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板及电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248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导电连接装置领域。接线板包括基体和接线柱;接线柱具有固定段、固定垫片及接线段,接线段具有螺纹,固定段、固定垫片及接线段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固定段与基体固定连接,接线段及固定垫片均露于基体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包括前述的接线板。这样在采用接线板连接导线时,导线连接于接线段上,且导线挤压于螺母与固定垫片之间,这样基体不会受到来自螺母和导线的挤压力,并且接线柱所受到的合力为零,基体不会被挤压破裂,接线柱也不会被拉拔出基体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线板及电气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电连接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接线板及电气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接线板包括绝缘基体和螺栓,螺栓的头部和一部分的杆部嵌于绝缘基体中,在接线板连接导线时,通过为螺栓连接螺母的方式,将导线挤压于基体与螺母之间,以实现导线在螺栓上的连接。然而,在螺母拧紧力度过大时,螺母的挤压力可能将基体挤压破裂,并且可能出现螺栓从基体中脱出的现象,造成接线板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不易损坏的接线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接线板包括基体和接线柱;接线柱具有固定段、固定垫片及接线段,接线段具有螺纹,固定段、固定垫片及接线段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固定段与基体固定连接,接线段及固定垫片均露于基体外。由上可见,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接线板的结构设计,在采用接线板连接导线时,导线连接于接线段上,且导线挤压于螺母与固定垫片之间,这样基体不容易受到来自螺母和导线的挤压力,基体不会被挤压破裂,并且接线柱所受到的拉拔力与挤压力的合力为零,接线柱也不会被拉拔出基体外。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固定段具有主体部和至少两个爪部,各爪部沿主体部的周向分布,各爪部均伸于主体部的径向外侧。由上可见,设置分散的爪部有利于增大固定段与基体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固定段更好地与基体结合,并且爪部的设置有利于对接线柱进行周向限位和定位,有利于避免接线柱相对基体松动,有利于保证基体与固定段的固定连接稳定牢靠。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主体部为壁面光滑的柱状结构。>由上可见,这样在将基体注塑成型于固定段的方式下,基体不会出现分层现象,有利于提升基体的结构强度。再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基体成型于固定段,固定段嵌于基体中。由上可见,在基体成型时直接将其成型在固定段上,这有利于提升基体与固定段连接的强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又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接线板具有基部和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从基部上沿第一方向凸出,固定段嵌于第一凸台中。由上可见,这样有利于增加固定接线柱处的基体厚度,有利于提升基体与接线柱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有利于降低接线柱从基体脱出的风险。进一步的方案是,接线柱具有多个,第一凸台具有多个,各固定段一一对应嵌于各凸台中,各第一凸台与相邻的第一凸台之间具有第二凸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之间具有间隙。由上可见,这样使得相邻的两第一凸台之间具有两道沟壑,有利于增加相邻接线柱之间的爬电距离,有利于提升用电安全性,并且有利于接线板的结构紧凑,有利于接线板的小型化设计。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凸台上具有安装孔,安装孔沿第一方向贯通基体。由上可见,这样安装孔周围的基体具有较大的厚度,有利于增加安装孔周围的基体结构强度,有利于接线板的安装更加牢靠。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凸台至少具有两排两列,相邻两排第一凸台之间的第二凸台为第一筋,相邻两列第一凸台之间的第二凸台为第二筋,第一筋与第二筋相交,安装孔位于第一筋与第二筋的相交处。由上可见,这样进一步有利于增加安装孔周围的基体结构强度,有利于接线板的安装更加牢靠。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安装孔为阶梯孔,安装孔的大径段位于第二凸台中。由上可见,这样在采用螺钉安装接线板时,螺钉的头部能够隐藏于安装孔内,有利于避免螺钉的头部影响接线操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接线板不易损坏的电气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气设备包括前述的接线板。由上可见,本专利技术的电气设备由于采用前述的接线板,接线柱不容易从基体脱出,基体不容易被挤压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接线板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接线板实施例的过接线柱轴线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接线板实施例的过安装孔轴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接线板实施例中接线柱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接线板实施例:本实施例参考图1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表示接线板中各零部件的位置关系,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接线板包括基体1和接线柱2,基体1由团状模塑料(BulkMoldingCompound,BMC)注塑成型,接线柱2为金属导柱,接线柱2具有固定段21、固定垫片22和接线段23,固定段21、固定垫片22和接线段23沿Z轴正向依次连接,固定段21嵌于基体1中,接线段23具有螺纹,固定垫片22及接线段23均露于基体1外。基体1具有基部11、第一凸台12、第二凸台13和第三凸台14,第一凸台12及第二凸台13均从基部11的Z轴正向侧沿Z轴正向凸出,第三凸台14从基部11的Z轴负向侧沿Z轴负向凸出。第一凸台12具有八个,八个第一凸台12分别从基部11上凸出,八个固定段21一一对应嵌于八个第一凸台12中,具体地,在生产接线板时,基体1直接注塑成型于八个固定段21上,第一凸台12的设置,能够增加固定接线柱2处的基体1厚度,有利于提升基体1与接线柱2的连接强度,有利于降低接线柱2从基体1脱出的风险。第二凸台13具有一条沿X轴方向延伸的第一筋131以及两条沿Y轴方向延伸的第二筋132,两条第二筋132沿X轴方向分布,第二凸台13在基部11上划分出六个阵列分布的区域,八个第一凸台12中的六个一一对应位于该六个阵列分布的区域中,剩余两个第一凸台12一一对应位于两个第二筋132的Y轴负向侧,第二凸台13与各第一凸台12之间均具有间隙,请参照图1及图2,第二凸台13的设置使得设置有第二凸台13的相邻两第一凸台12之间具有两道沟壑15,有利于增加相邻接线柱2之间的爬电距离,有利于提升用电安全性,有利于接线板的结构紧凑,有利于接线板的小型化设计。第一筋131与第二筋132的两个交叉位置分别设有安装孔16,安装孔16沿Z轴方向依次贯通第三凸台14、基部11和第二凸台13,这样便于通过螺钉贯穿安装孔16后与电气设备的机体固定连接,以此将接线板安装到电气设备的机体上,并且,第一筋131与第二筋132能够增加安装孔16周围的基体1结构强度,有利于接线板的安装更加牢靠。具体地,请参照图3,安装孔16为大径段位于Z轴正向端的阶梯孔,这样在采用螺钉连接接线板与电气装置的机体时,螺钉的头部能够沉于安装孔16中,有利于避免螺钉的头部影响接线板的接线操作。请参照图4,固定段21具有主体部211和爪部212,主体部211为侧壁面光滑的柱体,爪部212具有四个,四个爪部212均位于主体部211的Z轴负向端,四个爪部212沿主体部211的周向分布,且四个爪部212均伸于主体部211的径向外侧,设置分散的爪部212有利于增大固定段21与基体1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固定段21更好地与基体1结合,有利于保证基体1与固定段21的固定连接稳定牢靠。可选择地,爪部212的数量可以调整,爪部212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也可以调整,当然,爪部212设于主体部211的Z轴负向端有利于增加爪部212的Z轴正向侧的基体1厚度,进一步有利于提升基体1与接线柱2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具体地,固定垫片22半嵌于第一凸台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接线板,包括基体和接线柱;/n其特征在于:/n所述接线柱具有接线段、固定垫片及固定段,所述接线段具有螺纹,所述固定段、所述固定垫片及所述接线段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基体固定连接,所述接线段及所述固定垫片均露于所述基体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接线板,包括基体和接线柱;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柱具有接线段、固定垫片及固定段,所述接线段具有螺纹,所述固定段、所述固定垫片及所述接线段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基体固定连接,所述接线段及所述固定垫片均露于所述基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段具有主体部和至少两个爪部,各所述爪部沿所述主体部的周向分布,各所述爪部均伸于所述主体部的径向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为壁面光滑的柱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成型于所述固定段,所述固定段嵌于所述基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接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板具有基部和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从所述基部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凸出,所述固定段嵌于所述第一凸台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斌文俊书胡安永曾文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