输入管2和热源输出管3,在壳体1的底部有冷水管4和热水管5,冷水管4与三通11联接,三通11一端与自来水管联接,另一端接混水阀12,混水阀12则分别与热水管和淋浴设备联接。图2中,壳体1由外皮8和内胆9组成。在外皮8和内胆9间可以设置保温层10,也可不设置。壳体1中有散热管6,其直径大于热源输入管2和热源输出管3的直径,以增大散热面积。散热管为U型,其上还可带有翅片。分接管7的一端与散热管6的最凹处联通,另一端则联通在靠近散热管6与热源输入管2的联通处。冷水管4一端在壳体1的内底部,热水管5的一端在壳体1的内顶部。因冷水管4是始终与自来水管联通的,从而使壳体1中保持一定压力,为保证壳体1不会受损,还可在冷水管4处加装一个安全阀。权利要求1.一种承压式换热器,它有壳体(1),壳体(1)一侧有热源输入管(2)和热源输出管(3),下侧有冷水管(4)和热水管(5),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中还有直径大于热源输入管(4)和热源输出管(5)的散热管(6),散热管(6)一端与热源输入管(2)联通,另一端与热源输出管(3)联通;在散热管(6)与热源输入管(2)联通端还联通至少一个分接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散热管(6)为U型管,分接管(7)有一个,其一端与散热管(6)的最凹处联通,另一端则联通在靠近散热管(6)与热源输入管(2)的联通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承压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散热管(6)上可带有翅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压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冷水管(4)一端在壳体(1)内底部,另一端与自来水管联通;热水管(5)一端在壳体(1)内顶部,另一端与外部设备联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承压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由外皮(8)和内胆(9)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压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外皮(8)和内胆(9)间有保温层(1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承压式换热器。它解决了目前北方冬季取暖时,暖气的热量只是单纯的供暖,不能充分利用其热量,而且采用电热水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且会造成电力的大量消耗;而太阳能热水器则会受天气的影响,不能完全保证使用需要的问题,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其特征是一种承压式换热器,它有壳体,壳体一侧有热源输入管和热源输出管,下侧有冷水管和热水管,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中还有直径大于热源输入管和热源输出管的散热管,散热管一端与热源输入管联通,另一端与热源输出管联通;在散热管与热源输入管联通端还联通至少一个分接管。文档编号F28D1/04GK2735278SQ20042005266公开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3日专利技术者李高路 申请人:李高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压式换热器,它有壳体(1),壳体(1)一侧有热源输入管(2)和热源输出管(3),下侧有冷水管(4)和热水管(5),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中还有直径大于热源输入管(4)和热源输出管(5)的散热管(6),散热管(6)一端与热源输入管(2)联通,另一端与热源输出管(3)联通;在散热管(6)与热源输入管(2)联通端还联通至少一个分接管(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路
申请(专利权)人:李高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