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本申请是原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日为2015年10月16日、申请号为201510673313.8,专利技术名称为“锂离子电池”)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自放电率低、循环寿命长、无污染等独特的优势,现已作为电源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电子产品。然而随着电子产品市场需求的扩大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用户对锂离子电池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能量密度和优良的快速充电性能直接影响了用户的体验。目前,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有以下几种方式。(1)开发高电压体系的正极活性材料,但是,目前应用于4.4V以上的正极活性材料还不完善,而且部分电解液成分在此高电压下也不稳定;(2)采用高容量的新材料,比如,负极掺杂硅材料,但是掺杂有硅材料的负极极片膨胀严重,首次库伦效率较低;(3)采用高涂布重量、高压实密度的正负极片,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但是,当正负极采用高涂布重量、高压实密度时,锂离子在电极微孔中的扩散变困难,电解液的浸润性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n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于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膜片;/n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于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膜片;以及/n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以及添加剂;/n其特征在于,/n所述正极膜片双面涂布重量为28~56mg/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
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于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膜片;
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于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膜片;以及
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以及添加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膜片双面涂布重量为28~56mg/cm2,压实密度不小于3.5g/cm3;
所述负极膜片双面涂布重量为14~28mg/cm2,压实密度不小于1.4g/cm3;
所述有机溶剂包括式Ⅰ结构的线状羧酸酯;
在式Ⅰ中,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2~4个碳原子的烷基;
所述式Ⅰ结构的线状羧酸酯在所述有机溶剂中的质量分数为5%~60%;
所述添加剂包括1,3-丙烷磺内酯和氟代碳酸乙烯酯
所述1,3-丙烷磺内酯在所述电解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1%~5%;
所述氟代碳酸乙烯酯在所述电解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Ⅰ结构的线状羧酸酯选自丙酸乙酯、丙酸丙酯、丙酸正丁酯以及丁酸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还包括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γ-丁内酯以及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兵,陈培培,唐超,付成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