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结构、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49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端子结构、空气净化器,一种端子结构包括:基座,其上设置有第一过孔;导电芯,其具有活动穿设在所述第一过孔内的安装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的导电部,其中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导电部的一端上设置有导电线,所述导电部上具有导电面,所述导电面与待导通件连接;以及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与所述导电部间,以驱动所述导电部抵接在所述待导通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端子结构连接的稳定性好。

Terminal structure, air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子结构、空气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端子结构、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气净化器逐步成为家庭生活的必备电器。现有的空气净化器针对空气中颗粒物的祛除技术多采用机械滤网式,其捕获颗粒物的方式主要为直接拦截、惯性碰撞等,为提高净化效率,一般需要提高滤网的致密性,高致密性的滤网,结构强度低,使用寿命短,需要定期更换。为了避免对滤网的更换,现有技术中专利技术了静电式空气净化器,其原理为静电吸尘。核心净化结构一般包括发生极和收集极,发生极向空气主动释放高压电,电离空气,使粉尘带电。收集极,由一组带相反电荷的金属板平行排列,吸引粘附带电粉尘,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但是,上述的净化结构需要外接对其进行通电操作,现有技术中的净化结构和外界电源的导通多采用导电针和导电片配合插装导电的形式,此种导通方式,导电针和导电片的接触一般是线接触,接触面积小,且导电片多为弹片结构,依靠自身的弹力夹紧导电针,在受到震动等问题时,导电片颤动,导致接触不稳定,容易对净化结构产生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空气进化器中的电净化结构与外界连接不稳定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端子结构、空气净化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端子结构,包括:基座,其上设置有第一过孔;导电芯,其具有活动穿设在所述第一过孔内的安装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的导电部,其中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导电部的一端上设置有导电线,所述导电部上具有导电面,所述导电面与待导通件连接;以及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与所述导电部间,以驱动所述导电部抵接在所述待导通件上。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装有密封套,所述导电芯设置在所述密封套内。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套被构造为中空筒状,于其轴向截面上成型有支撑面,所述第一过孔成型在所述支撑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槽底上对应所述第一过孔处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导电线经所述第二过孔进入所述第一过孔内。进一步地,环绕所述第一过孔的边缘凸出成型有过线筒,所述过线筒的周壁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卡接在所述第二过孔内。本专利技术中的端子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卡扣与所述支撑面间的第二弹性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件被构造为压簧,所述压簧套装在所述线筒的周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的端部设置有螺孔,所述导电线的一端螺接在所述螺孔内。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靠近所述螺孔的周面上还设置有限位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上述中任一所述的端子结构;以及电净化组件,对应导电部处,所述电净化组件上设置有导电片。进一步地,对应密封套的周向边沿处,所述电净化组件上设置有密封槽,于预设安装位置,第二弹性件驱动所述密封套的周向边沿抵接在所述密封槽内。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的端子结构包括:基座,其上设置有第一过孔;导电芯,其具有活动穿设在所述第一过孔内的安装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的导电部,其中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导电部的一端上设置有导电线,所述导电部上具有导电面,所述导电面与待导通件连接;以及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与所述导电部间,以驱动所述导电部抵接在所述待导通件上。本专利技术中的的端子结构,利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将导电芯的导电面抵接在待导通件上,在受到震动时,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可保证导电芯的导电面与待导通件始终抵接,可保证电源导通的稳定性,且本专利技术中的导电芯采用导电面接触的方式,有效增大了导电接触的面积,同样可保证电源导通的稳定性。2.本专利技术中的端子结构中所述基座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装有密封套,所述导电芯设置在所述密封套内。设计人员发现,现有的电净化空气净化器的端子连接处极易老化失效,经研究,在电净化组件工作过程中才生的强静电场会造成周围的材料发生电老化,具体原理为,有机聚合物在高电场环境下被注入电子,电子在聚合物中由于能量传递在聚合物中形成热电子,热电子会导致聚合物降解生成自由基,导致聚合物活性增大产生降解,从而导致端子连接处失效,本专利技术中将导电芯设置在密封套内部,将其与外界的空气隔离,从而减弱聚合物活性增加与外界空气反应的程度,防止老化。3.本专利技术中的端子结构中所述安装部的端部设置有螺孔,所述导电线的一端螺接在所述螺孔内,螺纹连接保证了导电芯与导电线间连接的稳定性。4.本专利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中对应密封套的周向边沿处,所述电净化组件上设置有密封槽,于预设安装位置,第二弹性件驱动所述密封套的周向边沿抵接在所述密封槽内,进一步地加强上述中的端子结构安装在电净化组件上时密封套内部的密封性,可有效方式导电芯的老化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中的端子结构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中的端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中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中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爆炸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11-第一过孔;12-凹槽;13-第二过孔;2-导电芯;21-安装部;22-导电部;23-螺孔;3-第一弹性件;4-密封套;41-支撑面;42-过线筒;43-卡扣;5-导电线;6-第二弹性件;7-限位件;8-电净化组件;81-导电片;82-密封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1),其上设置有第一过孔(11);/n导电芯(2),其具有活动穿设在所述第一过孔(11)内的安装部(21)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部(21)上的导电部(22),其中所述安装部(21)远离所述导电部(22)的一端上设置有导电线(5),所述导电部(22)上具有导电面,所述导电面与待导通件连接;/n以及第一弹性件(3),设置在所述基座(1)与所述导电部(22)间,以驱动所述导电部(22)抵接在所述待导通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其上设置有第一过孔(11);
导电芯(2),其具有活动穿设在所述第一过孔(11)内的安装部(21)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部(21)上的导电部(22),其中所述安装部(21)远离所述导电部(22)的一端上设置有导电线(5),所述导电部(22)上具有导电面,所述导电面与待导通件连接;
以及第一弹性件(3),设置在所述基座(1)与所述导电部(22)间,以驱动所述导电部(22)抵接在所述待导通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形成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内嵌装有密封套(4),所述导电芯(2)设置在所述密封套(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4)被构造为中空筒状,于其轴向截面上成型有支撑面(41),所述第一过孔(11)成型在所述支撑面(4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的槽底上对应所述第一过孔(11)处设置有第二过孔(13),所述导电线(5)经所述第二过孔(13)进入所述第一过孔(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环绕所述第一过孔(11)的边缘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汉兵赵琛吴若虞陈协潘海元王德武曾焕雄肖利容劳承云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