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茶叶加工的茶叶分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16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茶叶加工的茶叶分拣装置,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固定连接于壳体上,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依次固定连接有导料板和隔板,所述导料板和隔板的内壁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接触的振动电机,所述壳体的外侧呈对称布置有位于导料板与隔板之间的吸料机构,所述隔板的内部呈对称开设有与吸料机构相对应的出料口。该应用于茶叶加工的茶叶分拣装置,解决了传统的茶叶分拣方式,在分拣的流程中,需要进行多次的筛选才能将茶叶分拣完全,其茶叶分拣效率并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茶叶加工的茶叶分拣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设备
,具体为应用于茶叶加工的茶叶分拣装置。
技术介绍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目前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都需要通过分拣来对不同大小的茶叶进行分类,但传统的分拣流程一般都是人工利用栅板或者滚筒机进行分类,其分类茶叶大小有多种,需要反复进行筛选,才能将茶叶分拣完全,其过程较为繁琐,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不高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应用于茶叶加工的茶叶分拣装置,能够解决传统的茶叶分拣方式,在分拣的流程中,需要进行多次的筛选才能将茶叶分拣完全,其茶叶分拣效率并不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应用于茶叶加工的茶叶分拣装置,包括壳体和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固定连接于壳体上,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依次固定连接有导料板和隔板,所述导料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茶叶加工的茶叶分拣装置,包括壳体(1)和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固定连接于壳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依次固定连接有导料板(3)和隔板(4),所述导料板(3)和隔板(4)的内壁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5)和第二过滤网(6),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过滤网(5)和第二过滤网(6)接触的振动电机(7),所述壳体(1)的外侧呈对称布置有位于导料板(3)与隔板(4)之间的吸料机构(8),所述隔板(4)的内部呈对称开设有与吸料机构(8)相对应的出料口,所述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位于隔板(4)下方的接料机构(9);/n所述接料...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茶叶加工的茶叶分拣装置,包括壳体(1)和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固定连接于壳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依次固定连接有导料板(3)和隔板(4),所述导料板(3)和隔板(4)的内壁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5)和第二过滤网(6),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过滤网(5)和第二过滤网(6)接触的振动电机(7),所述壳体(1)的外侧呈对称布置有位于导料板(3)与隔板(4)之间的吸料机构(8),所述隔板(4)的内部呈对称开设有与吸料机构(8)相对应的出料口,所述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位于隔板(4)下方的接料机构(9);
所述接料机构(9)包括滑动连接于壳体(1)内壁上且分别位于第二过滤网(6)和出料口下方的主料箱(91)和副料箱(9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茶叶加工的茶叶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于壳体(1)侧壁上的风机(81)和活动连接于导料板(3)与隔板(4)之间的第三过滤网(82),所述风机(81)的输出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吕慧慧李明森谢美坤杨马杨顺鑫张永毅陈静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友花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