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除尘窗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077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压除尘窗安全装置,包括高压纱窗,高压纱窗包括固定框架、在固定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绝缘细线以及与绝缘细线呈垂直排列且正负交替的导电线;导电线一端连接有高压产生模块另一端接地;高压直流信号连接有输出控制模块;输出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人体控制信号,通过控制判断电路的通断,控制交变信号是否输出至高压产生模块;人体控制信号根据人体感应模块感应而得;交变信号通过信号源模块产生。当人体感应模块检测到无人在高压纱窗附近时,对高压纱窗施加高压静电,对从户外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静电除尘,当检测到有人接近高压纱窗时,自动关断高压,防止人员触电,同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接近高压区人员注意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除尘窗安全装置
本技术属于高压除尘相关领域;涉及一种既能达到滤除窗外灰尘颗粒防止进入室内,又可避免人体触电的安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除尘窗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重视性日益提高,生态家居的理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室内空气净化装置也不断升级;其中,利用高压静电电网吸附灰尘是一种方便、简单、低成本的降低空气中PM值的方法。静电电网吸附灰尘实质上是由两个标准相反的电极组成,其中一个是表面曲率很大线(管)或芒刺状作为电极(称为电晕极),另一个是管(板)作为集尘,工作时需要在电晕极和集电板极之间施加高电压,使电晕板极发生电晕放电,形成电晕区,电晕区内产生了大量的自由电子、正离子,自由电子附着气体分子上,使气体分子成为负离子。自由电子、离子和负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集尘极(板)移动,并充满到两极间的空间,烟尘等污染气体通过该区域时,其自由电子、离子和负离子将与污染气体(溶胶)、粒子碰撞,并附着在气溶胶(烟尘)、粒子上,使之带电,形成带负电的烟尘、粒子,由于带负电的烟尘粒子在静电场中受到电场力作用,将其烟尘粒子驱动到电场的集电板上沉积,当粉尘达到一定厚度时,清灰、振打装置定时清除,落入集尘盒。例如中国专利CN2015203063591中提出了一种静电除尘窗,包括将窗框与静电发生装置进行设计,将窗框通过一个以上的隔离板分割成两个以上的风道,在风道的上部设置放电电极,下部设置集尘电极,与外连电源连接后,形成电流回路,从而构成静电发生装置:相邻风道的放电电极之间并联设置在上述回路中,相邻风道的集尘电极之间也并联设置上述回路中,风道的上、下部即隔离板的上下两端。设置静电发生装置,通电后形成电场,当空气进入电场后,负极放电(即放电电极),空气被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电子能与空气中的尘粒有效结合,从而带动尘粒趋向正极板运动(即集尘电极方向),尘粒与电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集尘电极表面沉积,实现了利用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进行空气除尘。虽然该专利设置有石墨网来防止人,特别是儿童不小心触碰到板间空气甚至放电电极,从而导致触电;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触电的可能。总而言之,现有技术中的静电除尘窗中,当在窗户上加装高压静电电网时,人不小心触摸到电网时就会触电,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影响了利用高压电网除尘技术在居家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一种高压除尘窗安全装置,以解决室内空气净化系统中利用高压静电电网吸附灰尘,同时避免人体不小心触摸到电网时发生触电的安全问题。本技术为一种人体探测自动控制高压纱窗所加静电高压通断的装置,通过获取人体红外信号,确定是否给高压纱窗施加静电高压。当人体感应模块检测到无人在高压纱窗附近时,对高压纱窗施加高压静电,实现对从户外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静电除尘的目的,当检测到有人接近高压纱窗时,自动关断高压,并发出报警信号,防止人体触电,达到安全除尘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除尘窗安全装置,包括高压纱窗,所述高压纱窗包括固定框架、在固定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竖直排列的绝缘细线以及与所述绝缘细线呈垂直排列且正负交替的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一端连接有高压产生模块输出的高压直流信号,另一端接地;所述高压直流信号连接有输出控制模块;所述输出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人体控制信号,通过控制判断电路的通断,从而控制交变信号是否输出至高压产生模块;所述人体控制信号根据人体感应模块感应而得;所述交变信号通过信号源模块产生。进一步的,所述信号源模块可将电池、充电宝之类低压直流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低压交变信号,低压交变信号可以是正弦信号或方波信号;进一步的,所述高压产生模块中包含升压变压器和倍压整流电路,可将低压交变信号升压并整流后,获得上万伏特直流电压输出;进一步的,所述人体感应模块将接近高压纱窗的人体发出的红外信号,经菲涅尔镜在被动红外线探测器PIR上聚焦热释红外信号,并使进入探测区域的移动人体能以温度变化的形式在PIR上产生变化热释红外信号,经红外信号处理电路的放大整流后输出高电平控制信号;进一步的,所述输出控制模块,利用接收到的人体感应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相连接的信号源模块输入的低压交变信号是否输出到高压产生模块,同时在人体进入探测区时,使告警灯点亮和蜂鸣器发声,以便提醒人们注意高压防止触电,并切断高压电源避免人体触电;进一步的,所述高压纱窗与高压产生模块相连,当有静电高压输出时,正负交替排列的金属丝之间产生高压静电场,使从窗外进入室内的空气中的灰尘颗粒产生极化作用,并被吸附在金属丝上,达到阻止灰尘颗粒进行室内的除尘目的,与之垂直交叉相接的绝缘细线和窗户框架起固定金属丝的作用。优选的,所述采用低压直流电源而不采用交流市电,目的在于即使人体意外触电也不会导致人体死亡发生。优选的,所述升压变压器和倍压整流电路共同作用产生高压,可降低对变压器的耐压要求,从而降低系统成本。优选的,所述人体感应模块选用菲涅尔镜与红外信号放大、整流、滤波集成在一起的红外信号处理电路模块,可利用现有电路,节省人力物力和成本。优选的,所述输出控制模块中的警示设备,选用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可节省成本,控制高电压输出的电路采用对低压交变信号的通断控制,可防止高压通断控制时产生电为花现象。优选的,所述高压纱窗,采用将金属丝按正负交替隔离排列来在整个窗体平面上形成高压静电场,以最大面积来实现电网与空气中灰尘颗粒的接触,同时用与之垂直交叉相接的绝缘细线和窗户框架来固定金属丝。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一、能够实时探测是否有人接近高压纱窗,并控制高压纱窗所加高压的通断;二、本装置能够在实时探测到有人接近高压纱窗时,发出可见可闻的声光信号向人们示警,同时自动关断静电高压输出,达到安全使用高压除尘纱窗的目的;三、本装置采用低压直流电源而不采用交流市电,这样,即使人体意外触电也不会导致人体死亡发生,作为进一步的安全保险;四、本装置解决了室内空气净化系统中利用高压静电电网吸附灰尘,同时避免人不小心触摸到电网时发生触电的安全问题,装置制作简单,成本相对较低,利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一种高压除尘窗安全装置功能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中高压纱窗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信号源模块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高压产生模块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人体感应模块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输出控制模块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框架,2、绝缘细线,3、正极线,30,正极引线,4、负极线,40、负极引线。具体实施方式为方便本领域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实质,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除尘窗安全装置,包括高压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纱窗包括固定框架、在固定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横向或者竖直排列的绝缘细线以及与所述绝缘细线呈垂直排列且正负交替的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一端连接有高压产生模块输出的高压直流信号,另一端接地;所述高压直流信号连接有输出控制模块;所述输出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人体控制信号,通过控制判断电路的通断,从而控制交变信号是否输出至高压产生模块;所述人体控制信号根据人体感应模块感应而得;所述交变信号通过信号源模块产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除尘窗安全装置,包括高压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纱窗包括固定框架、在固定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横向或者竖直排列的绝缘细线以及与所述绝缘细线呈垂直排列且正负交替的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一端连接有高压产生模块输出的高压直流信号,另一端接地;所述高压直流信号连接有输出控制模块;所述输出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人体控制信号,通过控制判断电路的通断,从而控制交变信号是否输出至高压产生模块;所述人体控制信号根据人体感应模块感应而得;所述交变信号通过信号源模块产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除尘窗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产生模块包括升压变压器和倍压整流电路,所述升压变压器将信号源模块输出的交变信号进行升压,所述倍压整流电路将升压后的交变信号进行倍压整流,从而获得高压直流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除尘窗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直流电压至少为万伏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除尘窗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电路包括第一隔离电阻、第一光耦管、第二隔离电阻、第二光耦管以及控制开关;所述第一隔离电阻的一端连接信号源模块,另一端连接第一光耦管的二极管正极;所述第二隔离电阻的一端连接控制人体感应模块,另一端连接第一光耦管的光敏管集电极;所述第二光耦管的二极管正极连接第一光耦管的光敏管发射极,所述第二光耦管的光敏管集电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昊佢常亮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邮电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