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洁专利>正文

多功能大数据通信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9432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大数据通信系统,包括:车座辨识设备,用于确定几何校正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的像素值确定是否落在车座灰度阈值范围内,如果落在所述范围之内,则将该像素确定为车座像素,否则将该像素确定为非车座像素,当车座像素的数量超限时,发出车座存在指令,否则,发出车座丢失指令;时分双工通信设备,用于将车座丢失指令无线转发给附近最近的共享自行车管理者的移动终端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多功能大数据通信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大数据通信系统及方法管理方便,安全可靠。由于在辨识到共享自行车的车座丢失时,迅速将车座丢失指令无线转发给附近最近的共享自行车管理者的移动终端上,从而提高了车辆维护的速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大数据通信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数据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大数据通信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要在两地间传输信息必须有传输信道,根据传输媒体的不同,有有线数据通信与无线数据通信之分。但它们都是通过传输信道将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联结起来,而使不同地点的数据终端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通信(Communication)相关专利技术是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的。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1837年莫尔斯专利技术电报。1873年马克斯韦尔的电磁场理论。1876年贝尔专利技术电话。1895年马可尼专利技术无线电。开辟了电信(Telecommunication)的新纪元。1906年专利技术电子管,从而模拟通信得到发展。1928年奈奎斯特准则和取样定理。1948年香农定理。20世纪50年代专利技术半导体,从而数字通信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专利技术集成电路。20世纪40年代提出静止卫星概念,但无法实现。20世纪50年代航天技术。1963年第一次实现同步卫星通信。20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大数据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n车座辨识设备,与几何校正设备连接,用于接收几何校正图像,确定所述几何校正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的像素值确定是否落在车座灰度阈值范围内,如果落在所述车座灰度阈值范围之内,则将该像素确定为车座像素,如果落在所述车座灰度阈值范围之外,则将该像素确定为非车座像素,基于所述车座像素的数量确定是否存在车座;/n在所述车座辨识设备中,基于所述车座像素的数量确定是否存在车座包括:当所述车座像素的数量超限时,确定存在车座并发出车座存在指令,否则,发出车座丢失指令;/n时分双工通信设备,与所述车座辨识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车座丢失指令时,将所述车座丢失指令无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大数据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车座辨识设备,与几何校正设备连接,用于接收几何校正图像,确定所述几何校正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的像素值确定是否落在车座灰度阈值范围内,如果落在所述车座灰度阈值范围之内,则将该像素确定为车座像素,如果落在所述车座灰度阈值范围之外,则将该像素确定为非车座像素,基于所述车座像素的数量确定是否存在车座;
在所述车座辨识设备中,基于所述车座像素的数量确定是否存在车座包括:当所述车座像素的数量超限时,确定存在车座并发出车座存在指令,否则,发出车座丢失指令;
时分双工通信设备,与所述车座辨识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车座丢失指令时,将所述车座丢失指令无线转发给附近最近的共享自行车管理者的移动终端上;
微型捕获设备,嵌入在共享自行车的把手固定杆上,用于对后方的车座所在场景进行图像捕获动作,以获得后方捕获图像;
信号分析设备,与所述微型捕获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后方捕获图像,对所述后方捕获图像的列数进行测量操作,以获得并输出对应的当前列数;
数据转换设备,与所述信号分析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当前列数,并在所述当前列数超过预设数量阈值时,发出第一控制信号;
DDR存储设备,与所述数据转换设备连接,用于预先存储所述预设数量阈值;
所述数据转换设备还用于在所述当前列数未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发出第二控制信号;
水平方向锐化设备,与所述信号分析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后方捕获图像,对所述后方捕获图像执行水平方向锐化操作,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水平方向锐化图像;
图像增强设备,与所述水平方向锐化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水平方向锐化图像执行图像增强操作,以获得对应的图像增强图像;
第一插值设备,与所述图像增强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对接收到的图像增强图像进行双线性插值操作,以获得并输出对应的双线性插值图像;
所述第一插值设备与所述数据转换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将所述图像增强图像作为双线性插值图像发送给所述第二插值设备;
第二插值设备,与所述第一插值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双线性插值图像,对所述双线性插值图像执行三次多项式插值操作,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三次多项式插值图像;
几何校正设备,与所述第二插值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三次多项式插值图像,对所述三次多项式插值图像执行几何校正操作,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几何校正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大数据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时分双工通信设备还与所述几何校正设备连接,包括时分双工通信接口和实时压缩单元,所述实时压缩单元与所述几何校正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几何校正图像执行基于H.264的图像压缩操作,以获得并输出压缩图像数据;
其中,所述时分双工通信接口与所述实时压缩单元连接,用于接收并发送所述压缩图像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大数据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平滑处理设备,与所述几何校正设备连接,用于接收几何校正图像,基于所述几何校正图像平均亮度距离预设亮度范围中心值的远近将所述几何校正图像平均分割成相应块大小的各个分块,对每一个分块,基于该分块的随机噪声大小选择对应的不同力度的平滑处理以获得平滑分块,将获得的各个平滑分块拼接以获得平滑处理图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大数据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滑处理设备还与所述车座辨识设备连接,用于将所述平滑处理图像替换所述几何校正图像发送给所述车座辨识设备;
其中,所述预设亮度范围是由预设亮度上限阈值和预设亮度下限阈值限制出的亮度范围,所述预设亮度上限阈值大于所述预设亮度下限阈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大数据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平滑处理设备中,所述几何校正图像平均亮度距离所述预设亮度范围中心值的越近,将所述几何校正图像平均分割成的相应块越大;
其中,在所述平滑处理设备中,对每一个分块,该分块的随机噪声越大,选择的平滑处理的力度越大;
其中,所述DDR存储设备还与所述平滑处理设备连接,用于预先存储所述预设亮度范围。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洁
申请(专利权)人:王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