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模型空间坐标纠正及加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9079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模型空间坐标纠正及加密方法。所述三维模型空间坐标纠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读取第一格式的三维模型的原始坐标系统及模型的坐标原点信息;读取第一格式的三维模型数据的节点信息,计算得到节点的原始坐标值;步骤S2,根据4个以上控制点的第一格式的原始坐标系空间坐标值和对应的第二格式的目标坐标系空间坐标值,计算原始坐标系与目标坐标系之间的纠正参数,进而构造空间坐标纠正矩阵;步骤S3,利用空间坐标纠正矩阵,分别对第一格式的三维模型的原点坐标和节点坐标进行逐一转换纠正得到第二格式的三维模型的坐标点信息;步骤S4,存储空间坐标纠正后的第二格式的三维模型的文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维模型空间坐标纠正及加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设信息分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维模型空间坐标纠正及加密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倾斜摄影技术日臻成熟,城市三维模型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提高三维模型数据的几何精度,进一步扩大三维模型数据的应用领域,最终实现对城市三维模型数据的统一集成管理,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需求。然而,由于三维模型数据的生产时间、生产方式、生产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三维模型的几何精度不一致,或者坐标系不一致,难以进行统一集成管理。例如不同的项目应用对三维模型的坐标系要求不一样,为了满足不同项目的需求,同一套数据需要重复生产,以输出不同空间坐标系的模型,这样就造成了重复工作,耗时耗力。即现有的不同空间坐标系的三维模型的建立通常需重新生产坐标点的数据,重新构建模型,造成了重复工作,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三维模型空间坐标纠正及加密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维模型空间坐标纠正方法,包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模型空间坐标纠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S1,读取基于实景建模系统生产的第一格式的三维模型的原始坐标系统及模型的坐标原点信息;读取第一格式的三维模型数据的节点信息,计算得到节点的原始坐标值;/n步骤S2,根据4个以上控制点的第一格式的原始坐标系空间坐标值和这4个以上控制点对应的第二格式的目标坐标系空间坐标值,计算原始坐标系与目标坐标系之间的纠正参数,进而构造空间坐标纠正矩阵;所述控制点为三维模型区域内不共面的任意点;/n步骤S3,利用空间坐标纠正矩阵,分别对第一格式的三维模型的原点坐标和节点坐标进行逐一转换纠正得到第二格式的三维模型的坐标点信息;/n步骤S4,存储空间坐标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模型空间坐标纠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读取基于实景建模系统生产的第一格式的三维模型的原始坐标系统及模型的坐标原点信息;读取第一格式的三维模型数据的节点信息,计算得到节点的原始坐标值;
步骤S2,根据4个以上控制点的第一格式的原始坐标系空间坐标值和这4个以上控制点对应的第二格式的目标坐标系空间坐标值,计算原始坐标系与目标坐标系之间的纠正参数,进而构造空间坐标纠正矩阵;所述控制点为三维模型区域内不共面的任意点;
步骤S3,利用空间坐标纠正矩阵,分别对第一格式的三维模型的原点坐标和节点坐标进行逐一转换纠正得到第二格式的三维模型的坐标点信息;
步骤S4,存储空间坐标纠正后的第二格式的三维模型的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模型空间坐标纠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第一格式的原始坐标系与目标坐标系之间的纠正参数计算及空间坐标纠正矩阵的构造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S21,分别获取第一格式的三维模型区域内的4个以上控制点的原始坐标系空间坐标值和第二格式的目标坐标系空间坐标值;建立原始坐标系和目标坐标系之间的纠正数学模型;
步骤S22,纠正数学模型中,输入获取的控制点的原始坐标系空间坐标值和目标坐标系空间坐标值,计算纠正参数;
步骤S23,利用步骤S22计算得到的纠正参数,构造空间坐标纠正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模型空间坐标纠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建立的纠正数学模型如下所示:采用七参数模型构建建立原始坐标系和目标坐标系之间的纠正数学模型,如式(1)所示,其一般形式如式(2)所示;在该模型中共采用了7个参数,分别是3个平移参数X0、Y0以及Z0,表示两个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之间坐标差值;3个旋转参数εx、εy以及εz,基于旋转参数按顺序旋转三个坐标轴,可以使两个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YZ轴重合在一起;1个尺度参数m,表示两个空间坐标系内的同一段直线的长度比值,实现尺度的比例转换;其中,X1,Y1以及Z1表示第一格式的原始坐标系空间坐标值;X2,Y2以及Z2表示第二格式的目标坐标系空间坐标值;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泽君周智勇张燕欧阳晖陈良超胡开全张俊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勘测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