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抑制热失控的动力电池装置,包括电池箱体、电池组、散热机构和灭火冷却机构,电池组包括安装于电池箱体内的两个电池体,散热机构包括开设于电池箱体上的两个空冷开口、设置与两个电池体之间的两个散热翅片板、设置于空冷开口上的散热风组,灭火冷却机构包括一个储液罐、两个导液管和两个喷淋头,两个电池体的热量传导至两个散热翅片板的翅片板条上,再通过对流换热对电池箱体内部进行散热;当电池组温度继续上升,两个电池体侧面的两个铜片热膨胀,对导液管施加压力,产生的压力使液氮产生压强冲开单向阀,对电池体灭火冷却,从而既抑制电池组的热扩散,同时实现了对电池组热失控时的准确灭火,降温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抑制热失控的动力电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热扩散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可抑制热失控的动力电池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在汽车领域,电动汽车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但近年来频繁出现电动汽车电池爆炸等自燃现象,导致动力电池热失控的原因包括充电装置没有设置好饱和装置,导致电池过分充电引发热失控,其次包括电池内部材料或是外部电路发生短路导致热失控等。热失控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加以其过程非常迅速,会导致电池组发热膨胀变形,从而引致爆炸,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热失控的动力电池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可抑制热失控的动力电池装置,包括电池箱体、电池组、散热机构和灭火冷却机构,电池组包括两个呈矩形柱状的电池体,两个电池体呈左右间隔安装于电池箱体内;散热机构包括两个空冷开口、两个散热翅片板、散热风组,两个空冷开口呈前后相对开设于两个电池体之间的电池箱体上,两个散热翅片板呈左右相对分别设置于两个电池体相向的两侧面上,在所述散热翅片板的外侧面均布有多个呈前后延伸的翅片板条,多个翅片板条呈上下间隔排列设置,所述散热风组安装于其中一个空冷开口的外侧;灭火冷却机构包括一个储液罐、两个导液管和两个喷淋头,所述两个喷淋头分别设置于两个电池体的上方,所述喷淋头朝向下设置,两个喷淋头分别通过两个导液管与储液罐连接,在所述导液管和储液罐内充有液氮,在所述喷淋头内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导液管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在两个电池体背向的两侧面上贴有铜片,两个导液管其中的一段分别夹于两个铜片与电池箱体的左侧壁、右侧壁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铜片与电池体的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硅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铜片的外侧面固定有挤压条,所述铜片通过挤压条与导液管其中的一段抵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罐设置于两个电池体后侧面与电池箱体的后侧壁之间,在所述电池体的后侧面贴有缓冲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散热翅片板与电池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热硅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两个散热翅片板之间设置有易熔层,所述易熔层采用低熔点铋和锡金属制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电池体的前侧面贴附有多个呈左右延伸的散热板条,多个散热板条呈上下间隔排列设置,所述散热板条的一端延伸至电池体旁侧的铜片,所述散热板条的另一端延伸至空冷开口,所述空冷开口呈上下延伸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散热板条与电池体的前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三导热硅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电池箱体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多个散热翅板,所述多个散热翅板呈上下间隔排列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当电池组热扩散时,首先两个电池体的发热量传导至两个散热翅片板的翅片板条上,再通过散热风组提高两个空冷开口之间的对流换热,多个翅片板条与空气进行热对流散热,对电池箱体内部散热;当电池组温度继续上升,灭火冷却机构迅速介入工作,两个电池体侧面的两个铜片热膨胀,对导液管施加压力,由于导液管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产生的压力使液氮产生压强冲开喷淋头内的单向阀,对电池体灭火冷却,防止热失控蔓延恶化,从而既抑制电池组的热扩散,同时实现了对电池组热失控时的准确灭火,降温冷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动力电池装置,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池组,其一实施例的前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A;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池组,其一实施例的后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两个散热翅片板与易熔层,其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抑制热失控的动力电池装置作出如下实施例:一种可抑制热失控的动力电池装置,包括电池箱体100、电池组、散热机构和灭火冷却机构,电池组包括两个呈矩形柱状的电池体200,两个电池体200呈左右间隔安装于电池箱体100内;散热机构包括两个空冷开口300、两个散热翅片板400、散热风组500,两个空冷开口300呈前后相对开设于两个电池体200之间的电池箱体100上,两个散热翅片板400呈左右相对分别设置于两个电池体200相向的两侧面上,在所述散热翅片板400的外侧面均布有多个呈前后延伸的翅片板条410,多个翅片板条410呈上下间隔排列设置,所述散热风组500安装于其中一个空冷开口300的外侧;灭火冷却机构包括一个储液罐600、两个导液管700和两个喷淋头800,所述两个喷淋头800分别设置于两个电池体200的上方,所述喷淋头800朝向下设置,两个喷淋头800分别通过两个导液管700与储液罐600连接,在所述导液管700和储液罐600内充有液氮,液氮具有不可燃性,温度极低,通过液氮稀释氧气可熄灭明火,在电池热失控时实现灭火冷却,在所述喷淋头800内安装有单向阀810,所述导液管700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在两个电池体200背向的两侧面上贴有铜片210,两个导液管700其中的一段分别夹于两个铜片210与电池箱体100的左侧壁、右侧壁之间。在使用时,当电池组热扩散时,首先两个电池体200的发热量传导至两个散热翅片板400的翅片板条410上,再通过散热风组500提高两个空冷开口300之间的对流换热,多个翅片板条410与空气进行热对流散热,对电池箱体100内部散热;当电池组温度继续上升,灭火冷却机构迅速介入工作,两个电池体200侧面的两个铜片210热膨胀,对导液管700施加压力,由于导液管700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产生的压力使液氮产生压强冲开喷淋头800内的单向阀810,对电池体200灭火冷却,防止热失控蔓延恶化,从而既抑制电池组的热扩散,同时实现了对电池组热失控时的准确灭火,降温冷却。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铜片210与电池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抑制热失控的动力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池箱体(100);/n电池组,包括两个呈矩形柱状的电池体(200),两个电池体(200)呈左右间隔安装于电池箱体(100)内;/n散热机构,包括两个空冷开口(300)、两个散热翅片板(400)、散热风组(500),两个空冷开口(300)呈前后相对开设于两个电池体(200)之间的电池箱体(100)上,两个散热翅片板(400)呈左右相对分别设置于两个电池体(200)相向的两侧面上,在所述散热翅片板(400)的外侧面均布有多个呈前后延伸的翅片板条(410),多个翅片板条(410)呈上下间隔排列设置,所述散热风组(500)安装于其中一个空冷开口(300)的外侧;/n灭火冷却机构,包括一个储液罐(600)、两个导液管(700)和两个喷淋头(800),所述两个喷淋头(800)分别设置于两个电池体(200)的上方,所述喷淋头(800)朝向下设置,两个喷淋头(800)分别通过两个导液管(700)与储液罐(600)连接,在所述导液管(700)和储液罐(600)内充有液氮,在所述喷淋头(800)内安装有单向阀(810),所述导液管(700)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在两个电池体(200)背向的两侧面上贴有铜片(210),两个导液管(700)其中的一段分别夹于两个铜片(210)与电池箱体(100)的左侧壁、右侧壁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抑制热失控的动力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箱体(100);
电池组,包括两个呈矩形柱状的电池体(200),两个电池体(200)呈左右间隔安装于电池箱体(100)内;
散热机构,包括两个空冷开口(300)、两个散热翅片板(400)、散热风组(500),两个空冷开口(300)呈前后相对开设于两个电池体(200)之间的电池箱体(100)上,两个散热翅片板(400)呈左右相对分别设置于两个电池体(200)相向的两侧面上,在所述散热翅片板(400)的外侧面均布有多个呈前后延伸的翅片板条(410),多个翅片板条(410)呈上下间隔排列设置,所述散热风组(500)安装于其中一个空冷开口(300)的外侧;
灭火冷却机构,包括一个储液罐(600)、两个导液管(700)和两个喷淋头(800),所述两个喷淋头(800)分别设置于两个电池体(200)的上方,所述喷淋头(800)朝向下设置,两个喷淋头(800)分别通过两个导液管(700)与储液罐(600)连接,在所述导液管(700)和储液罐(600)内充有液氮,在所述喷淋头(800)内安装有单向阀(810),所述导液管(700)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在两个电池体(200)背向的两侧面上贴有铜片(210),两个导液管(700)其中的一段分别夹于两个铜片(210)与电池箱体(100)的左侧壁、右侧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抑制热失控的动力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铜片(210)与电池体(200)的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硅片(2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抑制热失控的动力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铜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道勇,赖奕骏,张文灿,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