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金平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972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制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其可以对复合材料热熔时挥发的刺激性气体进行处理,避免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保证工作人员健康;包括机体、热熔罐、倒料斗、分解室、混合室、压合成型器、出料板和控制器;还包括喷淋泵、吸附箱、负压风机和吸气罩,吸附箱安装于机体上,吸附箱为圆柱筒状结构,并在吸附箱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组环形喷管,并在多组环形喷管的内圈均匀设置有多组喷雾头,工作腔内横向设置有多组金属网,工作腔的底部设置有储液槽,工作腔的顶部设置有沸石干燥装置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箱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负压风机安装于吸附箱的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
本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制备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纳米复合材料是以树脂、橡胶、陶瓷和金属等基体为连续相,以纳米尺寸的金属、半导体、刚性粒子和其他无机粒子、纤维、纳米碳管等改性剂为分散相,通过适当的制备方法将改性剂均匀性地分散于基体材料中,形成含有纳米尺寸材料的复合体系,这一体系材料称之为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是一种用于生产纳米复合材料的辅助装置,其在纳米材料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8742525U的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其结构包括机体、热熔罐、倒料斗、分解室、混合室、压合成型器、出料板、控制箱、转向轮,本技术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设有转向轮,先将连接杆与机体连接到一起来进行安装,接着对机体进行施力,让滚轮受力并根据受力的方向进行滚动,带动轴承上的转杆上转动,移动到所需位置后配合铰链板来将刹车片向下压来与滚轮贴合,起到摩擦作用,让滚轮停止滚动,保持稳定,使其能灵活的对设备的作业方向进行调整,还能方便单人进行移动,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包括机体(1)、热熔罐(2)、倒料斗(3)、分解室(4)、混合室(5)、压合成型器(6)、出料板(7)和控制器(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泵(9)、吸附箱(10)和负压风机(11),所述热熔罐(2)、分解室(4)、混合室(5)和压合成型器(6)均安装于机体(1)上,倒料斗(3)安装于热熔罐(2)的顶端输入端,热熔罐(2)的输出端与分解室(4)的输入端连通,分解室(4)的输出端与混合室(5)的输入端连通,混合室(5)的输出端与压合成型器(6)的输入端连通,出料板(7)安装于压合成型器(6)的输出端,所述吸附箱(10)安装于机体(1)上,吸附箱(10)为圆柱筒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包括机体(1)、热熔罐(2)、倒料斗(3)、分解室(4)、混合室(5)、压合成型器(6)、出料板(7)和控制器(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泵(9)、吸附箱(10)和负压风机(11),所述热熔罐(2)、分解室(4)、混合室(5)和压合成型器(6)均安装于机体(1)上,倒料斗(3)安装于热熔罐(2)的顶端输入端,热熔罐(2)的输出端与分解室(4)的输入端连通,分解室(4)的输出端与混合室(5)的输入端连通,混合室(5)的输出端与压合成型器(6)的输入端连通,出料板(7)安装于压合成型器(6)的输出端,所述吸附箱(10)安装于机体(1)上,吸附箱(10)为圆柱筒状结构,并在吸附箱(10)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组环形喷管(12),并在多组环形喷管(12)的内圈均匀设置有多组喷雾头(13),工作腔内横向设置有多组金属网(14),每组所述金属网(14)均位于相邻两组所述环形喷管(12)之间,工作腔的底部设置有储液槽(15),工作腔的顶部设置有沸石干燥装置(16)和活性炭吸附装置(17),吸附箱(10)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负压风机(11)安装于吸附箱(10)的一侧,并在负压风机(11)的输入端设置有吸气罩(18),吸气罩(18)安装于热熔罐(2)的顶端且位于倒料斗(3)的一侧,负压风机(11)的输出端自吸附箱(10)的中部伸入至工作腔内,所述喷淋泵(9)的输入端伸入至工作腔内并与储液槽(15)连通,喷淋泵(9)的输出端伸入至工作腔内并与多组环形喷管(12)均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19)、四组螺纹管(20)、四组螺纹杆(21)、支撑板(22)、前支板(23)、后支板(24)和两组紧固螺栓(25),所述支撑板(22)固定安装于热熔罐(2)的顶端,并在支撑板(22)顶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螺纹槽,所述安装板(19)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安装槽,并在四组安装槽内均固定安装第一滚珠轴承(26),所述四组螺纹管(20)的顶端自安装板(19)的底端分别插入至四组第一滚珠轴承(26)内部,所述四组螺纹杆(21)的底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四组螺纹槽内,四组螺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卢金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