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制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其可以对复合材料热熔时挥发的刺激性气体进行处理,避免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保证工作人员健康;包括机体、热熔罐、倒料斗、分解室、混合室、压合成型器、出料板和控制器;还包括喷淋泵、吸附箱、负压风机和吸气罩,吸附箱安装于机体上,吸附箱为圆柱筒状结构,并在吸附箱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组环形喷管,并在多组环形喷管的内圈均匀设置有多组喷雾头,工作腔内横向设置有多组金属网,工作腔的底部设置有储液槽,工作腔的顶部设置有沸石干燥装置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箱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负压风机安装于吸附箱的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
本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制备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纳米复合材料是以树脂、橡胶、陶瓷和金属等基体为连续相,以纳米尺寸的金属、半导体、刚性粒子和其他无机粒子、纤维、纳米碳管等改性剂为分散相,通过适当的制备方法将改性剂均匀性地分散于基体材料中,形成含有纳米尺寸材料的复合体系,这一体系材料称之为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是一种用于生产纳米复合材料的辅助装置,其在纳米材料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8742525U的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其结构包括机体、热熔罐、倒料斗、分解室、混合室、压合成型器、出料板、控制箱、转向轮,本技术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设有转向轮,先将连接杆与机体连接到一起来进行安装,接着对机体进行施力,让滚轮受力并根据受力的方向进行滚动,带动轴承上的转杆上转动,移动到所需位置后配合铰链板来将刹车片向下压来与滚轮贴合,起到摩擦作用,让滚轮停止滚动,保持稳定,使其能灵活的对设备的作业方向进行调整,还能方便单人进行移动,且移动过程轻松便捷,无需多人进行配合移动,以到达节省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使用,并有效扩大整个作业区域,保证随时随地都能进行使用,但是复合材料在热熔罐内进行热熔时挥发出刺激性气体,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导致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对复合材料热熔时挥发的刺激性气体进行处理,避免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保证工作人员健康,提高使用可靠性的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本技术的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包括机体、热熔罐、倒料斗、分解室、混合室、压合成型器、出料板和控制器;还包括喷淋泵、吸附箱和负压风机,所述热熔罐、分解室、混合室和压合成型器均安装于机体上,倒料斗安装于热熔罐的顶端输入端,热熔罐的输出端与分解室的输入端连通,分解室的输出端与混合室的输入端连通,混合室的输出端与压合成型器的输入端连通,出料板安装于压合成型器的输出端,所述吸附箱安装于机体上,吸附箱为圆柱筒状结构,并在吸附箱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组环形喷管,并在多组环形喷管的内圈均匀设置有多组喷雾头,工作腔内横向设置有多组金属网,每组所述金属网均位于相邻两组所述环形喷管之间,工作腔的底部设置有储液槽,工作腔的顶部设置有沸石干燥装置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箱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负压风机安装于吸附箱的一侧,并在负压风机的输入端设置有设置有吸气罩,吸气罩安装于热熔罐的顶端且位于倒料斗的一侧,负压风机的输出端自吸附箱的中部伸入至工作腔内,所述喷淋泵的输入端伸入至工作腔内并与储液槽连通,喷淋泵的输出端伸入至工作腔内并与多组环形喷管均连通。本技术的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还包括安装板、四组螺纹管、四组螺纹杆、支撑板、前支板、后支板和两组紧固螺栓,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于热熔罐的顶端,并在支撑板顶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螺纹槽,所述安装板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安装槽,并在四组安装槽内均固定安装第一滚珠轴承,所述四组螺纹管的顶端自安装板的底端分别插入至四组第一滚珠轴承内部,所述四组螺纹杆的底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四组螺纹槽内,四组螺纹杆的顶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四组螺纹管的底端内部,所述前支板和后支板的底端分别与安装板顶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并在前支板和后支板上分别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前圆孔和后圆孔,所述吸气罩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转轴和后转轴,所述前转轴的前端自前支板的后端插入至前圆孔内,后转轴的后端自后支板的前端插入至后圆孔内,前支板和后支板的顶端均设置有紧固螺孔,两组紧固螺孔的底端分别与前圆孔和后圆孔相通,所述两组紧固螺栓的底端分别自前支板和后支板的顶端螺装穿过两组紧固螺孔伸入至前圆孔和后圆孔内,并且两组紧固螺栓的底端分别与前转轴和后转轴的顶端贴紧。本技术的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还包括四组紧固螺母,所述四组紧固螺母分别套设在四组螺纹杆的外侧,四组紧固螺母分别与四组螺纹杆通过螺纹配合,四组紧固螺杆的底端均与支撑板的顶端贴紧。本技术的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还包括加水管,所述加水管的右端自吸附箱的左端伸入至工作腔内,加水管的左端设置有密封盖。本技术的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所述吸附箱的底端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储液槽的底部连通,并在排水管处设置有排液阀。本技术的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还包括液位管的底端伸入至工作腔内并与储液槽的右侧底部连通,并在液位管上设置有液位刻度线。本技术的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所述吸附箱右端顶部设置有取放口,所述取放口与工作腔相通且正对沸石干燥装置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并在取放口处设置有密封门板。本技术的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所述金属网为不锈钢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复合材料热熔时产生的刺激性气味自倒料斗飘出,负压风机通过吸气罩将废气抽送至工作腔内,废气在工作腔内上升,通过喷淋泵将储液槽内的吸收液抽送至多组环形喷管内并自多组喷雾头喷出,通过吸收液的水雾对废气中的刺激性成分进行融合中和,通过多组金属网可以对废气起到拦截的效果,并且水雾可以在金属网上形成水膜,进一步提高对废气的处理效果,然后通过沸石干燥装置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分别对气体进行干燥和深度吸附,提高对废气的处理效果,可以对复合材料热熔时挥发的刺激性气体进行处理,避免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保证工作人员健康,提高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集气罩、安装板和支撑板连接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环形喷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机体;2、热熔罐;3、倒料斗;4、分解室;5、混合室;6、压合成型器;7、出料板;8、控制器;9、喷淋泵;10、吸附箱;11、负压风机;12、环形喷管;13、喷雾头;14、金属网;15、储液槽;16、沸石干燥装置;17、活性炭吸附装置;18、吸气罩;19、安装板;20、螺纹管;21、螺纹杆;22、支撑板;23、前支板;24、后支板;25、紧固螺栓;26、第一滚珠轴承;27、前转轴;28、后转轴;29、紧固螺母;30、加水管;31、排水管;32、液位管;33、密封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包括机体1、热熔罐2、倒料斗3、分解室4、混合室5、压合成型器6、出料板7和控制器8;还包括喷淋泵9、吸附箱10和负压风机11,热熔罐2、分解室4、混合室5和压合成型器6均安装于机体1上,倒料斗3安装于热熔罐2的顶端输入端,热熔罐2的输出端与分解室4的输入端连通,分解室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包括机体(1)、热熔罐(2)、倒料斗(3)、分解室(4)、混合室(5)、压合成型器(6)、出料板(7)和控制器(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泵(9)、吸附箱(10)和负压风机(11),所述热熔罐(2)、分解室(4)、混合室(5)和压合成型器(6)均安装于机体(1)上,倒料斗(3)安装于热熔罐(2)的顶端输入端,热熔罐(2)的输出端与分解室(4)的输入端连通,分解室(4)的输出端与混合室(5)的输入端连通,混合室(5)的输出端与压合成型器(6)的输入端连通,出料板(7)安装于压合成型器(6)的输出端,所述吸附箱(10)安装于机体(1)上,吸附箱(10)为圆柱筒状结构,并在吸附箱(10)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组环形喷管(12),并在多组环形喷管(12)的内圈均匀设置有多组喷雾头(13),工作腔内横向设置有多组金属网(14),每组所述金属网(14)均位于相邻两组所述环形喷管(12)之间,工作腔的底部设置有储液槽(15),工作腔的顶部设置有沸石干燥装置(16)和活性炭吸附装置(17),吸附箱(10)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负压风机(11)安装于吸附箱(10)的一侧,并在负压风机(11)的输入端设置有吸气罩(18),吸气罩(18)安装于热熔罐(2)的顶端且位于倒料斗(3)的一侧,负压风机(11)的输出端自吸附箱(10)的中部伸入至工作腔内,所述喷淋泵(9)的输入端伸入至工作腔内并与储液槽(15)连通,喷淋泵(9)的输出端伸入至工作腔内并与多组环形喷管(12)均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包括机体(1)、热熔罐(2)、倒料斗(3)、分解室(4)、混合室(5)、压合成型器(6)、出料板(7)和控制器(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泵(9)、吸附箱(10)和负压风机(11),所述热熔罐(2)、分解室(4)、混合室(5)和压合成型器(6)均安装于机体(1)上,倒料斗(3)安装于热熔罐(2)的顶端输入端,热熔罐(2)的输出端与分解室(4)的输入端连通,分解室(4)的输出端与混合室(5)的输入端连通,混合室(5)的输出端与压合成型器(6)的输入端连通,出料板(7)安装于压合成型器(6)的输出端,所述吸附箱(10)安装于机体(1)上,吸附箱(10)为圆柱筒状结构,并在吸附箱(10)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组环形喷管(12),并在多组环形喷管(12)的内圈均匀设置有多组喷雾头(13),工作腔内横向设置有多组金属网(14),每组所述金属网(14)均位于相邻两组所述环形喷管(12)之间,工作腔的底部设置有储液槽(15),工作腔的顶部设置有沸石干燥装置(16)和活性炭吸附装置(17),吸附箱(10)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负压风机(11)安装于吸附箱(10)的一侧,并在负压风机(11)的输入端设置有吸气罩(18),吸气罩(18)安装于热熔罐(2)的顶端且位于倒料斗(3)的一侧,负压风机(11)的输出端自吸附箱(10)的中部伸入至工作腔内,所述喷淋泵(9)的输入端伸入至工作腔内并与储液槽(15)连通,喷淋泵(9)的输出端伸入至工作腔内并与多组环形喷管(12)均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19)、四组螺纹管(20)、四组螺纹杆(21)、支撑板(22)、前支板(23)、后支板(24)和两组紧固螺栓(25),所述支撑板(22)固定安装于热熔罐(2)的顶端,并在支撑板(22)顶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螺纹槽,所述安装板(19)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安装槽,并在四组安装槽内均固定安装第一滚珠轴承(26),所述四组螺纹管(20)的顶端自安装板(19)的底端分别插入至四组第一滚珠轴承(26)内部,所述四组螺纹杆(21)的底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四组螺纹槽内,四组螺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卢金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