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行车记录装置及挂设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车记录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以设置于脚踏车座垫的后行车记录装置及其挂设组件。
技术介绍
对于脚踏车骑士而言,由于脚踏车并没有后照镜,因此,骑士并无法有效地掌握后方车况。部分骑士为了记录行车状况,因此,会在脚踏车的把手处安装运动用行车记录器。然而,由于脚踏车的后方难以安装行车记录器,因此,骑士难以记录后方的行车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行车记录装置及挂设组件,用以改善现有的运动用行车记录器难以安装于脚踏车后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行车记录装置,其用以固定设置于一脚踏车的一座垫的下方的一坐弓,坐弓用以使座垫与一座管相连接,坐弓具有两个杆体,两个杆体与座垫之间形成有一穿设空间,后行车记录装置包含:一挂设组件及一行车记录器。挂设组件包含:一连接本体、一抵靠件及两个锁固件。连接本体具有两个第一穿孔及一第一枢接结构。抵靠件具有两个第二穿孔,抵靠件能穿设于穿设空间。两个锁固件能与两个第一穿孔、两个第二穿孔相互锁固,而使抵靠件与连接本体相连接。其中,当抵靠件抵靠于两个杆体的一侧,而抵靠件位于穿设空间中时,连接本体能对应位于座垫的下方。行车记录器能与第一枢接结构相互枢接,而行车记录器能被操作以相对于挂设组件旋转,行车记录器包含一控制模块及一影像记录器,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影像记录器,影像记录器用以记录行车记录器外的影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行车记录装置,其用以固定设置于一脚踏车的一座垫的下方的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行车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行车记录装置用以固定设置于一脚踏车的一座垫的下方的一坐弓,所述坐弓用以使所述座垫与一座管相连接,所述坐弓具有两个杆体,两个所述杆体与所述座垫之间形成有一穿设空间,所述后行车记录装置包含:/n一挂设组件,其包含:/n一连接本体,其具有两个第一穿孔及一第一枢接结构;/n一抵靠件,其具有两个第二穿孔,所述抵靠件能穿设于所述穿设空间;/n两个锁固件,两个所述锁固件能与两个所述第一穿孔、两个所述第二穿孔相互锁固,而使所述抵靠件与所述连接本体相连接;/n其中,当所述抵靠件抵靠于两个所述杆体的一侧,而所述抵靠件位于所述穿设空间中时,所述连接本体能对应位于所述座垫的下方;/n一行车记录器,其能与所述第一枢接结构相互枢接,而所述行车记录器能被操作以相对于所述挂设组件旋转,所述行车记录器包含一控制模块及一影像记录器,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影像记录器,所述影像记录器用以记录所述行车记录器外的影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行车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行车记录装置用以固定设置于一脚踏车的一座垫的下方的一坐弓,所述坐弓用以使所述座垫与一座管相连接,所述坐弓具有两个杆体,两个所述杆体与所述座垫之间形成有一穿设空间,所述后行车记录装置包含:
一挂设组件,其包含:
一连接本体,其具有两个第一穿孔及一第一枢接结构;
一抵靠件,其具有两个第二穿孔,所述抵靠件能穿设于所述穿设空间;
两个锁固件,两个所述锁固件能与两个所述第一穿孔、两个所述第二穿孔相互锁固,而使所述抵靠件与所述连接本体相连接;
其中,当所述抵靠件抵靠于两个所述杆体的一侧,而所述抵靠件位于所述穿设空间中时,所述连接本体能对应位于所述座垫的下方;
一行车记录器,其能与所述第一枢接结构相互枢接,而所述行车记录器能被操作以相对于所述挂设组件旋转,所述行车记录器包含一控制模块及一影像记录器,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影像记录器,所述影像记录器用以记录所述行车记录器外的影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行车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记录器包含:
一本体,其一侧内凹形成有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以容置至少一行动电源装置;
一盖体,其与所述本体相互枢接,而所述盖体能盖设于所述本体形成有所述容置槽的一侧,以遮蔽所述容置槽,而所述盖体与所述容置槽能共同形成一封闭空间;所述盖体内部设置有所述控制模块及所述影像记录器,所述影像记录器的一镜头外露于所述盖体,而所述镜头与所述影像记录器能相互配合以记录所述行车记录器外的影像;
其中,所述盖体还具有至少一电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的所述行动电源装置能通过一电连接线与所述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以提供电力给所述控制模块及所述影像记录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行车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相反于所述本体的一侧具有一卡合槽,所述盖体的所述卡合槽能与一卡合组件相互卡合固定,所述卡合组件具有一卡合结构及一第二枢接结构;所述卡合结构能与所述卡合槽相互卡合,而使所述卡合组件固定于所述盖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枢接结构用以与所述第一枢接结构相互枢接,而所述行车记录器能通过所述卡合组件与所述挂设组件相互枢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行车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记录器还包含一弹性限位件,所述弹性限位件具有至少一弹性连接臂及一限位部,所述弹性连接臂固定于所述卡合结构,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弹性连接臂相连接,所述限位部能被操作而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巧铃,
申请(专利权)人:呈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