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考虑实际风速特性的风电场变协同调频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9278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8
考虑实际风速特性的风电场变协同调频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取二次调频机组下发调频指令的时刻点;步骤2:确定风电场在超短期负荷预测模型下所得调频点的调频备用容量范围;步骤3:针对采样所得的风电机组调频点,构建近似斜率区间;步骤4:基于构建的近似斜率区间,计算风电场的响应时间间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风电场有效调频能力释放的前提下降低了风电场的调频次数,起到了减少风电场调频控制机会成本,减轻常规机组调频备用压力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考虑实际风速特性的风电场变协同调频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一种考虑实际风速特性的风电场变协同调频控制方法,属于风力发电领域和电力系统调频领域。
技术介绍
在现代控制技术的支持下,风电场根据实时风速水平降载参与电力系统二次调频,不仅能增加系统调频储备及其灵活性,还能获得调频辅助服务收益,是应对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引起的频率稳定问题的重要方法。此方法的主要思路为:在超短期负荷预测和模型预测控制的条件下,由二次调频系统向风电机场和传统二次调频机组(燃煤机组、水电机组)在合适时刻发送二次调频指令,从而达到消除区域功率偏差量(AreaControlError,ACE)的目的。目前采用的一种具体的方法是:基于最优AGC控制的常规二次调频机组与风电场协同二次调频控制。含风电场的最优AGC控制方法采用的是同步协调策略,即风电场和常规二次调频机组同步时间间隔执行调频指令。但是,风电场不同协同时间点下的调节速率和调频能力受实际风速影响很大,上述策略忽略了实际风速变化对风电场调频能力的影响从而造成风电场与常规机组协同失败降低了电力系统频率控制性能,严重影响了风电场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考虑实际风速特性的风电场变协同调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选取二次调频机组下发调频指令的时刻点;/n步骤2:确定风电场在超短期负荷预测模型下所得调频点的调频备用容量范围;/n步骤3:针对采样所得的风电机组调频点,构建近似斜率区间;/n步骤4:基于构建的近似斜率区间,计算风电场的响应时间间隔。/n

【技术特征摘要】
1.考虑实际风速特性的风电场变协同调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取二次调频机组下发调频指令的时刻点;
步骤2:确定风电场在超短期负荷预测模型下所得调频点的调频备用容量范围;
步骤3:针对采样所得的风电机组调频点,构建近似斜率区间;
步骤4:基于构建的近似斜率区间,计算风电场的响应时间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考虑实际风速特性的风电场变协同调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确定一个XY型直角坐标系,令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功率;
步骤1.2:选择二次调频机组第一次下发调频指令的时间,取此下发时间对应的X值,任意选择正半轴的某一Y值后确定一点,将此点作为二次调频机组的指令初次下发点,从初次下发点开始,以二次调频机组接受指令的周期时间△t对应于X轴的长度,为时间间隔周期重复取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考虑实际风速特性的风电场变协同调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以二次调频机组下发时间间隔△t为尺度,采样得到风电场功率点预测值,形成离散最大功率跟踪MPPT曲线,将整体离散最大功率跟踪MPPT曲线离散点图形放入XY型直角坐标系,引入降载系数d,形成降载曲线MPPT-d;
步骤2.2:以风电机组调频运行点为基点,在原有值的基础上加减△P,并绘出相应线段,设原运行点为a点,则此运行点对应的调频备用范围为[△Pa,min,△Pa,max],其中,△Pa,min=Pa-△P,△Pa,max=Pa+△P。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谢雨淼叶婧张闯黄悦华杨楠刘颂凯李振华张赟宁向紫藤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